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是促进学生进行意义建构,促进学习活动和思维水平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数学教学中,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数学的学科特点,科学合理分组、精心安排内容、适时组织引导,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科学合理分组———合作学习的前提。
小组合作学习是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教学组织形式,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小组集体的积极性,达到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目的。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在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不能单纯地理解为教学形式上的简单改变,而是一种教育理念上的转变,它将学生切实推向学习的主体地位。因此,科学合理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1.优势互补,互帮互助。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进行综合评定,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将班级里学习成绩较好和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分配到一组,人数以4人为宜,让学习好的学生帮助困难的学生,带动他们一起进步。这样,既可以用群体智慧来解决问题,又可以让每一位学习困难学生都有自己的榜样,有意无意地仿效榜样,达到“以优带差”的目的,最终促使整体水平的提高。2.灵活调整,就近组合。合作学习小组的成员是不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一成不变呢?我想答案是否定的。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灵活调整合作学习小组的成员。如,教学“统计”时,要让学生统计家庭的人口数。这时,就可以把原先的学习小组打散,就近组合,让同一村庄或住得较近的同学组成合作小组,利用课后或周末时间进行调查、统计,拓宽了合作学习的宽度,让合作学习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得到延伸。
二、精心安排内容———合作学习的保证。
精心安排学习内容是保证每个学生能参与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凡是能激起学生兴趣、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有一定合作价值的内容,都会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因此,教师应把握时机,对学习内容进行精心选择、合理安排、科学设计。1.难度适中,激发探索。有挑战,才能激发探索。合作学习的内容应具备一定的难度,通常是一个学生解决有难度,小组合作又能解决的问题。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时先把圆平均分成16份,教师提出要求,四人小组合作探究,通过剪、拼、摆,根据已学过的图形面积计算,经过图形的转换,求出圆面积。这一学习内容比较有趣,有较强的探索性,利于学生合作,利于学生自己探索发现。在实践中,教师安排的合作学习课题难度、容量适当,有一定的思维价值,学生通过合作就能解决,这也在无形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兴致勃勃,讨论热烈,通过小组合作就解决了学习任务,大部分学生都期待下次的合作。2.贴近生活,操作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因此,合作学习的内容应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体验知识。例如:在教学“千克的认识”时,让学习小组的同学从家中那来秤、鸡蛋、苹果、糖盐(袋装)等物品。教师讲解秤的使用常识后,让学习小组称出1千克的苹果、鸡蛋、糖、盐,再互相用手掂一掂,并记录下1千克不同物品的数量。活动中,小组成员有的称、有的看、有的数、有的记录、有的掂,每个学生都在尝试和体验。学生不仅主动参与了从具体中抽象概念的过程,而且培养了动手实践的能力。这样,学生学起来自然感到亲切、真实,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
三、适时组织引导———有效合作的重要途径。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并非放任自由,不管不顾,而是要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及时对合作学习的课堂进行调整和控制。1.合作前激发兴趣。小组合作前,教师要激发起学生的强烈兴趣和探索欲望。如,教学“统计”一课时,可以通过创设森林舞会场面,四种小动物准备参加,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想知道每种动物有几只后,演示课件让学生去数一数。在数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就连连摇头说数不过来,让学生自己体会到一个人数不过来,这时可以适时抛出问题进行思考:一个人忙不过来,怎么办?学生讨论后想法多种多样:有的说一个人数一种小动物,有的说一人念动物名称、一人记、两人检查的方法,大家都想借助小组合作互助的力量来完成。学生的兴趣和欲望被激发了,合作学习也便顺理成章。2.合作中适时参与。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要参与其中,掌握情况,控制进程,适时地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保证小组活动顺利有效的开展。如,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时,须突出个位不够减时怎么办这个教学重点。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操作、交流显得尤为重要。3.合作后反馈交流。合作后反馈交流是很多教师容易忽略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实它正好可反映出学生合作学习的效果,有利于教师今后针对问题改变教学模式和方法,让学生的合作学习不断科学化、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