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远山东省博兴县第六中学256500
摘要:新课程改革指出:“美术课程是“具有人文性质”的课程,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一定的美术技能,还必须渗入一些与学生身心发展有关的知识,这就是审美、创新、环境意识方面的教育。要通过美术教学逐步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生活美、艺术美的感受、爱好和审美能力,就要先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关键词:审美意识情感欣赏手段创造美
在现行的小学美术教学中,一些教师重视对学生表现技巧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却忽视了学生对美的感受和鉴赏能力的培养,结果造成学生只是依照教师的葫芦画瓢。这样,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学生在教师规定画的内容上增加一些自己喜欢的花花草草都不允许,这样就无法达到教学大纲对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的培养目标,更谈不上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体验。从多年的美术教学实践中让我觉得,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挖掘情感因素,培养审美情趣
艺术教育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情感教育,情感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一种功能是无可非议的。美术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创造表现,任何美术表现形式都包含着一定的情感和思想。美术是人类情感的温床,是情感交流的场所。美术中的形、色、质是人类情感的载体,是作用于人的感官的直观形象与符号,容易唤起人的情感体验。学生通过美术学习与自己情感生活的连接和相互作用,学习用美术方式表达和交流情感,能使学生的不良情感情绪得以释放和宣泄,恢复他们心理的平衡,从而获得创造、表现和交流的能力,达到健全人格、陶冶情操的目的。同时,美术作为重要的人文学科,人类不同历史时期所创造的杰出的美术作品中,包含着人类对真、善、美等最高价值的不懈追求。
二、在美术欣赏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
美术欣赏是一种主动接受艺术的审美过程。美术欣赏教学是使学生通过艺术作品的赏析逐渐提高对艺术形式的审美感受能力。除让学生直观感受产生第一印象外,更多的教学时间和精力是需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与启发下,通过对作品构成因素及艺术表现特点的分析,理解作者创作初衷,从而引发学生在自身审美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联想和想象,获得再次感受,使他们的思想境界伴随着激越的情感得到升华。美术欣赏要求学生更多地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应用的一些艺术形式规范,如绘画语汇(形体表现、透视法、明暗调子、色彩关系等)、绘画类型(写实的、浪漫的、象征性的、荒诞的)、绘画基本原则(点、线、面,黑、白、灰,色彩分布等)。例如在欣赏法国画家米勒的作品《拾穗》时,引导学生分析:作品是怎么用光、用色彩的?这幅作品表达了什么样的主题?背景中坐在马车上的一个工头说明了什么?三个正在抬穗的农妇为什么安排得如此疏密有致、变化自然?这幅作品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在学生回答时,让他们在不自觉中懂得了美和丑、善与恶,懂得了劳动的伟大、光荣等。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
可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图案组织。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到社会的需要和学生心理状态,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技能必须具有实用性,还能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比如,在讲授《基础图案》时,教学内容包括图案的组织、平面构成、图案色彩和美术字等基础知识,都属于工艺范畴。为了能让学生熟练掌握有关图案的构图、造型、色彩的规律性,可采用电化教学的方法,通过图案组织规律投影演示,使学生能更直观、更快地掌握图案组织形式及变化规律,同时也陶冶了情操。
四、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由审美到创造美
美育是学校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任务。我们不能把美术课只看成单纯技术课,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美的因素,多渠道、多手段地开展各项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使创造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是美术教学的又一重要职能。课余时间,要经常带领学生走出校园,通过欣赏美好的祖国河山,引导他们对客观世界美的形象进行观察、体验、感受,培养学生美的感情、美的情操,发展他们创造美的能力。为使学生得到应有的发展,可组织他们参加县、市级各类书画比赛,争取获得较好名次。这些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从而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素质教育就是要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作为美术教师就是要用人类艺术精品和大自然的美、社会的美帮助学生揭示出美的规律,打动学生的感官,从而培养学生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真正意义上的美术素养中审美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审美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一个人多方面的欣赏水平。正确的审美观点、高尚的审美兴趣就是我们每个人德、智、体、美等全方位的一个提高,审美能力提高了,自然而然地创作水平就会向一个良好、个性的方向发展,这样美术教育才能达到陶其情、完其人的宗旨。
参考文献
[1]刘凤勇学生体育审美意识的培养[J].大家,2007,(4),105。
[2]陈济川新世纪我国大学生体育审美教育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4),528。
[3]朱有源体育教学中应重视审美教育[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1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