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分析与实践考察

/ 2

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分析与实践考察

苏培庆黄笑伟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65200)

【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4-0025-03

最近,本人在进行《烟台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机制分析及政策建议》课题的研究过程中,从哲学角度考察了“治未病”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认识到这个理论中不但充满了中国古代哲学和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光辉思想,而且对包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内的医疗卫生事业和各项社会事业有着不可低估的伟大意义。

1“治未病”的基本原则是客观规律的体现

“治未病”是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或传变的方法。“治未病”理论有如下基本原则:未病先防,治在病之先;重视先兆,初病早治;已病速治,病中防变;已变防恶,病盛防危;病愈不辍,防复在先。由此可见,“治未病”的过程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防患于未然的过程。中国的先贤们很早就认识到“未雨绸缪,防患未然”的重要性。在人的机体没有患病的时候,要发挥人的聪明才智,积极预防疾病的发生。在遵循“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原则,努力增强人体正气的同时,根据《黄帝内经》“邪气发病”的论断,针对容易致病的邪气,采取远离、躲避、预防等规避措施,铲除或阻断疾病发生的外部条件。当然,疾病的产生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复杂过程,人总是会得病的。面对出现的疾病怎么办?

我们要做的是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注意那些现象、苗头、前奏和偶然性,展现见微知著的能力。《素问·刺热篇》说:“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灵枢·逆顺篇》说:“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发现并有效地应对先兆症状,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治在疾病发作之先,是“治未病”的核心要求。当疾病一旦发生,则要准确把握疾病产生的原因和机理,尊重疾病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规律,抢抓治疗的主动权。中医主张治浅治轻,“不可施于大危之后”;中医还主张已病防变,力阻疾病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说:“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叶天士在《温热论》中指出:“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对于已经向纵深发展的病变,要力阻其恶化,对于处在剧烈变化中的病变,要力阻发生向危急状态的质变。《伤寒论》说:“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所有急危重症,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要争取在未恶、未危的量变时段及时救治。当疾病治愈后,要特别预防复发。我们要牢牢把握疾病本质,对疾病复发的方向和可能性作出正确评估,将问题想在前边、做在前边,充分做好预防复发工作。对有规律地反复发作的疑难痼疾,在病愈或病情稳定之后,采取得力措施,促使病愈者脏腑组织功能彻底恢复正常,在此基础上,扶正固本,提高机体的的抗病能力,实现病不复发的目的。

2“治未病”的基本方法充满了辩证性

中医学“治未病”的方式方法,在本质上与中国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2.1“治未病”的客观现实性

“治未病”通过人们的努力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不是主观的虚构幻想。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其客观现实性。第一,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为“治未病”提供了理论指导。元气论、阴阳五行、象数思维等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哲学思想,为“治未病”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第二,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原则是“治未病”的行动指南。中医学认为“天人合一”,社会与人合一,人体自身合一,特别主张天人相应,提倡“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中医在防治疾病的过程中,通过四诊八纲,推导病因病机,确定有针对性的方法措施。第三,我国人民漫长的防病治病实践,证明了“治未病”理论的正确性。中医“治未病”有难以计数的成功经验,如中国的养生传统、中国的特色药膳、古代流行病的成功预防、当代“非典”、禽流感、甲型H1N1型流感等流行病的成功预防、“五禽戏”、“太极拳”、保健足疗等保健方式的广泛推广,都是“治未病”成功的范例。

2.2“治未病”的内外因观

从内因看,中医的一切养生和诊治方法都是为了回到主体自身,为了恢复和提高人体固有的抗病能力,激发生命内在的原动力,调动人的内在的生命潜能,靠机体自身的内在功能维护人体生命。对于人体生命,中医主张以养为主。首先要保证营养,保证人体需要的物质来源。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说:“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气血,若能用食平疴,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调摄饮食是防病祛病、强身健体的上策。其次要调养精神,保证人体需要的正常精神状态。中医强调养心守神。《黄帝内经》指出了精神情志异常变化对健康的危害,认为情志活动的失常,可以影响五脏功能,导致气机紊乱而发生病变,“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如果能够做到心无杂念,乐观开朗,豁达宽宏,则脏腑和顺,气机调畅。《黄帝内经》还提倡“行不欲离于世,举不欲观于俗”,具备高尚的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的人,则有利于身体健康。

