蒋雪梅
(姜堰区溱潼人民医院江苏泰州225503)
【摘要】目的:探讨偏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10月收治的偏头痛患者60例,均给予中医内科辨证分型治疗。结果:经2~3个疗程的中医内科治疗后,本组病例的治疗结果为:控制33例(55.0%),显效14例(23.3%),有效10例(16.7%),无效3例(5.0%),总有效率为95.0%。结论:在偏头痛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中医内科辨证分型治疗方法的效果较为理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偏头痛;中医内科;辨证分型;治疗
【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7-0325-02
偏头痛是中医内科最为常见的病症,一旦发作患者十分痛苦,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以及正常生活秩序。总结偏头痛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患者的神经以及血管等功能出现了障碍,最终所引发的不同程度上的阵发性头痛情况,其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偏侧反复发作以及双侧头痛情况,虽然我国临床医学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局面,但是对于偏头痛临床还没有能够彻底治愈的方法,所以最为明显有效的治疗就是尽最大可能减少或者控制偏头痛患者的症状。越来越多的临床实践证明采用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能够最大限度上控制患者出现的偏头痛问题,提升其健康生活质量。下面就我院采取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全面性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1-l0月收治的偏头痛患者60例,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16~69岁,平均(30.6±3.5)岁;病程1周~19年,平均(3.6±1.2)年。本组病例的中医辨证分型结果为:瘀阻脑络型23例,肝郁气滞型17例,风刚上扰型11例,肝、肾阳虚型9例。
1.2方法
本组病例均给予中医内科辨证分型治疗,具体治疗方法为:①瘀阻脑络型:头痛有定处、舌质紫暗、寐差多梦、脉弦涩,治疗以益气活血通络为主,给予血府逐瘀汤:葛根、丹参、生牡蛎、生龙骨各30g,桃仁、赤芍、川芎、川牛膝、佛手、酒洗地龙各10g,红花5g。神疲气少者加黄芪;眼胀、烦躁者加钩藤、大麻;恶心、欲吐者加竹茹、法夏;肾虚者加拘把子、仙灵脾;②肝郁气滞型:胸闷不适、脉弦有力、胁腹胀满、舌淡红或暗红,治疗以理气止痛、疏肝解郁为主,给予柴胡疏肝散:珍珠母30g,丹参、川芎各15g,牛白芍12g,郁金、柴胡、白蒺藜、醋元胡各10g,炒积壳6g,蝎末5g。眩晕耳鸣者加钩藤、天麻;口苦咽干、便秘者加龙胆草、黄芩;脘胀不食者加麦芽、山楂;恶心、欲呕者加竹茹、法夏;③风刚上扰型:头痛如裂、眩晕耳呜、面红目赤、心烦失眠、脉弦有力、口苦咽干、胸胁胀痛、舌质红,治疗以熄风通络、平肝潜阳为主,给予天麻钩藤汤:珍珠母、石决明、生牡蛎、麦芽各30g,僵蚕、天麻、钩藤、佛手片、川牛膝各10g,炒桅子9g,全蝎末、生白芍各5g。口苦、痰浊者加石菖蒲、白芥子、胆南星;便秘者加龙胆草;恶心、呕吐者加陈皮、法夏;④肝、肾阳虚型:耳鸣耳聋、咽干口燥、舌红苔少、腰膝酸软、脉弦细数、心烦失眠,治疗以滋阴养、补益叶肾为主,本院自拟中药组方:十茯苓25g,枸杞子、熟地、山药各15g,天麻、山茱萸、丹皮、菊化、白蔟藜各l0g。头痛重者加全蝎、醋元胡;虚弱者加白芍、当归、川芎;五心烦热者加地骨皮;脘胀食少者加炒麦芽、佛手、山楂。
1.3疗效评定标准
本组病例的疗效评定参照国家医疗卫生部门制定的相关标准,具体标准为:①控制:经过2~3个疗程的治疗后,患者的偏头痛症状无反复发作;②显效:经过2~3个疗程的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总积分减少≥50%;③有效:经过2~3个疗程的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总积分减少为21%~50%:④无效:经过2~3个疗程的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总积分减少≤20%。
2.结果
经2~3个疗程的中医内科治疗后,本组病例的治疗结果为:控制33例(55.0%),显效14例(23.3%),有效10例(16.7%),无效3例(5.0%),总有效率为95.0%。
3.讨论
偏头痛属于我国中医病名国家标准中的“偏头风”、“脑风”、“头痛”、“头风”等病症范畴。头为精明之府、神明之主,诸阳之会,内藏脑髓而为髓海。偏头痛患者的中医症状主要表现为:风邪兼夹寒、热、湿之邪,阻遏经络、上犯巅顶、气血失和、蒙蔽清阳、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脑络失养、脑髓失充、营血亏损、脉络失荣等。偏头痛病位在脑络,与肝、脾、肾有关,病性有虚、有实,风、火、瘀、痰、虚等均为主要致病因素。
由于偏头痛病情不一、症状繁多,临床治疗偏头痛使用西药治疗仅能去痛缓解头痛症状,不能根治。该文采用中医辩证法治疗,使用通经活络、驱寒避邪药物进行治疗。偏头痛可分为四类,肝肾阳虚型、风刚上饶型、肝郁气滞型、脑淤阻络型。中医中药的治疗原则为活血化痕、镇痛抗疲劳。
偏头痛患者的中医内科治疗中,近期疗效较为理想,而且中药具有毒副作用小、不良反应少的特点,长期服用中药可以有效控制偏头痛的反复发作,患者也比较容易接受。随着现代中医学理论研究与实践的不断深入,在偏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中辨证分型治疗方法的应用日趋广泛,并且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但是在临床治疗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中药组方的加减问题,中药剂量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而对于伴有多种病症的患者,则要适量加减中药的种类。目前,国内对于中药组方管理方面尚存在一定的缺陷,很多医师仅是依据现有的组方进行治疗,缺少与患者实际病情的有机结合,不同程度的影响到实际治疗效果。因此,在偏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中,医师必须加强中医治疗方法的研究,对于现有的中药组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不断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偏头痛患者的中医内科治疗中,应根据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结果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对于伴有多种病症的患者,一定要坚持对症施治的基本原则,尽量减少患者的反复发作性与用药不良反应,以达到预期的临床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偏头痛出现的原因较多,治疗过程也较为复杂,应用中医辨证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的治疗偏头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参考文献】
[1]徐保达.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初步探讨[J].药物与人,2014,04:173.
[2]查代牛.中医内科治疗VER偏头痛的体会[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01:481-482.
[3]李巧凤.浅谈偏头痛的中医治疗体会[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06:31-32.
[4]李思伟.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04:79.
[5]王秒.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临床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5,09: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