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修复患者牙科焦虑的临床处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7-17
/ 1

口腔修复患者牙科焦虑的临床处理

陈全国

陈全国

山东省青州市立医院山东青州262500

【摘要】目的探究口腔修复患者牙科焦虑的原因,并找到相应的处理方法。方法选取68例近两年来我院进行治疗牙科焦虑的患者,并将他们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干预,而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措施进行干预。在实验组中,有14例男性患者,有22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最大的为60岁,最小的只有10岁;在对照组中,有12例男性,有20例女性,患者最大的年纪也是60岁,最小的为12岁。通过对比年纪以及性别,差异不明显(P<0.05),可以进行比较。实验组通过常规治疗与心理、行为干预相结合,对照组则采取常规的治疗,不采取任何措施进行干预。结果不管是治疗前还是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畏惧程度差不多,并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实验组在经过干预治疗后,焦虑症状得到明显的缓解,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1)。结论通过结合心理、行为干预可以有效地环节患者牙科焦虑的症状。

【关键字】口腔修复;牙科焦虑;临床处理

牙科焦虑症(Dentalanxiety,DA)又称牙科畏惧症(Dentalfear,DF),部分患者由于对牙科治疗焦虑和恐惧,常出现逃避就医行为,导致口腔健康状况及口腔健康相关生存质量下降[1]。牙科焦虑症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如果存在负面情绪或者没有与医生进行很好的配合都可能影响治疗的效果。就目前而言,研究牙科焦虑症患者的病因以及相关治疗措施一直是研究的一大热点。本文通过实验,对解决牙科焦虑症提出相应的措施,为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提供一些参考,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68例近两年来我院进行治疗牙科焦虑的患者,并将他们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干预,而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措施进行干预。在实验组中,有14例男性患者,有22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最大的为60岁,最小的只有10岁;在对照组中,有12例男性,有20例女性,患者最大的年纪也是60岁,最小的为12岁。通过对比年纪以及性别,差异不明显(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治疗

实验组治疗方法:将常规的治疗与心理干预相结合。常规治疗方面,可以使用一些药物来止痛,从而缓解患者的痛苦;在心理干预方面,首先要帮助患者了解有关口腔修复的相关知识,并详细地像病人介绍患者自身的情况以及注意事项,让或者不要产生恐惧的心理。此外,还可以播放轻音乐来缓解患者的紧张,以便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对照组治疗方法:只进行常规的治疗,不采取任何措施进行干预。

1.3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采用的是国内口腔医学中通用的牙科焦虑量表评定标准为:在12分以下(包括12分)为无畏惧型,介于13分与14分之间为畏惧型,而高度畏惧型是介于15分与18分之间,介于19分与20分为病态畏惧型。

2结果

见表1:

表1实验组与对比组在治疗前、后焦虑程度平均评分比较

P<0.01

3讨论

引起牙科畏惧症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分为以下几种:(1)患者以前有过牙科治疗的经历或者治疗场所的环境以及医生的态度导致他们产生牙科畏惧症。(2)由于每个患者的心理素质不同,这就导致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耐受能力也不一样,因而面对口腔修复时态度也不尽相同。(3)没有亲身经历,但是听了其他患者治疗后的感受,导致心生害怕。(4)患者自身的原因,害怕过于疼痛而信心不足。由以上原因我们可以发现,患者多是害怕疼痛产生了牙科畏惧症,因此缓解疼痛是治疗的关键。具体做法如下:①在进行治疗时,先要选择具有良好止痛效果的药物,帮助患者减轻疼痛;②要对患者采取心理干预,比如可以在治疗前与患者聊天,帮助患者了解口腔的相关知识,了解治疗的相关程序,让患者相信医生的技术,给患者一种信心,建立患者与医生之间的信任感,从而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在治疗时,可以为患者播放一些能够缓解焦虑的轻音乐,让患者身心得到释放,更加配合医生的治疗;③还可以通过行为疗法来治疗牙科畏惧症。行为治疗主要是指通过讲解相应的遭遇,让患者获得与之前相反的认识,从而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从而减轻畏惧症状。

此外,口腔医生专业的水平以及娴熟的技术不仅可以使得患者更加信任医生,还有利于使得他们缓解内心的恐惧,从而减轻牙科畏惧症状。综上结合不同的方式方法对患者进行干预,可以使临床口腔修复患者牙科畏惧症的得以减轻或者消除[2]。

【参考文献】:

[1]刘炳文.医学生与理工科学生牙科畏惧症调查结果的对照分析[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9,10(2):29-30.

[2]李景芝.口腔患者牙科畏惧症的调查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0,84(07):54-55.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