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机械通气的气道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8
/ 1

新生儿机械通气的气道护理

刘瑞霞

(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目的总结新生儿机械通气的气道护理经验,提高新生儿机械通气的的治疗效果。方法做好气管插管的准备,保持气管插管通畅、固定,及时做好吸痰护理,保持气道湿化,配合辅助排痰的护理措施。结果机械通气52例,机械通气时间<3天的20例,>3天的32例,最短的2小时,最长的187小时,平均94小时,均无脱管、堵管的现象发生,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4例。成活47例,死亡3例,放弃2例。结论规范合理的气道护理是确保有效机械通气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新生儿机械通气气道护理

机械通气是借助呼吸机建立气道口与肺泡间的压力差,给呼吸功能不全的病人以呼吸支持,及利用机械装置来代替、控制或改变自主呼吸运动的一种通气方式。机械通气是新生儿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主要治疗措施,为了提高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除了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各项对症治疗外,规范合理的气道护理是确保机械通气治疗是否有效的重要因素。现将我院新生儿科机械通气治疗患者的气道护理经验总结。

1.临床资料

2015年1月到2015年8月本院新生儿科机械通气治疗患者,病例完整52例,男30例,女22例,体重小于1500g者20例,1500-2500g者15例,大于2500g者17例;胎龄小于33周的20例,33-37周的18例,大于37周的14例。原发病:新生儿肺透明膜病16例、重度窒息13例、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10例、胎粪吸入综合征8例、肺出血4例、颅内出血1例。

2.护理措施

2.1机械通气前的准备将患儿置于已预热过的辐射台上,清理口鼻腔和气道内的分泌物,仰卧位并肩部垫高2-3cm,,颈部呈仰伸位,使气道打开,便于插管。同时还应准备好气管插管的用物、胶布、氧气、复苏囊、监护仪、抢救药物等抢救物品,还要注意患儿的保暖。

2.2保证气管插管的正确位置气管插管可以经口插管也可以经鼻插管,气管插管的深度,经口插管插入深度是体重(kg)+6cm,经鼻插管插入深度(kg)+7cm,

本病例组全部是经口插管,气管插管固定后拍X线片,确定插管的位置并记录插管深度。插管正确,胸廓两侧呼吸对称,患儿的缺氧状况明显得到改善。

2.3保持气道湿化机械通气时开启加热恒温蒸汽发生器,随时观察蒸汽发生器的温度和湿度,发现蒸馏水缺少时及时添加,调节进入呼吸机内的水温在32℃-35℃,湿度在60%-70%,减少对呼吸道粘膜的损伤,定期对气管进行清洗,防止气管插管被痰液阻塞,生理盐水0.5-1mL注入管道内,并用复苏气囊加压给氧几次,气道冲洗每8小时一次,肺出血者生理盐水加肾上腺素冲洗。气道内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的6小时内禁止吸痰。

2.4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定期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气管插管引发的继发感染。吸痰时需有两个人配合,绝对无菌操作,所用吸痰物品必须都是无菌物品,口腔、鼻腔、气管吸痰要分开操作,吸痰过程中注意固定气管插管,防止脱落。吸痰前后用复苏囊加压给氧数次,并提高吸氧浓度,防止吸痰时氧饱和降低。吸痰时要严格按照无菌技术的操作标准操作,调节合适的负压,注意吸痰管插入的深度,防止气管插管被带出。

2.5合理有效的雾化拍背排痰机械通气的患儿要定时翻身拍背,每2小时一次。拍背时注意拍背的手法,五指并拢用手掌或用叩击器用手腕的力量轻柔的从下往上、从外向内叩击胸部、背部和腋下5-10分钟,之后再保持侧卧位进行体位引流,配合雾化吸入吸痰,更有助于痰液的排除,可有效的稳定患儿的氧饱和度,改善缺氧状况,增加吸痰时的耐受强度。肺出血、颅内出血、肺透明膜病高峰期不易拍背。

2.6密切观察病情新生儿病情变化快,病情急,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精神反应、皮肤色泽、呼吸状况,呼吸机的各参数等,还要观察呼吸机管道有无堵塞,脱管,管道是否连接正确。

3结果

机械通气时间<3天的20例,>3天的32例,最短的2小时,最长的187小时,平均94小时,均无脱管、堵管的现象发生,成活47例(90.38%),死亡3例(5.76)%,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4例,放弃2例。

4.讨论

新生儿气道护理是机械通气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气管插管后失去了对空气加热加湿的功能,导致痰液粘稠不易排出,当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是要及时吸痰:1.定容时压力增高或定压时潮气量减少2.出现人机对抗并听诊肺部有湿罗音3.氧饱和度低于正常范围。注重呼吸机管道的消毒,每天更换消毒,湿化蒸馏水每天更换,及时清理管道内的积水,防细菌滋生,护理人员强化无菌观念,规范操作。

【参考文献】

[1]金汉珍.黄德珉.易希吉主编.实用新生儿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66

[2]王蓓.刘雪琴.气道排痰护理的研究进展.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7):63

[3]王保国.实用呼吸机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