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膜早破时间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关系及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2

胎膜早破时间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关系及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比较

蒯琳颖

(北京市昌平妇幼保健院;北京102200)

[摘要]目的:探讨胎膜早破病例胎膜破裂时间的不同对血清C反应蛋白造成的影响及绒毛膜羊膜炎发生情况。方法:选择胎膜早破孕妇80例,依据胎膜破裂时间的不同,按长程组44例和短程组36例划分,对比两组C反应蛋白水平及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结果:长程组所收治病例经检测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短程,具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病程同指标水平间存在正相关性。长程组所收治病例绒毛膜羊膜炎率为34.1%(15/44),短程组为19.4%(7/36),对比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胎膜早破患者,胎膜破裂的时间同血清中C反应蛋白水平呈正相关,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可明显增加绒毛膜羊膜炎发生风险,需引起相关部分充分重视。

关键词:胎膜早破;时间;C反应蛋白;绒毛膜羊膜炎率

临床产科日常工作中,胎膜早破为较常见且严重影响母婴预后的一种并发症类型,指临产前胎膜发生破裂的情况。实践表明,受胎膜破裂导致宫腔物理屏障受损原因的影响,明显增加了产妇羊膜腔感染的风险,绒毛膜羊膜腔感染同胎膜早破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关联,且胎膜早破时间不同,绒毛膜羊膜炎在发生率上也存在较大差异[1-2]。本次研究选择相关病例,就不同胎膜早破时间同患者机体C反应蛋白间的关系展开探讨,并观察绒毛膜羊膜炎的病发情况,旨在指导临床,现回顾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胎膜早破孕妇80例,均与《妇产科学》第八版诊断标准符合。依据破裂时间,按胎膜早破≧12h组(长程组,n=44)与胎膜早破<12h(短程组,n=36)划分。其中长程组年龄21-35岁,平均(29.7±0.2)岁,孕周平均(37.5±2.1)周。短程组年龄20-34岁,平均(29.5±0.1)岁,孕周平均(37.2±2.3)周。两组均自愿签署本次实验,并排除其它系统合并严重疾患者,组间自然信息具可比性(P>0.05)。

1.2方法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指标均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予以精准精确测定,对组间C反应蛋白水平展开对比,依据Pearsman系数分析法,有效掌握胎膜早破于不同时间发生同C反应蛋白指标水平的关系。取胎膜组织行相关病检操作,若在高倍视野条件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数经观察示在5个以上,即可对绒毛膜羊膜炎做出诊断。

1.3观察指标(1)对比胎膜早破不同时间组别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2)对比胎膜早破不同组别绒毛膜羊膜炎率。

1.4统计学分析涉及数据均输入spss13.0,组间计量数据C反应蛋白水平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采用(%)表示,行x2检验,P<0.05具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C反应蛋白对比长程组所收治病例经检测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短程,具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病程同指标水平间存在正相关性(r=0.673,P<0.05)。见表1。

2.2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长程组所收治病例绒毛膜羊膜炎率为34.1%(15/44),短程组为19.4%(7/36),对比具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针对胎膜早破的产妇,胎膜破裂可损伤到羊膜囊物理屏障,有较高的绒毛膜羊膜炎发生几率,同时,产妇病发急性绒毛膜羊膜炎,也是重要的诱导胎膜早破的原因。C反应蛋白为对机体炎症状态进行反应的一项极具敏感性的指标,其水平呈升高显示时,多提示机体有急性炎症发生。因其属非特异性反应类型,故其浓度在普通产妇血清中居较低水平,但若有宫内感染事件,其会呈显著升高样变化。有研究指出,临床在对绒毛膜羊膜炎进行诊断时,C反应蛋白检测价值较为明显,可使诊断率明显提升[3-4]。且随着胎膜发生破裂的时间延长,此指标水平也明显增加,进一步增高了绒毛膜羊膜炎的概率。

目前临床对急性绒毛膜羊膜炎进行诊断时,C反应蛋白可作为极具代表性的标志性指指标,可将患者机体内绒毛膜羊膜炎病程情况有效检出。多项报道指出,白介素-6和C反应蛋白等炎性因子在预测绒毛膜羊膜炎时,作用均十分突出[5]。结合本次研究结查示,长程组病例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短程组,长程组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明显高于短程组,均具统计学差异(P<0.05),且破膜时间同C反应蛋白水平呈正相关,提示胎膜发生破裂的时间越长,C反应蛋白水平呈越高显示,且有越高的绒毛膜羊膜炎发生几率。

临床在对此类患者进行诊断时,可依据胎膜早破破裂时间的不同,对血清C反应蛋白指标水平进行检测,结合检测结果及产妇症状体征,一旦对羊膜腔感染明确,不管妊娠是否足月,均需采取立即终止的方法处理。若C反应蛋白正常,可经妥善有效治疗,将妊娠延续至34周以上,以在保障产妇健康的基础上,促使胎儿存活率和健康水平得到最大程度提升。

综上,针对临床收治的胎膜早破患者,胎膜破裂的时间同血清中C反应蛋白水平呈正相关,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可明显增加绒毛膜羊膜炎发生风险,需引起相关部分充分重视。

参考文献:

[1]吴雪琴,曾艳华,邓品端,等.白介素-6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胎膜早破及绒毛膜羊膜炎的关系[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7):37-39.

[2]彭忠英,钟少平,刘霞,等.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计数对早产型胎膜早破患者感染的诊断价值[J].浙江医学,2015,37(10):858-859.

[3]谢爱兰,狄小丹,陈小鸣,等.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发生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的影响因素及新生儿结局[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2,47(2):105-109.

[4]郭华峰,杨筱青,古雅丽,等.胎膜早破和绒毛膜羊膜炎患者胎膜组织中MMP-9、MIF的表达和羊水中IL-6水平检测[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41(12):229-232.

[5]张玲玲,曹耀辉.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并发绒毛膜羊膜炎对新生儿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1,51(6):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