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洪艳(辽宁省阜新市中心医院123000)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慢性胃炎患者的影响,并探讨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月到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胃炎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对其进行慢性胃炎常规护理干预;随机抽取2013年7月到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胃炎患者45例作为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结果:在接受不同的护理方法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慢性胃炎患者焦虑和抑郁等心理负性情绪,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慢性胃炎心理护理负性情绪焦虑抑郁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6-0255-02
慢性胃炎是现在人群中常见的一种多发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1]。慢性胃炎的病因很多,如幽门螺杆菌感染、遗传、年龄、吸烟、饮酒、食物刺激、药物、心理压力等都可能成为致病因素。患者常常会出现上腹疼痛、饱胀感、食欲不振、反酸、恶心等临床表现。由于病程漫长加之病情易反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患者往往产生焦虑、抑郁、烦躁、无望等一系列负性情绪[2]。因此,对慢性胃炎患者采取切实可行的心理护理对于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我院于2013年1月到2013年12月开展心理护理对慢性胃炎患者负性情绪影响的研究,取得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3年1月到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胃炎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范围18~60岁,平均年龄(33.45±2.67)岁。随机抽取2013年7月到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胃炎患者45例作为实验组,其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范围20~63岁,平均年龄(34.50±1.48)岁。纳入标准:(1)经临床诊断确诊为慢性胃炎的患者;(2)无其他系统严重疾病或者并发症;(3)神志清楚,能够表达自己感受;(4)自愿参与,并能够配合医护人员。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病情程度及分类等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采用慢性胃炎患者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具体方法如下:(1)休息与活动:护理人员应指导在患者急性发作时卧床休息,以缓解疼痛;在病情缓解时,可以适当进行身体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抵抗力。(2)饮食护理:为患者提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清淡易消化饮食,避免生冷及刺激性饮食,嘱嗜酒者戒酒,防止乙醇损伤胃黏膜。鼓励患者使用少量多餐的进食方式,告知患者摄入足够营养的重要性。(3)用药指导:告知患者按时、按剂量的使用药物,避免使用对胃黏膜有刺激的药物。观察患者用药疗效和不良反应,如有异常急及时通知医生。(4)健康宣教:为患者介绍慢性胃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及疾病结局,使患者了解与疾病相关的知识,积极预防并发症。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
1.2.2实验组的护理方法
对实验组患者在慢性胃炎护理常规的基础上施加心理护理干预。即除了对照组的护理措施外,将心理护理贯穿于整个护理工作中。具体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如下:(1)接诊患者:接诊患者时,积极地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性格,通过与患者深入的交流了解患者内心需求及心理活动,缓解患者对陌生环境的抵触心理,使患者尽快适应医院环境。(2)倾听患者主诉:鼓励患者去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想发,耐心的听患者诉说自己内心的感受,评估患者可能产生的负性心理,以及这些负性心理对患者的影响程度。(3)实施护理干预:针对患者产生负性情绪的原因及种类,对患者实施具体的护理干预,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鼓励患者培养生活乐趣和爱好,以转移注意力。使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告知患者良好的心态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向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的知识,使患者对疾病有进一步认识,消除患者的焦虑与恐惧心理。为患者介绍已经康复的慢性胃炎病友与其交谈,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教会患者自我调整心态的方法,如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应及时向家属和护理人员诉说,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抑制患者负性情绪的发展。
1.3评价指标
本研究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进行评分,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以这两项指标作为护理效果的评价标准。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A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描述,计数资料用X2检验描述,以P<0.05标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结果显示,在接受护理干预前,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焦虑和抑郁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在接受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和SDS得分都低于干预前的得分,且实验组患者的降低水平比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两组患者负性情绪评分比较
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
3讨论
随着现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人们往往不能合理的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生活节奏快,饮食不规,因此慢性胃炎在人群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3]。由于慢性胃炎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故患者常伴有严重的负性情绪,如果在护理中不重视患者心理方面的护理,则不利于患者的康复,甚至会加重病情[4]。我院通过一年时间的研究,结果显示心理护理可有效降低慢性胃炎患者焦虑和抑郁等方面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健康恢复,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并推广。
参考文献
[1]吕慧娇.心理护理干预在慢性胃炎患者治疗中的疗效作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05:104-105.
[2]周立红,黄月凤.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患者心理状态影响的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3,32:122-123.
[3]王玉飞.心理护理在慢性胃炎抑郁症中的作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03:584-585.
[4]刘学芝.心理护理对慢性胃炎负性情绪的影响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2,06:296-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