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信息化模式及其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8-18
/ 2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信息化模式及其对策研究

周育筠

周育筠

摘要:我国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为语文教学展开了一幅宏伟而壮丽的蓝图,它呼唤的“自主、合作、探究、对话、人文、素养、实践、开放”等教学理念令人耳目一新。新的理念需要新的手段加以实现,而语文阅读信息化教学模式设计正是承此而行,在通往新理念的道路上为我们搭建了一座桥梁。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踏上语文阅读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桥梁,走向彼岸。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信息;教学;对策

教育信息化是我国教育发展的一个战略目标,学科教学的信息化作为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大势所趋。语文阅读教学信息化教学要求教师能把信息技术有效地运用到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掌握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技能,还要掌握技术有效应用于教学的方法,否则,一切与教学有关的技术对于教学就不是画龙点睛而是画蛇添足。

中学语文阅读信息化模式设计是指在中学语文阅读的教学模式设计当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强大力量和丰富的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环节和要素,以达到优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在阅读信息化教学设计中,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造在实践当中学习,在学习当中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善于阅读、善于质疑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语文素养。

一、信息技术的应用与语文阅读信息教学的不和谐之处

首先,虽然信息技术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是技术作为一把双刃剑,在提供和支持的同时也必然会引发一些新的问题。例如,学生长期面对电脑,主要局限于人机的交流,缺乏传统课堂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容易造成情感熏陶不足和学生语言交流水平的下降。

其次,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更注重通过语文学习使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情感态度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提高,但教师在创造阅读学习意境的时候,往往倾向于形象化、具体化的定性,抑制了学生的想象空间,是阅读信息技术的展现内容成为学生心目中唯一的内容。

此外,信息技术在提供海量资源及方便的查询手段的同时,弱化了对学生记忆的要求,许多学生在学习中仅仅满足于复制和粘贴,未能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的思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心态。

二、语文阅读教学的信息化教学模式

中学语文阅读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除了注意遵循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即阅读前的学习目的分析,阅读内容分析,学生阅读学情分析、阅读目标分析、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运用、设计阅读成果评价)之外,还应将信息技术至于语文阅读教学系统当中考虑,才能设计出较为理想的教学模式。

那么,怎样的语文阅读信息化教学设计才是成功的呢?以下,笔者列举一些可以遵循的原则和方法。

1.信息阅读教学前确定恰当的阅读目标,创设有针对性的问题是成功的语文阅读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关键,问题后的交流是成功的承载

阅读前,通过分析作品的特点、阅读要求、学习环境,确定恰当的阅读目标,选择合适的阅读策略,使阅读活动能够顺利进行,这是成功的阅读的前提和关键。

问题应当能只想学科的核心,同时又能够孕育其他重要的问题。成功的语文阅读信息化教学设计,将学生的目光导向时代的思考,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在语文阅读信息化教学设计中,应当注意利用问题的设计打破语文学科的界限,联系其他学科和学生的生活,达到“综合”的目的,此外,成功的问题设计应当能够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水平,使问题既富有挑战性,又使学生能够通过努力解决问题。

适当的问题设置,让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活跃起来,小组活动、教师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也相应得结合起来,这无形中也促使了人机交流、人人交流的的互动情境。而运用此方法的教学模式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所设计的问题必须具有启发性,不仅要有一定的深度,能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还要考虑到学生目前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教师要预见到学生在既定时间内会得到什么样的答案。

(2)适当地设计与运用图文。图文的设计必须符合教学的需要,要记住,别用过多的图文干扰学生的注意力,运用信息技术不是为了展示多媒体课件的精美巧妙,而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尽快进入既定的教学情境,体会作者意图和作品的意境。同时,还要注意呈现图文的时机,在适当的时候呈现图文将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3)适时地知道点拨。此种模式要求学生讨论的时间和次数可能会比较多,教师要注意控制好课堂,在巡视时要注意给予适当的指导,教师巧妙地点拨能令学生有顿悟之感。

