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护理干预在强迫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全面护理干预在强迫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冯承莉

(广安市精神病院四川广安638000)

【摘要】目的:研究全面护理干预在强迫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1月在我院精神科进行诊治的强迫症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28)施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n=28)施以全面护理干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3、5、8周采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判断。结果:两组治疗后1、3、5、8周的Y-BOC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面护理干预在强迫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Y-BOCS评分,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全面护理干预;强迫症;临床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2-0258-02

强迫症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典型的精神类疾病,目前临床上对于强迫症患者的治疗方法主要采取对症治疗,但临床效果往往并不理想,提高强迫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是医学界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1-2]。本研究主要探讨了全面护理干预在强迫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1月在我院精神科进行诊治的强迫症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8例,男性15例,女性13例;年龄22~69岁,平均年龄(30.42±11.73)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2.69±1.73)年。对照组28例,男性14例,女性14例;年龄22~70岁,平均年龄(31.23±12.45)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3.02±1.15)年。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施以全面护理干预,为患者营造一个安静、舒适、良好的睡眠环境,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以了解患者的内心体验,及时准确的掌握患者情绪反应类型及情绪变化;做好心理护理,坚定病人的治疗信心,及时予以肯定,鼓励病人,让病人看到希望和光明。对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可以在特殊情况下严格遵照医嘱的用法用量给予镇静剂。向患者认真讲解强迫症的临床表现、发病原因、治疗药物使用方法以及相关的副作用,并仔细介绍预防强迫症复发的方法。采取责任护士负责制,重视全方面、人性化和专业化的护理干预,并采用流动式查房方式,多与患者和其家属进行沟通交流,以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和依从性。

1.3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3、5、8周采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判断。其中,Y-BOCS评分得分值为6~15分表示患者轻度严重,得分值为16~25分表示患者中度严重,得分值>25分表示患者重度严重。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对比用t检验,组间率的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治疗后1、3、5、8周的Y-BOC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强迫症是指不自主、闯入性发生的负性观念、负性思维和负性影响,并且伴随出现仪式化以及较为刻板的动作、行为的焦虑障碍病症[3-5]。强迫症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患者的发病与强迫人格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不确定感、不安全感和不完善感的人格极易患有强迫症,其治疗一直是临床上的难点以及重点研究课题[6-7]。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人们普遍对于健康的要求已不再仅仅是躯体的健康,而转变为是身心俱健,从而对于医护人员各方面的要求更高。全面护理干预是一种个性、科学、高效的护理干预模式,主要按照患者的临床症状、病情程度、病史和造成该病症的背景因素等自身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全面的护理方案,采用全面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强迫症状。本研究结果发现,两组治疗后1、3、5、8周的Y-BOC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全面护理干预在强迫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Y-BOCS评分。

综上所述,全面护理干预在强迫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Y-BOCS评分,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郑会蓉,彭红军,何夏君,等.首发未用药混合型强迫症患者抑制控制障碍对其社会功能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21(4):589-591.

[2]王纯,张亚林,张宁,等.团体归因治疗与5-羟色胺回收抑制剂对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患者的神经生物学作用比较[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3,22(7):598-602.

[3]陈晓慧,孙海莲,苗文哲,等.认知行为疗法改善青少年强迫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对照研究[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3,22(4):314-316.

[4]冯斌,朱锐明,徐方忠,等.穴位刺激调控法联合小剂量氯米帕明片治疗强迫症81例随机双盲临床研究[J].中医杂志,2013,54(9):762-765.

[5]方海亮,郝枭雄,陈统,等.舍曲林联合心理疗法治疗青少年强迫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31(19):1937-1939.

[6]王淑艳.心理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伴强迫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J].大家健康旬刊,2016,10(7):222-222.

[7]罗群,王兰兰,许丽燕,等.综合心理护理在改善强迫症患者症状的应用价值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5,22(1):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