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市泽国四中陈雪珍
《新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提法使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是多么的重要。数学教学有效性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下面笔者从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进行有效教学谈谈自己的感想。
一、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反思性学习
1.在“生长点”反思,高效引入。
先前的见解经验就是学生反思的生长点。因此教师必须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切入点,创造合适的条件引入新课,通过适当的启发点拨,加强新知与旧知的联系,利用迁移策略激活学生思维,组织学生进行积极的反思,促进新知学习,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在“关键处”反思,深化思维。
新知的学习的反思是对学习过程本身的反思,包括知识的形成过程、学习方法、操作程序以及获得的结论等。从“过程”到“结论”,学生需要回味、比较、梳理和碰撞,他们先要回味探索新知的过程,初步联结、梳理活动经验,然后在集体交流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完整、准确的共识,从而获得结论。通过反思,学生才能将原来散乱的感性认识提升为整合的理性思考。
例如:已知,二次函数的图像过点(-1,0),(3,0)(1,5)三点,求这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学生首先想到的已知三点,就设一般式,而后引导学生反思刚才探究过程,有无别的解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发现由已知点(-1,0)(3,0)都在x轴上,因而也就可设交点式。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还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道题做完后,教师可再引导学生反思能否从另外角度或途径去分析、思考,从而寻找多种方法求解。寻找最佳解题方案,通过这样反思不但使学生对问题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而且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思维朝着灵活、精细和新颖的方向发展。
3.在“提升处”反思,优化思维。
学习新知后,应重视知识的概括和提炼,让学生在练习中反思,在反思后再练习。反思探究知识的纵横联系,检查自我数学认知结构,从而达到优化认知结构。反思解决问题有关的合理的知识结构,总结探求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纵向联系,横向联系)。这样的反思既有利于学生学习新知识,又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
4.在“收尾时”反思,拓展思维。
成功的课堂小结,并不仅仅停留在对本堂课中出现的知识点的回顾,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对形成知识的过程进行反思,揭示教学过程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并把形成的知识建构到自己已有的知识网络中去,从而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后让学生就这一基本模型找出做过的题,通过学生的反思找题归纳,就达到做一题等于做一类题的目标,避免了题海战术之苦,使我们的复习课达到高效。
二、利用课后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
课后小结反思,就是让学生在上完一节课后进行小结、反思。那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反思呢?该反思些什么呢?刘兼、孙晓天主编的《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中指出:一节课后该让学生反思这节课所涉及的重要数学概念,重要的性质、定理,渗透了的数学思想方法,又蕴涵了的数学原则;自己理解得最好的地方;自己不明白或还需要进一步理解的地方;所学的内容能否应用在日常生活中,能否举一些实际例子呢?并要求学生把这些内容写成“数学日记”的形式装入自己的档案袋。数学日记有助于数学教师培养和评价学生的反省能力。还让学生建一个属于自己的数学资料库。数学资料库中包括错题、错误原因、正解、我认为的精彩题。
三、通过考试评价引导学生反思性学习。
考试既是复习的重要手段,也是检验复习效果一种重要的评价方法,又是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重要举措。复习阶段中的考试不仅仅是甄别,更重要的是促进师生反思,反思这一阶段知识复习中的得失。考试后的反思主要从以下四方面进行引导:(1)要反思考试复习准备。(2)要反思考试技巧。(3)要反思考试结果。(4)要反思阶段复习状况。
通过反思性学习能挖掘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促进知识的同化和迁移,产生新的发现获得了解决问题的策略,深化对问题的理解,增强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敏性,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深刻性,使学生实现由学习者到“研究者”的转变;使学生学会数学学习;同时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成为有目标、有策略的主动行为,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和体系,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反思性学习可以提高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促进知识的同化和迁移;可以拓宽思路,优化解法,完善思维过程。反思对学生来说表现为一种积极的探索活动和富有个性化的创新精神,它具有挑战性,是一种自我超越、自我完善,提高问题意识,优化思维品质。反思性学习是高效的学习方法,最佳的纠错手段。反思性学习在优化认知结构,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批判性和发散性、适应性和创新性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