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阳区富春街道门诊过敏性鼻炎患者对蟑螂变应原高敏性调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富阳区富春街道门诊过敏性鼻炎患者对蟑螂变应原高敏性调查

徐振涛

(杭州市富阳区富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杭州311400)

【摘要】目的:针对本街道支气管哮喘和过敏性鼻炎患者对蟑螂过敏原的应激性进行调查。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全年本街道门诊明确变应原为蟑螂的成年过敏性鼻炎患者453例,统计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患者对三种不同种类蟑螂的检测结果。结果青年组患者对黑胸大蠊过敏的比率相对较高,其次为美洲大蠊,最后是德国小蠊,中老年组对美洲大蠊过敏的比率相对较高,其次为德国小蠊和黑胸大蠊,男性对黑胸大蠊过敏的比率显著高于女性(P<0.05),而女性对美洲大蠊和德国小蠊过敏的比率高于男性(P<0.05)。结论:本街道过敏性鼻炎患者年龄越小对黑胸大蠊过敏比率越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对美洲大蠊和德国小蠊过敏的比率升高,男性主要对黑胸大蠊过敏,而女性则对美洲大蠊和德国小蠊过敏居多。

【关键词】门诊;过敏性鼻炎;蟑螂;变应原

【中图分类号】R7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5-0273-02

过敏性疾病是一种常见慢性多发疾病,其发病率甚至高达40%以上,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而就目前的医学而言,尚不能进行根治[1],随着生活环境的日益变化,其发病率亦逐渐增高,其中以支气管哮喘和过敏性鼻炎最为常见,两者也是直接危害人类健康的两大杀手,蟑螂作为变应原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之间存在很大的相关性,本研究主要针对本街道支气管哮喘和过敏性鼻炎患者对蟑螂过敏原的应激性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本街道范围内2015年1月-2017年1月门诊就诊并明确变应原为蟑螂的成年过敏性鼻炎患者453例,排除检测前14天内使用过抗组胺药物或糖皮质激素者,调查其对蟑螂过敏的情况,入组者中男240例,女213例,年龄18~56岁,平均(31.2±2.8)岁。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北京海瑞祥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美国ASI公司过敏反应体外检测试剂盒进行测试,这对过敏性鼻炎进行吸入性过敏原检测,测定患者血清中总IgE及特异性IgE抗体滴度,并对所有患者进行统一的问卷调查,其中包括过敏发生时的临床症状、合并疾病、治疗方法以及生活习惯与生活环境,统计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患者对三种不同种类蟑螂的检测结果。

1.3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进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年龄组患者对三种不同种类蟑螂的检测结果

青年组患者对黑胸大蠊过敏的比率相对较高,其次为美洲大蠊,最后是德国小蠊,中老年组对美洲大蠊过敏的比率相对较高,其次为德国小蠊和黑胸大蠊。

表1不同年龄组患者对三种不同种类蟑螂的检测结果(n)

3.讨论

关于过敏性鼻炎与支气管哮喘的疾病过程及特征,国外已经达成共识,认为其为同一个气道的同一种疾病。鼻腔与下呼吸道粘膜其组织结构具有极大的相似性,解剖上是为一个相似的连续体,对于过敏原方面其具有多种相同病理生理表现,均以IgE介导的呼吸道慢性炎性为主要表现,可同时发生速发与迟发两个过敏反应过程,并释放相同的细胞因子与炎症介质。郭胤仕等[2]研究提示,支气管哮喘和过敏性鼻炎患者对蟑螂变应原均产生较高的sIgE抗体,且两者对不同种属蟑螂,如美洲大蠊、德国小蠊与黑胸大蠊的sIgE阳性率间无显著性差异。

一般而言,蟑螂因生活习惯、生活环境等因素,其喜温暖、潮湿环境中生存,而且好是此种环境,也成为人类易发过敏性疾病的条件,在对蟑螂过敏的患者中往往存在成人比儿童高,男性比女性高的特点[3],本组发现我街道男性对黑胸大蠊过敏的比率显著高于女性,而女性对美洲大蠊和德国小蠊过敏的比率高于男性。变应原是导致过敏性鼻炎的重要因素,通过测定过敏原可直接反映机体对变应原的敏感程度,有助于预测病情发展并指导临床治疗。针对过敏性鼻炎患者通过保持室内整洁卫生,定期杀灭蟑螂、蚊、蝇等处理,还要做到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等措施。近年来,支气管哮喘和(或)过敏性鼻炎等变应性疾病发病率在我国出现上升趋势,蟑螂作为一种常见的变应原,在我国尤其以黑胸大蠊居多,其次是美洲大蠊和德国小蠊,而且黑胸大蠊作为我国的特有品种,已经成为我国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主要变应原之一[4]。本组发现年龄越小的成年人对黑胸大蠊过敏的比率相对较高,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对美洲大蠊和德国小蠊过敏的比率会升高。

经典的变态(过敏)反应是由特异性过敏原诱发的、IgE介导的超敏反应,致敏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导致IgE桥联,从而触发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等血管活性物质[7]。对于过敏性鼻炎患者会出现鼻痒、喷嚏咳嗽、喘息以及风团等表现,这也是常见的过敏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本研究提示,本街道过敏性鼻炎患者年龄越小对黑胸大蠊过敏比率越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对美洲大蠊和德国小蠊过敏的比率升高,男性主要对黑胸大蠊过敏,而女性则对美洲大蠊和德国小蠊过敏居多。

【参考文献】

[1]孙金,张锡平,赵庆武.支气管哮喘与过敏性鼻炎患者对蟑螂变应原的反应性研究.中国医药导刊,2010,12(12):2120,2123.

[2]郭胤仕,许以平,朱丽君.支气管哮喘与过敏性鼻炎患者对蟑螂变应原特异性IgE反应的对比研究.标记免疫于临床,2009,12(4):204-207.

[3]梁国祥,蔡海燕,许志萍.40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吸入性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广州医药,2011,42(3):32-33.

[4]任华丽,王学艳,石海云.北京地区成人过敏性鼻炎吸入过敏原谱分析.山东医药,2010,50(22):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