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志霞河北省邯郸县第十五中学
摘要: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实际问题出发,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达到学以致用,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关键词:初中数学渗透应用意识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实际问题出发,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达到学以致用,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将知识性、应用性、趣味性和谐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小就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一、应用恰当方法,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1、巧设悬念,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欲望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巧设悬念,使学生对某种知识产生一种急于了解的心理,这样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例如:讲“科学记数法”时,教师可通过光速、世界人口、四川地震的经济损失等有关数据的导入,引人入胜,特别是可以用这些事例的图片,吸引学生的兴趣。这种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学习更加有趣,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有利于数学能力的提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数学问题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问题生活化,数学紧密联系生活,让数学源于生活,归于生活。教师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入手,利用某个生活过程,激少学生头脑中的生活经验,将学生置于生活问题的情境之中,体现“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感受生活与数学之间所密切联系,使枯燥的数学问题变成身边的生活现象,自然地进入数学学习中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增强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亲近感。使数学问题生活化,从而激发初一学生学习兴趣。
3、给予成功的满足,增强学生数学学习信心
兴趣是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在学习中,学生如果获得成功,就会产生愉快的心情。这种情绪反复发生,学习和愉快的情绪就会建立起较为稳定的联系,学生对学习就有了一定的兴趣。正如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孩子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课堂上施行一些小技巧,人为地设置一些让学生成功的机会,让他们也体验一把成功的感觉。
二、在课堂教学中体验到数学的趣味性
1、从教学情境的创设中体验数学的趣味性
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或熟悉的事物,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数学的趣味性.如在教学“数字的编码”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星期六的早上,妈妈带笑笑去银行取钱,营业员阿姨让妈妈输入密码,妈妈的密码是:第一个数是2的4倍,第二个数是十以内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数,第三个数是最小的合数,第四个数是最小质数的3倍……你们知道笑笑妈妈的密码是多少吗?一个生活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习对他们来说不再是一种负担,而变成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立刻兴奋起来,他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在讨论中解决了问题.
2、从数学故事中体验数学的趣味性
学生喜欢听故事,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妨介绍一些古今中外数学家的故事或有趣的数学知识,来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和求知欲.如:教学圆周率时,给学生讲一讲祖冲之的故事,教学质数、合数时,给学生讲一讲古希腊的数学家是怎样找质数的故事.在教学“比的应用”时,给学生讲了一个生活的实例:女士穿高跟鞋为什么给人漂亮的感觉?通常人的腿长占整个身高的一半多点,而给人感觉最舒服的比例应该是0.618左右,这就是数学上所谓的黄金比.当女士穿上高跟鞋后,腿长占全身的比例就接近这个数了,因此就给人以美的感觉.学生顿时惊奇又兴奋,满怀热情地加入到课堂中来。
3、在多媒体教学中体验数学的趣味性
多媒体教学中,其形式直观、形象,对于学生理解一些太过抽象的知识点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手段进一步增加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这一课时,我用课件动画演示一个戴着不对称眼镜的先生走进教室,全班学生大笑.我故作不解:“大家为什么笑?”生甲:“这个人的眼镜怎么一边大一边小啊?”教师问:“那么这位先生应该戴一副什么样的眼镜?”生乙说:“应该戴一副两边镜片一样大的.”我顺势引出课题:“你说的真对,生活中的许多物体,一般来说,对称的比较美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轴对称图形”。简单的设计,满足学生视觉直观需要,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通过练习题,让学生认识数学的“工具性”
教师可在遵循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当地实际,适时地编写与生活、市场经济等有关的内容,融入到教学中。学生可以看到,利用所学数学知识可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很多问题,进而体会到数学应用的重要性。
在讲述函数内容时,可编写投资与消费等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问题。让学生了解如何提高经营和消费的决策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可让学生自己编发展题,然后从中选出几个有代表性的问题让全体学生解答,逐步形成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四、加强课内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自觉形成数学应用意识
课内外实践活动是增强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是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巩固加深的重要途径,更是更新教学观念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法宝。教材中有些章节就设置了“实习作业”等学习活动,为我们提供了加强学生课内外实践活动的许多素材,教学中可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引导学生自觉形成数学应用意识。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会查询资料、收集信息、阅读文献,并体会与他人交流合作,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的习惯。通过加强课内外实践活动,将具有实践性、探究性的问题融入生活中进行有效展示,让学生能够借助现有学习方法和生活经验对问题进行解答,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自觉形成良好的数学应用意识。
总之,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是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符合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我们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育观念,运用好教材,通过多种途径发展学生数学应用意识,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