(4)中肯的评价。在总结、应用时应作出中肯的评价,注意不要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问题设置,引起互动与交流。交流赋予语文阅读学习无穷的魅力。交流不仅仅应当在教师、学生之间展开,还应当在学生与信息文本之间进行。成功的问题设计,成功的交流是深入心灵的,是理性与感性的碰撞,是基于交流双方平等地位开展的。这也要求教师一方面尊重学生,另一方面要尊重学生对阅读文本的具有个性化的理解。

如前所述,问题的设计要有一定的深度,指向文章的焦点,起到聚焦目光的作用,这才能引发学生真正的深入的思考,用批判的眼光看待文章,从而建起对全文真正的理解。

2.注意在语文阅读信息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自主性的激发,是新课程强调的一个方面。在教学当中,应当用好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自主阅读,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语文阅读如果能注重学生自己的内化理解,将所学知识融入到自己的思想感情之中,对自己的修养进行磨练,对自己的人格进行塑造,而不是仅仅通过听课,阅读几篇文章,懂得回答几道主观题目,背诵记住几段经典名言。信息技术在提供资源、作为信息加工工具方面自然是技高一筹的。

既然如此,那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语文阅读信息教学中,注意信息技术使用的程度,在着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时候,切记不要滥用信息技术,尤其不要将一些文学形象和无形的东西随意转化为具体的图片和有形的东西,这样学生往往会过分依赖视觉接受的信息,逐渐疏懒于思考和想象。如何让避免此种情况的出现呢?

(1)让学生的思考力和想像力有发挥的空间,可在阅读训练过程中充分利用

阅读中,随时检查学生是否理解所读的文章的内容,当理解出现困难时,及时调整阅读的策略,改变注意水平和阅读速度,这是成功阅读的关键。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主地构建知识,发展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在语文阅读信息教学中采用探究教学设计模式能够帮助学生深入敌理解文章的同时,更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言知识并能够在实践中运用好语言,关注社会和人生,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语文教学引向课堂之外、语文学科之外的开放天地。

(2)讨论是学生集思广益,相互启发的过程。在讨论当中,学生能扩大信息和思维容量,并及时对各种意见进行分析比较,提高比较思维和评价思维能力。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同他人进行交流的各种技巧以及即席发言的能力,并大大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应当在学生讨论过程中,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对学生讨论中遇到的疑问进行点拨,对不能成功开展讨论的小组给予帮助。教师应当善于掌控讨论的时间,在问题焦点展开之后,适时的结束。

在讨论之后,应让小组派代表上台介绍该小组的观点。通过这一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当众发言的能力和对信息进行概括的能力。

3.注重对外资源的挖掘、筛选

在语文阅读信息教学设计中,要注意应用信息技术,将社会、生活引入课堂,实现课堂内与课堂外教材的交流,同时运用丰富的信息情境,为学生创造自我建构的理想空间。鉴于之前提及的信息资源的查找过于方便,弱化了学生的记忆要求这问题,教师一方面要抓紧对基本的、应当背诵的课文、词句、语法的要求,还应当注意在教学设计中,运用有启发性的问题作为引子,引发学生深入思考,逐渐透过表面,深入本质。

然而,在信息铺天盖地的袭来的语言大环境中,我们固然应该强调读者对作品的感悟、熏陶和积累,但也不得不承认,学习者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所有材料都给予注意加工,对所有文本都精思熟读。因此,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读物内容的筛选能力势在必行,正如维特洛克在“生成学习模式”中提出:学习过程不是从感觉经验开始,而是从对感觉经验的选择性注意开始。所以,学习者必须将注意力集中在与学习有关的信息或重要信息上。

三、结论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信息化模式来源于教学的实践,教师是教学模式真正的创造者。教师学习信息化教学设计除了要了解有关的基础原理和方法外,还必须通过案例学习来模仿、分析移植、创新,反复实践、反思、总结,逐步掌握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机能,以此优化自己的教学。

参考文献:

[1]艾奉平.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电化教育,2001(9).

[2]邵世敔.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磨合”[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8(10).

[3]李国纯.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整合的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2).

[4]金春玉.运用信息手段提高学习兴趣的探索[J].现代阅读,2011(5).

[5]李芒.中学语文信息化教学设计指导案例[J].2005(1).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市桥桥兴中学

邮政编码:51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