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利曼•米卡尔马力(新疆伊犁州友谊医院高血压科835000)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8-0300-02
随着莨菪类药物的深入研究,临床上使用范围不断扩大,由于该类药物可降低迷走神经张力,加快心率,心脏兴奋性增加,有时可诱发异位心率。除心脏过缓心脏病患者外,莨菪类药物用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常有顾虑。近10年来,笔者观察到原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合并感染性休克时,用莨菪类药物同样可收到抗休克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材料与方法:病历材料自我院急诊室,内科,传科及监护病室。病例选择标准:1、原有器质性心脏病;2、合并有明确感染病灶;3、具有“冷休克”的临床表现;4、排除心源性休克。本组有10例:计肺源性心脏病(肺心)合并肺部感染5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冠心)合并肺炎,中毒性细菌性痢疾各1例,风湿性心脏病(风心)合并肺炎3例。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35-37岁,平均年龄59.4岁。
治疗方法:除一般处理,控制感染,心肺功能及注意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外,对具有“冷休克”特征,或原有其他血管活性药物未见效的口才,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莨菪类药物抗休克,如溴酸东莨菪碱,剂量0.01-0.02mg/kg/次,山莨菪碱(654-2),剂量0.3-1.0mg/kg/次,间隔每15分钟1次,用至肢体转温暖,粘汗消失,微循环改善为止。不追求血压单纯升高。
临床疗效标准:显效:用莨菪类药物后微循环改善,肢体转温暖,粘汗消失,尿量增多,血压渐回升;有效;微循环改善,血压未见回升;无效;微循环改善不明显,或病情恶化者。
治疗结果:显效4例,有效5例,无效1例。表现用莨菪类药物后微循环改善不明显,体温升高,病情恶化者。
举例:
蒋××,男,38岁,因慢性咳嗽30多年,畏寒发热,咳嗽,气急加重5天于1989年3月7日入院。查体T38.5℃,血压80/50mmHg。神志清,软弱,呼吸较困难,取半卧位。皮肤及四肢阙冷。唇发绀,颈静脉轻怒张,心率124次,律齐,两肺散在干湿性罗音。血象:WBC25.6×109/L,中性90﹪。诊断:慢支伴感染,肺心病,感染性休克。住院经过:综合措施外,曾用阿拉明及多巴胺各40mg/250ml,静滴,未见效,血压反降至0,皮肤、四肢阙冷加重,有粘汗,停用升压药。用氢溴酸东莨菪碱0.9mgiv,每15分钟1次,共5次,微循环改善。但血压仍测不到,后改用去甲肾上腺素2mg+立及丁10mg加入250ml液体中静滴,8小时候血压106/70mmHg,后血压一直正常,第7一撤去升压药,病情渐改善,好转出院。
讨论及体会
莨菪类药物抢救感染性休克已被公认,并已用于心、肺急症,某些药物或毒物(如有机磷农药、锑剂等)中毒的抢救等。但对于原有气质型心脏病患者合并感染性休克时的应用,则报道极少。我们根据莨菪类药物多种药理作用,接触动静脉痉挛,扩张外周血管阻力,减轻心脏前、后负荷,改善循环,并以接触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增加心率,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有利于血液循环改善。另可兴奋呼吸中枢,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增加肺通气量,可使重要器官微循环改善,组织血液灌流量增加,氧供改善等作用,用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合并感染性休克,尤其对“冷休克”,同样收到满意效果。经临床观察,不会降低心脏功能,用药后出现早搏也属偶见。我们观察到,莨菪类药物推注后,微循环改善,心率也无明显变化。有的病例用药后心率科轻度加快,一般<20次/分,但也可心率下降,这可能该类药物能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心输出量增加,心功能改善及对抗内源性儿茶酚胺增加有关。有的病例用莨菪类药物后微循环改善。并综合措施,BP就可回升至恢复,本组有4例,也有的病例用药后微循环虽改善,但升压不明显。因为微循环改善,组织血液灌流量增加和测出BP不一定成正比例,低血压可有充足的组织血液灌流,反之,“正常”血压不一定反应重要组织器官的有效血液灌流,抢救休克的目的应是改善微循环,增加组织血液流量。只要微循环改善,原先无效的阿拉明和多巴胺在用莨菪类药微循环改善后再重复利用,常可使BP满意的回归。本组有5例,可称为莨菪类药物对升压药的“酸化”作用,但莨菪类药物抗休克的成败,仍强调综合性治疗措施,严密观察病情。本文病例数较少,检测手段不完备,这类病例的抢救尚待进一步积累经验和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