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海泉(广西桂东人民医院广西梧州543001)
【中图分类号】R74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7-0198-02
【摘要】目的探讨腰大池外引流加静脉注射美罗培南治疗术后颅内感染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37例采用腰大池外引流加静脉注射美罗培南治疗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7例患者,33例治愈出院,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均未见复发,2例因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2例因合并脑疝死亡。结论用腰大池外引流加静脉注射美罗培南治疗术后颅内感染方法简便,疗效确切。
【关键词】颅内感染腰大池引流美罗培南
颅内感染是颅脑术后非常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重症颅内感染死亡率达57%[1],患者死亡率、致残率极高。近年来我院采用腰大池外引流加静脉注射美罗培南治疗术后颅内感染,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神经外科2006年6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颅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37例,其中男26例,女11例;年龄16~71岁,平均年龄52.8岁。均为颅脑术后患者,其中急诊手术31例,择期手术6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21例,高血压脑出血行脑室外引流术后10例,脑肿瘤术后5例,前交通动脉瘤夹闭加脑室外引流术后1例;其中颅脑损伤术后脑脊液漏4例,脑室外引流术后脑脊液漏2例。
均表现为寒战、发热,体温在38.5℃~40.5℃,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呕吐及脑膜刺激征,其中出现意识障碍12例,癫痫发作3例,视乳头充血、水肿18例,吞咽困难2例。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提示白细胞(1.0~1.5)×109/L11例,(1.5~2.0)×109/L18例,>2.0×109/L8例。C反应蛋白>100。脑脊液检查提示外观混浊24例,微混13例;细菌培养阴性31例,阳性7例,其中脑膜炎双球菌3例,肺炎球菌1例,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大肠杆菌1例,药敏试验均对美罗培南敏感;脑脊液压力均>200mmH2O(1mmH2O=0.0098kpa);脑脊液白细胞(250~12000)×106/L,葡萄糖含量(0.8~1.5)mmol/L,蛋白定量(680~2000)mg/L,潘氏试验(++~++++),墨汁染色检查均未找到隐球菌。
1.2方法腰大池持续外引流:采用腰穿持续外引流装置系统,沿腰3~4椎间隙穿刺,见脑脊液流出后置入内径0.5mm的引流管,向头端硬脊膜下腔置入约10~15cm,证实脑脊液引流通畅,退出穿刺针,引流管水平置于一侧腰部,长条形胶布固定并连接三通阀及引流袋,高度控制在脑室平面上方约10cm,根据脑脊液引流量调整引流管高度,每日脑脊液引流量控制在200~250ml。
静脉滴注美罗培南:用美罗培南2.0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滴注,每8小时1次,连用3天。患者体温下降至38.0℃以下,脑脊液外观明显变清,改每12小时1次,维持2周,每日取脑脊液进行常规、生化及细菌培养检查。体温正常,脑脊液化验检查结果正常,停用美罗培南。
2结果
本组患者33例治愈出院,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均未见复发,2例因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2例因合并脑疝死亡。
3讨论
颅内感染是颅脑术后非常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患者死亡率、致残率极高。美罗培南是人工合成的广谱碳青霉素烯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蛋白的合成而产生抗菌作用,容易穿透大多数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的细胞壁,而达到其作用靶点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美罗培南还能很好地通过血脑屏障在脑脊液中达到有效浓度,美罗培南是以单药形式存在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不仅对革兰阴性菌抗菌活性好,而且通过其结构改造又降低了对肾脏、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因此是治疗严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重要选择。而颅内感染后早期由于细菌作用导致脑膜炎,引起软脑膜及大脑浅表血管充血、扩张,炎症沿蛛网膜下腔扩展,大量脓性渗出物覆盖于脑表面,常沉积于脑沟及脑基底部脑池等[2]。故在抗感染的前提下行腰大池外置管引流炎性脑脊液,能及时清除感染后的脓性渗出物质,促进脑脊液代谢,生成新的脑脊液,达到脑脊液的“置换”作用,这样不仅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减轻脑膜刺激症状,减轻感染,而且可减少因感染引起的蛛网膜粘连,减少交通性脑积水的发生,减少脑膜刺激和癫痫发作,还可降低颅内脑脓肿及硬膜下脓肿的发生率。引流疗法直接对感染后脓性渗出物进行引流,可以极大的增加全身抗菌药物的疗效,及减少抗菌药物的用量,符合外科感染治疗的基本原则。减轻了毒性物质对脑组织的损害,可减低颅内压力。
综上所述,腰大池外引流加静脉注射美罗培南治疗术后颅内感染,取得了确切的疗效,得到了医生和患者的一致认可,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徐波,李维平.美罗培南治疗神经外科手术后颅内感染病例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0,1(30):62-63.
[2]卞林,陈光烈,任浩君等.持续性腰大池外引流加全身应用抗菌药物治疗颅脑术后颅内感染.现代实用医学,2011,5(25):52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