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00医院福建福州350001
摘要:目前,人性化设计理念和方法正在融入到具体的设计理念及设计模式中,基于人性化设计理念下的建筑结构的功能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设计手段及方式呈现出多样性趋势,医疗建筑正在逐步向大型综合服务体转变。从医院使用人群角度切入,对不同的使用人群对应的人性化使用要求进行分析,提出了针对性较高的设计方式,在具体设计中强调突出人性化,为优化和提升医院建筑的服务能力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
关键词:医疗建筑;人性化设计;空间设计
引言
对于医院患者而言,舒适、高效的诊治及治疗环境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对于家属和探视人员而言,探视环境要具有通透性,防止出现视线干扰的情况;从医护人员角度分析,清晰明确的工作流程及相对独立的工作及休息环境可以确保提升工作效率及工作积极性。在保证患者基本救治服务的前提下,也可使患者的健康受到保障。基本医疗需要及核心利益之间通过人性化设计理念得以串联,基于人性化设计角度,层层相扣,彼此不可缺失,是一套相互作用及影响的过程。
1医疗建筑空间结构的人性化设计原则
1.1医疗建筑内部空间
1.1.1现代化的医疗
建筑设计除了要满足基本的使用功能外,还须提高使用者的体验度及幸福感,尽可能兼顾到更多的使用者心理层面的需求,在具体的设计方式及手法上必须做到逐条响应。首先应提升医疗建筑的亲和力水平,传统的医疗建筑由于装饰过于简单,加之医疗建筑内部充斥着大量的病患,容易让人产生一定的恐惧感,为了提升医院设计的人性化水平,必须增添医疗建筑的人性化水平。从空间设计角度切入,应落实空间的细节设计质量,在对应的护理单元设计中,除满足基本的医疗服务要求外,应优化设计质量,提高护理单元的实际面积,防止单元内过分拥挤,优化护理单元内部配套设施分布,实现空间的分级设置,切实突破原有的设计局限。
1.2.2医疗建筑使用效率
现代医疗建筑除了从空间环境角度等方面提高设计水平外,一般还依赖于数字化的空间设计能力及技术提升医院的运行效率,提高医院的运转效率,让就医活动更加便捷、高效。随着医疗建筑总体服务能力及水平的不断提升及医疗服务功能的不断完善,医院逐步转化为一个大型的综合服务体,其形式更加符合和满足市场经济发展需求,新型的空间附加可以显著改善医院的整体情况。在医疗建筑内部除了医疗使用的空间外,还可以开辟一部分空间主要用于日常生活必需品及医疗辅助用品的购买及租赁,为医疗服务的有效开展保驾护航,减少不必要的流程,医院可以为产品的供应商及服务商提供相应的产品,保证产品供给,空间辅助可以更加灵活地应用在设计手法,以缓解医疗空间使用过程中给人造成的心理压力。
1.2病房护理单元人性化设计原则
医疗建筑结构中,尤其是医院住院病房楼中,病房及配套的护理单元占据了绝大部分面积和空间,是典型的具备综合医疗服务能力及功能的护理单元,综合性护理单元中囊括了患者的日常休息及活动空间,便于医护人员开展救治工作,家属及探视人员有足够的空间围绕患者开展一系列活动,在病房设计过程中必须彰显人性化内涵。具体从以下2方面分析。
1.2.1护理单元设计应做到因人而异,不同的患者之间的身体情况、体质外形等存在明显的差异,为了满足不同患者的住院需求,必须优化病房设计质量,影响病房内部的空间环境及空间形式的各种因素,对于室外景观视线、室内采光及人工实地照明等因素。病房中的大部分患者绝大多数时间内均是在病床上度过,因此病床的设计是整个设计的重点,病床的尺寸设计必须保证不同体形的人员有重组的活动空间及范围,且应满足患者下床活动的要求,在特殊情况下,对于以下重度肥胖的患者,其病床尺寸标准设计应在基础上增加300mm。
1.2.2考虑到病房医护人员能够充分发挥护理工作,在具体护理实践中,首先要考虑到的是如何提升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1]。医护人员在病房内的活动空间及范围主要集中在入口区域及病床周围,很多患者的护理单元平均分布在病床周围,可供医护人员的工作范围及区域极其有限,必须优化设计标准,拓展有限的护理空间,以满足护理工作要求。医护人员在病房中的护理工作及流程大体上是相同的。
