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唐有
摘要:文学来源于生活。当前,中学生作文素材储备贫乏,常常闭门造车。作文兴趣索然,能力低下。要扭转这一局面,就必须在作文教学中注入鲜活的“生活”和时代的“活水”,使作文训练“生活化”,让学生有事可写、有情可抒。
关键词:作文训练;生活化;策略
生活是文学的源泉,作文是生活的提炼。美国教育家华特•科勒涅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因此,要把作文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由教室“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把作文的触角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才有利于拓展学生的作文素材,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一、家事国事事事关心——走进社会
社会,是一个精彩的万花筒。《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学生生活在纷繁的社会中,作文训练的题材既可以着眼于个人的家事,也可以放眼于瞬息万变的世界风云。
1.叙写家事
家庭,是学生生活的天地。叙写家事,学生下笔时能信手拈来。因此,作文训练时可以写《我家之最》、《我家的“三国大战”》,也可以写《学做家务事》等作文题材。
如习作:我们都是爸爸、妈妈的好帮手。最近你学会了哪些家务事(洗碗、洗衣服、包饺子……)?请选择一件家务事进行作文。
2.关心国事
时代造就人的一生。学生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也应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所以,引导学生关心国事。在关心国事中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如习作:我们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主人翁,关心国事,就是关心国家的未来。请以国家一件政治、经济或科技方面的大事(如:党的十八大、神九飞天、北京奥运会、蛟龙潜海等成就)为话题,谈谈你的感受或发生在你身边的故事。
3.畅想未来
科技在高速地发展,社会在不断地进步。人人都会对自己的人生、社会的未来进行规划,进行畅想。为此,我们可以以此为题材进行作文训练。
如习作:《我的月亮之旅》、《未来的家》、《我要坐神九飞天》。这些想象性作文题材既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丰富的想象力,又可以拓宽学生写作题材的广度。
二、近水楼台先得月——关注身边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动笔。”为此,作文要贴近学生的实际,就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写熟悉的人和事。
1.我说我家
学生接触最多的是自己的家人,对他们的外貌、性格、爱好了如指掌。说到自己的家,学生都能娓娓道来。
如习作:岁月流逝,但我们记得家中发生的一个个故事;睡梦中父母轻轻的脚步声;考试失利时的声声安慰;出门时的句句叮嘱……以《我家的烦恼》、《我家的喜事》、《妈妈的手》……为题,说说你的家。
2.校园风景线
校园生活丰富多彩,既有熟悉的环境,也有学生最为熟悉的教师和同学。因此,作文训练既可以引导学生写校园的一草一木,也可以引导学生写教师对自己的表扬或批评教育;还可以引导学生写自己生病时同学的关心、安慰和同学间互相帮助、合作的故事……
3.上学路上
上学路上,有车水马龙的场面,也有感人的故事发生;既有匆忙赶路的路人,也有吆喝的小贩……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写人物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写发生了什么事等等。如习作:以《路上的风景》、《问路》等为题进行作文。
学生关注了身边的人和事,作文就有了素材,举笔就有事可写,避免了作文假话、空话连篇,应付敷衍。
三、远近高低各不同——记录成长
成长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每个人都经历成长的过程,都体会过成长的滋味,有哭、有笑、有苦、也有甜……以此为题材作文,学生会乐于动笔,易于动笔。
1.成长的轨迹
从呱呱落地到牙牙学语,从蹒跚学步到健步如飞。一点点长大,从思想单纯走向成熟,成长的脚步历历在目。如习作:以《我的自传》、《上学第一天》、《成长的画册》等为题进行作文。
2.成长的滋味
成长是色彩斑斓的。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喜悦与烦恼“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让学生回顾个人的各种经历,抒发自己的喜、怒、哀、乐,吐露自己的心声。如习作:以《我的烦恼》、《其实,我并不想哭》等为题进行作文。
3.成长的收获
在成长的路上,学生烙上了一个又一个的脚印,有得也有失。引导学生追忆往昔的得失,撷取那一朵朵记忆的浪花。如习作:《我的小学生活》、《其实,失败也是一笔财富》等作文。
学生用心演绎、用笔抒写自己幼年、童年、少年时期的成长过程,记录自己成长岁月中的点点滴滴,下笔就会洋洋洒洒。
四、纸上得来终觉浅——体验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生活是作文的资源,是作文的源头活水。学生在写作时无话可说是因为积累不多,生活体验不够。所以,我们应引导学生多去体验生活,弥补生活经验的不足,开展体验式作文。
1.课堂体验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通过游戏、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短剧表演等形式,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在活动中产生情感,促动写作的完成。如表演《空城计》、《期行》、《戴震难师》等课本剧。这一过程中,学生参与了表演或观看了表演,作文起来就不会举步维艰了。再如:让学生在课堂上扮演教师、父母等不同角色,体验人物的言行举止。写起习作《我的教师》、《如果我是班长》等就能较恰当地把握人物的情感了。
2.劳动体验
家务劳动,是学生最好的体验内容。现在的孩子由于家长的过度疼爱,做家务机会常常被剥夺,家务劳动较少参与,生活体验较为单薄。以《今天我当家》为题材,要求学生当家一天,完成做饭、打扫、洗涤等日常劳动,然后写成一篇体验作文;也可以以《第一次做菜》为题,进行作文,以自己的独特体验写做菜的乐趣和收获。
3.实践体验
新课标提出:学生要“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社会是实践体验的大舞台,也是作文的大课堂。引导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观、游览等活动,学生的习作往往就会材料丰富、真情流露。如开展“走进南华禅寺”、“我是交通志愿者”活动。通过记录活动行程,叙写见闻,抒发自己内心感受,积累了素材,就一定能写出好文章。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丰富多彩的体验式作文,拓宽了学生作文的题材,使作文训练有广度和深度,才能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总之,让作文训练“走进”社会生活,作文训练与生活紧密联系,就能拓展学生作文的题材,落实“作文教学生活化”的目标。“生活化”的学生作文,就会充满活力和时代气息,就会言之有物、言之有情。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黄凤联,谷秀容.语文教学向生活化发展——浅谈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J].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2007.
[3]张启超.生活作文之探索——新理念下的作文教学改革实践[J].语文教学通讯,2004(5).
作者单位: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初级中学
邮政编码:5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