从外因看,中医“治未病”重视外力的影响作用。⑴中医特别强调有效规避邪气。一要“避其毒气”,就是顺四时避六淫,“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二要注意饮食清洁,防止病从口入;三要发挥药物预防邪气的功用。⑵中医重视优化周边环境。要创造舒适顺畅、清新优美的工作学习环境,正确处理工作效率与工作强度、工作压力的关系。物质上要注意食宿、劳保、活动场所等因素;精神上要努力创造“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局面。要高度重视居住环境,从住宅保健角度分析,具有保健作用的住宅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住宅建筑的地理形势、住宅建筑的自然方位、住宅环境的水土质量、住宅环境的气流状况等。⑶发挥药物纠偏的作用。清代医家徐大椿认为,“盖人者得天地之和气以生,其气血之性,肖乎天地,故以物之偏性投之,而亦无不应也。”本草之所以能治百病,其基本原理为“凡物之生于天地间,气性何如,则入于人身,其奏效亦如之。”历代医家对药物养生保健有很多经验。《本草纲目》中记载有养生作用的药物共约160种。传统的六味地黄丸、四君子汤、肾气丸、逍遥丸、归脾丸等,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保健药物。

2.3“治未病”的动静观

《黄帝内经》突出强调了“和于术数”以及“不妄作劳”两个原则。人的气血以通利流畅为贵。适当的运动锻炼,可以促使血脉流通,气机调畅,“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当然,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度的规定的,祖国医学在强调恒动的同时,也强调静守的重要性,主张“不妄作劳”,提醒人们劳作不要违背常规,要做到劳逸结合,动静相宜。

2.4“治未病”的和谐观

在中医学中,人体健康高度概括为阴阳消长的动态平衡。《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就是说,人体的阴阳处于平衡协调状态时,人的生命活动就正常—健康无病。《素问·生气通天论》又说:“因而和之,是谓圣度。”认为和调人体阴阳,是养生、防病和治病最好的法则,也是“治未病”的最高法则。

中医思维的基本特征是注重事物的均衡性、和谐性,中医“治未病”奉行平庸和谐的原则。《素问》提出“内外和调,邪不能害”的论断,张仲景在《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说“阴阳自和者,必自愈”。中医高度重视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即“和”的能力,认为人体自身就存在着一种“阴阳自和”的机制,如对自身功能的调节、对外界不利因素的抵御、对自身偏盛偏衰的自我平衡等等,还有对季节气候的适应、对地区环境的适应、对昼夜晨昏的适应等等。从总体上看,中医一贯坚持顺人和、顺天时、顺地利的和谐理念,追求“和”的境界。中医“治未病”是采用平和的、平衡的、和谐的、求解的、辩证统一的预防治疗方法,而不是以药物为武器、以疾病为靶点、以人体为战场的机械直接的攻杀方法。中医“治未病”总是从人的角度出发,注重生命,体现最大的人关怀,以人的幸福快乐、健康为最高追求。

3“治未病”理论应用的意义

在调研山东省烟台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机制的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到,中医“治未病”理论的应用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一,“治未病”理论的应用为农民的健康保驾护航,有利于个人、有利于国家。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和国家疾控中心联合发布的《中国慢性病报告》表明,我国慢性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不断上升,支气管肺癌、肝癌、乳腺癌、脑血管病、冠心病、糖尿病的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而造成这种状况的三个主要因素是:不健康饮食,不锻炼身体和使用烟草。由此可见,农村中的很多疾病,都可以进行有效的预防。作为健康杀手的多数慢性病,都可以通过“治未病”的种种措施来预防。农民健康对农村的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为中国农村的发展提供基础和必备条件,而且能够极大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

第二,“治未病”理论的应用,有利于降低医疗成本,减轻农村和农民的负担。“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广大农民关心的热点问题,寻求防止医疗费用不断上涨的有效方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中央反复要求各地,要结合当地的实际,进一步完善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应用中医药防病治病的政策,不断提升中医药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的使用率,发挥中医药“治未病“的优势,有效减轻农民看病就医的负担。这是一项符合我国国情的、富有实效的举措。烟台市在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过程中,突出中医药的地位和作用的成功经验,值得推广。

第三,“治未病”理论的应用,有利于中医药事业在广大农村的发展壮大。“治未病”是祖国医学的精髓,是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中医药的根在农村,中医药要发展必须依赖广大农村和农民。烟台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践证明,在农村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有利于在农民群众中传播中医、发展中医,推动中医药的继承与创新,丰富发展中医药服务内涵,彰显中医药特色优势,扩大中医药服务需求,促进中医药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编号:S07WBZ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