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下城市交通规划策略简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2

新时期下城市交通规划策略简析

李鹏标刘翰宁

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510375

摘要:十九大的召开,标志着我国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在此背景下城市的转型发展是必然选择,而交通规划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虽然新时期下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已到达前所未有的高度,但仍未达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因此城市交通规划应充分结合十九大以来国家提出的有关要求,建立以人为本、高质量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切实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本文首先对新时期我国城市交通规划面临的挑战进行了研究分析,随后以此为基础探讨城市交通规划策略。

关键词:新时期;城市;交通规划;策略

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往往伴随着城市的无序扩张,而各项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远不及城市的发展速度,加之小汽车的保有量持续增加,导致近年来以交通拥堵为首要特征的“城市病”愈发严重,为了扭转这一趋势,城市的发展转型是必由之路。城市交通作为城市的基础,应做好规划工作,一方面要立足现状,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国家战略及最新发展形势,通过调整策略来更好地引领城市未来的转型,最终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新时期城市交通规划面临的挑战

自十九大以来,国家对社会经济发展提出了诸多论断,对人们充分认识新时期下城市化的发展特征,乃至未来的发展形势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上述认识对城市交通规划工作也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由此延伸开来,可以得知新时期下城市交通规划面临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未能响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在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空间的快速扩张后,我国城市的建成区规模普遍越来越大,由于城市不可能持续扩张,其建设用地始终存在上限,因此现阶段部分大城市已经进入全域的存量用地发展阶段,而随后也必将进入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存量为主的发展阶段。但目前各城市的规划理念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对于交通拥堵,往往主张新增交通供给来解决,这一思路对于处于发展初期的城市而言是适用的,但对于建设用地不多,且格局基本稳定的城市来说却会产生负面效果;二是交通供给的服务对象仍以小汽车为主导,对于公共交通以及慢行交通不够重视。虽然近年来部分大城市大力推广轨道交通等绿色出行方式,但持续增加的小汽车保有量、日益频发的交通拥堵以及不容忽视的环境污染,都表明了当前城市交通供给距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仍有一定的距离。

(二)未能适应社会矛盾的转变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现阶段的社会矛盾也发生了转变。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于城市交通而言,这一矛盾突出表现在城市不同片区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程度不一致的问题上。目前我国城市中心城区在路网结构、公交线网等交通基础设施往往比外围城区更加完善,这种发展的情况将导致城市人口愈发集中于中心城区,形成较大的交通压力,同时外围城区也缺少发展的动力。近年来我国部分大城市开始重视中心城区人口的疏解,因此城市交通规划也应重视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三)未能充分契合交通强国的战略要求

自“十三五”以来,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高铁、公路、桥梁、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许多指标走在了世界前列。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交通大国,为建设交通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十九大亦将建设交通强国列为我国未来重要的战略目标之一,此外还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乡村振兴等战略为交通强国的建设提供抓手。尽管现阶段我国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有目共睹,但其对城市群之间、城乡之间协调发展的支撑力度仍然有待提高,因此城市交通规划亟需对应上述问题进行调整,以切实助力交通强国的建设。

二、新时期城市交通规划的策略

新时期下需要城市交通规划提出新的策略,以适应城市未来的发展趋势,强化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引领作用,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交通强国的战略目标,根据新时期下的城市发展背景,本文提出城市交通规划策略如下。

(一)做好存量规划,大力推广精细化设计

对于已进入存量用地发展阶段的城市片区,由于建设用地较少,应尽量避免新建交通基础设施,而是要注重存量规划,具体包括存量优化及综合治理。其核心是通过改善既有交通供给质量,保障城市交通的高质量发展。

存量优化的主要措施是以精细化设计的手段对城市空间进行局部更新改造,通过小街区、密路网和街道建设,修补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活力,打造多元的街道空间,提高步行、自行车及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如贯彻“窄马路、密路网”的理念,提高城市次干路和支路的密度,打造交通微循环;提升城市道路质量,合理设计人行道、自行车道、公交专用道等,为绿色出行方式提供足够的空间。

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是通过政策、法律法规等手段,优化城市交通出行结构,保障城市交通运行秩序。如坚持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扩大公共交通的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质量;通过摇号、收取拥堵费、限制中心城区停车泊位供应等手段控制小汽车的使用需求,最终诱导居民选择绿色的出行方式。

(二)加强交通基础设施补短板工作

充分认识不同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在城市交通规划中落实补短板的建设工作,对于交通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中心城区,以现状改造为主,重点是提升服务质量,缓解中心城区常发的交通拥堵问题,改善居民的出行体验;对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的外围城区或新区,则以新建交通基础设施,完善地区综合交通体系为主,重点是通过交通支撑带动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城市交通规划还应注重加强外围城区与中心城区的交通联系,以实现中心城区人口向外围城区疏解。

(三)加强区域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近年来国家在全国各地大力推动高速铁路网、公路网的建设,这对城市群的交通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城市交通规划应抓住这一机遇,一方面要积极推进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全面融入区域高速铁路网;另一方面要加强相邻城市之间轨道交通、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通过加强城市内外交通的快速转换,支撑城市群内部生产要素的快速流通,进一步激发城市自身发展的活力与潜力,同时也有利于城市间形成产业互补的共赢局面,最终实现区域协同发展。

(四)大力发展乡村交通基础设施

全面对接国家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关指示,加强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一是积极推进“四好农村路”的建设,通过完善农村路网结构、路面条件,保障农村地区的基本出行需求;二是加强城市与农村地区的道路衔接,并同步发展镇村公交,实现城乡之间的便捷交通联系;三是规划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为商贸、邮政、快递、供销、运输等企业引入农村地区奠定基础,从而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

(五)加强项目储备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城市交通规划落到实处的重要抓手,在编制规划的过程中,应结合重大战略部署、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重大建设规划以及财政承受能力和政府投资能力等,对接经济发展和民生需要,通过评估项目实施必要性、迫切性、可行性,分近期、中期、远期建立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库,并形成储备和滚动接续机制,从而保障交通规划能顺利指导城市未来的建设工作。

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步入新时期,城市的转型发展已是大势所趋,为了充分适应城市在转型期间的发展要求,城市交通规划应依据于国家战略、社会主要矛盾以及城市未来发展趋势的变化制定相应的策略,并在后续规划工作中提出具体措施及实施计划,从而为城市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王晓璐,孙传凯.新时期城市交通规划的作用及思路转变[J].居舍,2018(18):18.

[2]刘宇.分析新时期如何有效开展城市交通规划工作[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7):131.

[3]杨阳.新时期城市交通规划的作用与思路转变[J].智能城市,2018,4(01):112-113.

[4]都凯.浅谈新时期城市交通规划工作[J].民营科技,2015(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