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扶风县人民医院陕西宝鸡722299)
【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行骨折手术患者,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系统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预后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肢体肿胀、肢体疼痛、下肢静脉血栓发生几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对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高危骨折手术患者进行预防干预,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几率,临床推广意义显著。
【关键词】系统护理;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2-0302-02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骨折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由深静脉血腔内不正常凝结所致,出现凝结后静脉回流不畅,导致患者下肢出现肿胀或者疼痛状况,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效果不佳,严重影响患者下肢功能,甚至会引发致命性肺栓塞,危急患者生命安全[1]。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至关重要,系统性护理效果显著,能够起到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改善患者预后质量。本次研究基于上述背景,探讨了系统性护理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现详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6年1月-2017年6月,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行手术治疗的骨折患者,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3:22,年龄35~65岁,平均(45.3±1.2)岁,其中踝骨骨折18例,股骨骨折15例,髋骨骨折12例;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5:20,年龄33~62岁,平均(44.7±1.1)岁,其中踝骨骨折17例,股骨骨折16例,髋骨骨折12例。全部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排除重要脏器疾病和意识障碍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骨折类型等一般基线资料比较中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在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若出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医生,同时根据患者恢复实际情况,引导其尽早下床活动,并对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疑问进行详细解答;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性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2.1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若患者存在不良情绪,则给予及时疏导,进而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在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几率、注意事项和危害,增强患者的重视程度,并具备心理准备,增加疾病治疗信心。
1.2.2体位护理:待患者麻醉效果消失后,护理人员将患者下肢抬高20度左右,保证下肢血液循环顺畅,同时适当应用气囊对下肢进行压迫治疗,以此达到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作用。
1.2.3营养支持:加强营养供给,在术后早期需给予患者清淡、润肠食物,待患者身体机能恢复后,应该注重补充患者血气,患者可多食用小麦、鸡蛋或内脏等食物,并且务必戒烟戒酒,不得使用辛辣刺激食物。
1.2.4被动及主动训练:患者麻醉苏醒后,护理人员评估患者恢复情况,以此为参照制定康复训练计划,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下肢体锻炼,具体包括屈曲运动和踝泵伸直运动,同时配合膝关节外展和内收运动,并根据患者耐受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运动量,以此达到良好的术后康复训练效果。
1.3观察指标
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肢体肿胀、肢体疼痛、下肢静脉血栓发生几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本次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率)表示,卡方检验。统计值有统计学差异的判定标准参照P<0.05。
2.结果
观察组发生肢体肿胀2例,肢体疼痛1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3例;对照组发生肢体肿胀10例,肢体疼痛9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1例。观察组患者肢体肿胀、肢体疼痛、下肢静脉血栓发生几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对比[n(%)]
3.讨论
骨折患者手术治疗后,若恢复效果不佳极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几率较高,且对患者危害较为严重,若处理不及时会发展为肺栓塞,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在合理治疗的同时,护理人员必须开展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工作,其中系统化护理效果显著[2]。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肢体肿胀、肢体疼痛、下肢静脉血栓发生几率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分析如下: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因素主要包括如下方面:首先为血液高凝状态,骨折手术作用下患者会出现应激反应,增加血液中血小板含量,使其黏附性增强,同时手术后患者容易出现脱水或失血情况,进而使得血液高凝状态增强;其次为静脉血液淤滞,术后静脉回流明显减慢,导致下肢血流处于滞缓状态;最后为血管壁损伤,手术过程中会对患者血管壁造成损伤,当血小板在血管壁上黏附时会出现凝聚情况,并释放活性物质,使得血栓形成[3]。针对上述因素,护理人员制定了系统化护理方案,以患者为中心,给予其科学的饮食指导,并引导患者保持合理体位,根据患者恢复情况指导其进行康复训练,缓解下肢血流滞缓情况,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几率[4]。
综上,系统性护理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对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高危骨折手术患者进行预防干预,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几率,临床推广意义显著。
【参考文献】
[1]徐莹,李伟明.护理措施对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预防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2):92-94.
[2]郑明香.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手术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4,35(36):115-118.
[3]邓丽霞.系统性护理干预对于预防下肢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2(35):5436-5438.
[4]杨荷兰.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3,19(5):771-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