2医院建筑中人性化设计具体方法及关键点
2.1医疗建筑中人性化设计方法
完整、系统的“空间设计”基本理论主要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空间及时间使用规范,通过患者及医护人员之间的相互行为以实现空间功能及范围的拓展和延伸。因此,将医疗建筑的主体使用人群依照具体需求进行类型划分,不同的人群的使用需求存在差异,但也存在一定的共性要求[2]。随着医疗建筑人性化设计理念的不断深入,医疗建筑中出现了典型的“医疗空间”及“非医疗空间”2部分,其中,2种典型的空间模式可以最大程度满足使用人员的基本需求。不同的功能空间中的填充对象存在差异,基于需求的功能转变逐步形成了空间之间的相互联系途径。此外,必须落实好,扩容增流工作,可以针对于不同的科室类型设定专用的候诊区、医护人员休息区及智能系统以缓解人群在相对拥挤的环境及线路下导致的医疗环境下降,进而影响使用人员的情绪,降低医院的运行能效,住院病房必须根据不同的功能区域设定分流调节管理模式,确保医院内各项功能区相关功能的顺利完成[3]。此外,一些非医疗性功能区间,如医院内庭院、屋顶花园等主要以观赏及放松为主要功能的空间使用形式,进一步优化内部空间环境提供无差别的人群流动,全力营造舒适优良的休息环境,便于患者可以依照就诊类型疏导就诊路线,重要物流运输通道必须做到“人货分离”。
2.2医疗建筑内部空间整体氛围营造
目前,因特殊的社会责任,医疗建筑环境基于心理层面需求的空间组合形式开始出现,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2.1自然环境特点
自然环境中同养生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早期就被人所强调,相对优质的自然环境对于患者恢复及工作效率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必须构建内外相互联系的整体景观布置体系才能为医疗建筑的人性化设计水平做出贡献。
2.2.2居家环境特点
医疗建筑装饰及布置的居家感在早期就被大多数人重视,考虑到医疗建筑的特点,由于生理环境的特殊性,很容易产生一定的负面消极情绪。对于医护人员而言,相对私密及独立的空间及环境可以满足不同心理需求的人员。
2.2.3高护理效率
现代化的医疗建筑的效率发挥离不开高新技术,高新技术也是现代医疗建筑人性化设计得以体现的关键和重点方式之一[4]。现在的医疗建筑已经不再是一个仅提供基本的医疗救治服务的场所,而是集中了大量的综合服务功能的大型综合服务体,通过优化建筑结构形式外观、周围环境特点等方式,提升医疗建筑的亲和力、环境友好性,借助非医疗方式及渠道提升附加技术指标及能力,提升医院整体的运行效率。
结束语
在现代医疗服务体系中,人性化医疗服务逐步成为社会医疗体系发展的主流。对于医院本身而言,开始逐步追求人性化服务水平及能力,注重非医疗救治模块的发展和提升。为了满足医院的人性化服务需求,医院建筑结构的空间正被不断优化和升级。因此,对当前医疗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圈定了当前医疗建筑设计中人性化设计存在的主要缺陷,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为后续的医疗建筑人性化设计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张泽宇,岳清瑞,罗尧治.空间结构节点耳板连接的塑性开展控制及设计研究[J].钢结构,2018,33(12):114-118.
[2]张冬冬.剪力墙结构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运用初探[J].居舍,2018(31):112.
[3]尹亮,倪照鹏,范峰,叶继红.大跨空间结构防火设计现状分析[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8,37(09):1178-1180.
[4]李华斌.办公建筑空间的人性化设计分析[J].江西建材,2016(18):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