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云
(青海大学810001)
【摘要】为进一步为当前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与方法引导,本文特选择乳腺癌的辅助内分泌治疗方向进行了一定综述,其中主要分析了绝经期前后雌激素受体与孕激素受体均为阳性乳腺癌患者的辅助内分泌治疗的进展。
【关键词】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进展
【中图分类号】R7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3-0079-02
内分泌治疗是乳腺癌全身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且随着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发展,已经拥有诸如卵巢去势、药物去势、三苯氧胺、孕激素以及芳香化酶抑制剂等多种内分泌治疗方案的选择,尤其是在近年来成功研制出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Ais)后,更使得内分泌治疗日益成为雌激素受体(ER)与孕激素受体(PR)均为阳性乳腺癌患者的重要治疗选择,但同时需根据患者是否绝经选择合适的药物,本文将从此角度出发分别作一综述。
1绝经期前乳腺癌患者的辅助内分泌治疗
目前已基本明确,对于ER与PR阳性的乳腺癌患者而言,给予妥当的辅助内分泌治疗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其复发风险并显著延长其生存期,有资料显示其大概可降低40%的复发几率。另有研究指出,辅助内分泌治疗对降低同侧乳腺内或区域复发以及对侧乳腺癌变风险均有较好效果。也正是基于此方面的优点,现已普遍而那位,针对所有的ER与PR阳性患者,不管其肿瘤的具体大小如何,以及淋巴结有无发生转移等,实施辅助内分泌治疗均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临床用药方面,他莫昔芬(tamoxifen,TAM)仍是当前最为推崇的早期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药物之一。该药物为一种非固醇类雌激素拮抗剂,与己烯雌酚具有非常相似的结构,可对靶器官直接发挥作用,并能竞争性地与雌激素争夺受体进而将其作用地阻断,这也是其能较好控制复发并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乳腺癌患者术后生存率的重要原因。从近些年来所开展的多个随机性与前瞻性的临床对照行试验结果来看,在经历不低于5年的内分泌治疗情况下,不仅40%的乳腺癌患者将不会再次复发,同时其死亡率也平均降低了20%左右,甚至可排除年龄与月经状况等因素,认为TAM治疗均可获益。但也有学者通过其研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认为与TAM的短期治疗比较,5年的TAM治疗其疗效明显更优,但后者并未显著地延长患者的生存期,甚至反而会因其所产生的雌激素样作用继而将导致患者出现子宫内膜增厚、腺体增生以及某些不典型增生与息肉样病变的情况,这又会反过来增加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几率。针对与此,国外相关医疗组织展开了一次规模较大的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在该项研究中,共将11.5万完成5年TAM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了停药组与持续治疗组,后者将继续接受5年TAM治疗,结果发现,停药组的复发率、异常死亡率以及总死亡率均高于持续治疗组,尽管经统计学分析并未发现具有显著性,但该结果仍提示对ER与PR阳性的乳腺癌患者而言,更长时间的内分泌治疗仍是可能获得更加有益的治疗效果的。
2绝经后乳腺癌患者的辅助内分泌治疗
随着Ais的研制成功,有学者认为其甚至是开启了绝经后早期乳腺癌患者的内分泌治疗的新局面。而目前对Ais的药理机制的研究结果普遍认为,其之所以可发挥比较理想的内分泌治疗效果,最主要的原因即是本药物可对芳香化酶催化的雄激素向雌激素转变的过程产生抑制作用,故能阻止雌激素的产生,同时还能将循环中的雌激素基线水平下调90%甚至更高。但对于未绝经的妇女患者而言,由于其尚存有部分参与的卵巢功能,所以仍可在雌激素合成抑制时上调卵巢的芳香化酶的表达,故Ais为未绝经妇女患者的禁忌证。就目前所开展的临床试验研究来看,大部分辅助治疗试验均是采用Ais与TAM的5年治疗的对比模式,其具体试验过程又主要分为了初始治疗、序贯治疗与延长治疗等3个步骤。在初始治疗过程中,一般以Ais替代TAM,有研究针对九千多例大样本激素受体绝经后妇女进行ATAC试验(阿那曲唑与TAM的单用或联用试验),分组比较其疗效差异,结果表明,与TAM比较,阿那曲唑能更为明显地提升患者的无病生存率、无复发时间及无远处复发时间,并能显著降低对侧乳腺癌的发生率,但是没能发现联合应用AIs和TAM治疗与单独应用TAM治疗在总生存率上的明显差异;序贯治疗则具体指的是性TAM治疗2~3年后再行AIs治疗,BIG1-98试验研究结果提示,Ais大概可降低18%左右的首次事件发生率,但在总体生存率方面并未发现有显著性;演唱治疗指的是在完成TAM的5年治疗后在持续性使用Ais开展后续治疗。就当前的情况来看,初始应用AIs治疗与5年TAM治疗完成后持续使用AIs治疗,该两种情况治疗模式的结果尚未获得最终结果,包括超过5年的AIs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等相关临床试验研究也正在进行过程中,但目前已有一项名为MA217的试验研究结果已初步显示:即使在服用TAM历时5年停药后再继续服用来曲唑仍能提高无病生存率。
3结论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内分泌治疗在当前乳腺癌术后的辅助治疗与复发转移患者的解救治疗中均获得了较为肯定疗效,继而为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途径选择,而进一步提高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实际临床疗效将是我们以后需重点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江泽飞,徐兵河,宋三泰,等.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基本共识[J].中华肿瘤杂志,2006,28(3):238-239.
[2]KurebayashiJ.Currentclinicaltrialsofendocrinetherapyforbreastcancer[J].BreastCancer,2007,14(2):200-214.
[3]MoriyaT,KanomataN,KozukaY,etal.MolecularmorphologicalapproachtothePathologicalstudyofdevelopmentandadvancementofhumanbreastcancer[J].MedMomMoephol,2010,43(2):67-72.
[4]BursteinHJ.NovelagentsandfuturedirectionsforrefractorybreastCancer[J].SeminOncol,2011,38Suppl2(Suppl.2):S17-S24.
[5]李莹.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联用新型靶向药物研究进展[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3,34(10):1092-1094.
[6]GossPE,IngleJN,PaterJL,etal,Lateextendedajuvanttreatmentwithletrozoleimprovesoutcomeinwomenwithearlystagebreastcancerwhocomplete5yearsoftamoxifen[J].JClinOncol,2008,26(12):1948-1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