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太平(铜陵学院法政系安徽铜陵244000)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摘要:网络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同时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为此,必须正视网络科技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创新思政课教学的内容与方法,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网络时代思政课教学内容与方法创新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网络时代,如何正确认识网络科技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创新思政课教学内容与方法,提高大学生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就成为一个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政课教学所面临的挑战
(一)网络的开放性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受到挑战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近发布的报告显示,我国目前网民规模已达到3.84亿人,位居世界第一。网民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80.4%。网络的迅速普及,一方面拓展了高校思政工作的新渠道、新方法和新手段,有助于提高思政教育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政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另一方面,由于各种错误思潮、观点、有害信息通过网络快速、广泛传播,加之大学生的思想可塑性强,鉴别能力弱,因而容易导致部分大学生对网络中非主流甚至偏激、错误的信息的信任度超过正规教育,以致发生不道德甚至违法行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受到挑战。
(二)网络的虚拟性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受到挑战
网络中的行为主体都是虚拟的,由于网络社区的虚拟性,人们可以规避现实生活的一些行为规范。同时,由于立法总是滞后于实践,加之网络信息的渗透性,一些大学生容易产生一种侥幸心理,从而在网络虚拟社区中做出违背道德甚至法律的行为,如制造虚假信息,恶搞他人、网上黑客、盗取密码、传播病毒、侵犯知识产权等等。此外,网络的开放性使得不同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异态纷呈,不健康的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产生影响,从而对正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表示怀疑,这也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挑战。
(三)网络信息的时效性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受到挑战
网络信息更新快捷,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在信息更新、信息利用、信息管理方面都适应不了形势的需要。为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很多高校都已建立了自己的网上党校、网上团校、网上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等红色主题网站,但是点击率却不是很高。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栏目过于单一,吸引力不强;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兴趣不高;管理落后,流于形式;信息陈旧,缺乏时效性等等。
二、传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抽象的理论与鲜活的社会现实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从目前的教材内容体系来看,还有许多亟需改进的地方。有调查显示,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比较科学的比例仅为5.1%,较为科学的为50.2%,两项之和为55.3%,仅占半数略多。关于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认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内容针对性强的仅占6.2%,认为一般的占45.1%,认为不强的占到21%,后两项相加比例高达66.1%。
(二)教学目标理想化,脱离社会现实
长期以来,我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泛政治化倾向。受这一倾向影响,在教育过程中存在着片面的价值观教育。实际上,思想与政治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但绝不是同一概念。高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满足于对学生照本宣科,只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宣讲,而对于社会比较敏感的话题,教学老师不敢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讨和揭示。网络时代,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报刊等各种途径了解这些社会现象。当大学生无法用学到的理论去解释社会现象时,学生必然会产生认为思政课“无用论”情绪,这就大大降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效果。
(三)教学手段缺乏多样性和灵活性
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是必需的条件。现实状况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的传统模式并未得到根本改变。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传授知识的主体,学生是接受知识的客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动地位,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一块黑板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堂课”是高校公共理论课多年教学的一贯做法。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一是理念的束缚,二是学校硬件投入的不足。据笔者了解,一般高校中,思想政治课有被边缘化的趋势,政策规定的生均20元社会实践经费要么无法兑现,要么挪作他用。
三、创新大学生思政课教学的路径设想
(一)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的创新
教学理念的创新是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的前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完善,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与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大学生作为思想最为敏锐的群体,他们对社会生活的感知是迅捷的。现代大学生思维活跃、独立意识强、个性张扬,喜欢与众不同,对同一件事情往往有着自己的观点和判断。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存量,尤其要注意到当代大学生上述变化,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科学发展、学生为本的原则。坚持科学发展,就是要站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规律的高度开展教育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否则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就只停留于形式,而无实际意义;坚持学生为本,就是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必须从学生的知识实际和思想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加强针对性,增强实效性。这是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功能必须通过一定的知识传授,通过学生对事实、现象和理论的认识和理解来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有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学生为本”原则,才能在“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方面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
(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容创新
教育内容创新是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的关键。导致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不高的基本原因之一就是教学内容滞后于社会发展,脱离学生思想实际。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理论若脱离实际,势必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思想政治课就容易变成纯理论条条或是“空洞的说教”。要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其关键在于寻找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点”,只有找准和学生思想实际、成长要求、全面素质提高的最佳结合点,才能做到目标明确,才能激发学生独立感悟、思考和探索的潜能,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选择的“点”应是学生熟悉的、贴近生活的,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社会重大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领域热点、焦点问题,并且有目的有重点地加以分析说明,只有这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从而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此外,思想政治教学内容创新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在加强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教育的同时,着重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对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就业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采取有力的措施加以疏导和解决,使教学内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和贴近学生。三是注意加强政治理论教学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结合与渗透,从其他学科中汲取对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有益的一切积极成果,有鉴别地吸收国外学术界引进反映现代社会发展和运行一般规律的理论、观点以及先进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课程内容加以调整、改造、整合和重构。
(三)构建网络平台创新教学方法
方法创新是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的保证。网络时代,方法创新的重要形式就是构建网络与现实结合、互动型复合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格局。网络既是虚拟世界,又是现实世界的延伸,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把握校园网络文化的规律特点,做好新形势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络条件下,要突出高校思想政治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地位,教师不仅要具备合理的思想政治知识结构,尤其要有优秀的信息素质,敏锐的信息意识。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学生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和帮助处理各种信息,防御不良信息的侵入,也就是教导学生学习什么和怎样学习。同时,为了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积极性,必须在继承以往好的经验与做法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的新特点、结合现代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和当代大学生思想实际的新变化,以互联网为平台,运用新技术将课堂教学和网络互动相结合,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教育者可以通过建立或利用已有的BBS、QQ群,让学生畅所欲言地发表言论、与老师交流。这样有利于教育者更多地采用启发式、互动式、讨论式的教育方法,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跟踪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其进行正确而有效的教育。
(四)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模式
社会实践教学是巩固思政课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两翼,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实践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对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实地调查进行科学分析,验证和发展所学理论,在具体问题分析的过程中,发现、探寻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并在这一过程中树立创新意识,形成适合自身特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正确思维方法,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模式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进一步整合实践教学各方面的优质资源;二是充分利用校园实践教学资源,通过学生社团活动、专业实习实训活动等形式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三是在社会实践教学资源方面,要充分利用寒暑假及专业社会实习、专业实训基地顶岗实习等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25.第1版;
[2]周济.努力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12);
[3]佘伦.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的一次有益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9);
[4]石云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史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5]顾钰民.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研究[J].教学与研究.2007(5);
[6]胡杰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初探[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作者简介:谢太平,男,1971年生,安徽安庆人,铜陵学院法政系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