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减灾社会管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处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2

防雷减灾社会管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处理

施清纯郑栋栋

(漳州市气象局福建漳州363000)

摘要:目前,随着全球温度的快速升高,极端天气事件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与此同时,闪电频率也逐年增加,由雷电造成的影响与损失严重,严重时甚至还会造成人员伤亡,因此做好防雷减灾工作刻不容缓。本文着重分析了防雷减灾社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气象防雷减灾社会管理水平的几点措施,以期能够为防雷减灾社会管理领域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防雷减灾;社会管理;问题;措施

引言

漳州市位于福建省的东南沿海,台湾海峡的西岸,地处东经116°51′—118°08′及北纬23°24′—25°15′之间,东部临近厦门,东北部毗邻泉州市安溪县、厦门市同安区,东南部与台湾隔海相望,西部连接广东大埔及饶平县,北部与永定、漳平等地区相互接壤。漳州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温度为21℃,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1700mm之间,年日照时数位于2000—2300h之间,年积温为7701.5℃,无霜期高达330d。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漳州市台风、暴雨洪涝、雷电等气象灾害多发,严重影响着民众的日常生产生活,甚至还会造成人员伤亡。就雷击灾害而言,近些年来,漳州市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而与此同时防雷减灾工作存在着管理制度不完善、防雷减灾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导致漳州市雷电灾害逐年增加,高层建筑、电子设备等极易遭受雷电的袭击,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巨大,防雷减灾工作逐渐受到社会各界及广大民众的广泛关注,因此做好防雷减灾社会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防雷社会管理的工作内容

防雷社会管理指的是气象部门对气象行政管理职责进行履行的一项核心内容,其中包括有防雷行政监察、许可、处罚、应诉、复议等多项活动。一般情况下,国家气象部门制定出相应的部门规章制度对防雷减灾工作进行规范,而省级气象部门往往通过资质管理、行政复议、规范性文件的制定等对防雷行政管理职能进行行使,而市级及其之下的气象部门则依据相关规章制度切实开展防雷行政工作,对相应的检查管理人进行监督,并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落实,以确保防雷行业秩序的正常维持。

2防雷减灾社会管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近些年来,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在防雷减灾领域不断加大社会管理力度,导致防雷减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相比民众对防雷安全的要求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防雷减灾社会管理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2.1无法意识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

气象部门在我国属于事业性单位,事业职能和行政管理职能都存在有分工不明确的问题,导致很多工作人员对气象防雷社会管理工作的主要职责及工作目标都不够明白。在防雷行政执法工作中仍存在有执法不严的问题,重创收轻管理的现象致使工作人员把防雷检测服务作为工作的重点,以至于相应的监督管理工作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2.2气象防雷社会管理机构的设置不够完善

在实际工作中,气象部门都没有设立专门的防雷社会管理执法部门和专门的行政许可办公室,社会管理的执法人员甚至还是由其他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来兼职担任。这一现象极易导致工作人员对自己的工作职责模糊混淆、难以分清。这些管理上的混乱,对社会管理工作的效率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2.3执法过程不规范

在气象防雷社会管理行政执法过程中,大多数执法工作人员无法严格以相关规章制度为依据进行执法,在实际执法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不规范行为,极易引发管理对象的不满,进而导致其申请行政复议及诉讼,使行政执法的工作效率与质量得到大幅降低。除此之外,执法工作人员存在着执法不严、有法不依等问题,一旦发现企业或单位的防雷装置不合格、不规范要对其进行严格的行政处罚,必要时还要追究其相关责任。

2.4设施条件落后

多数气象部门受到资金限制,导致在社会管理执法过程中出现设施装备、交通工具等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另外,据相关数据统计,建筑物内部80%以上的电脑设备、配电系统、电梯机房等都没有安装防感应雷装置,导致防雷效果得不到充分发挥。

2.5其他问题

防雷减灾社会管理当中还存在着设施安全检测覆盖面较窄等问题,大多数住宅小区的防雷设施在投入使用之后均没有专业人员进行管理与维护,也没有定期做好相关的防雷安全检测工作。另外,农村防雷减灾工作较为薄弱,大多数地区对于农村防雷工作不够重视,导致防雷安全设施不到位,农民的防雷意识薄弱,导致农村雷电灾害频发。

3提高气象防雷减灾社会管理水平的措施

3.1重视防雷减灾工作

防雷安全是确保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条件,不仅能够保证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还能为实现当地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各级防雷减灾主管部门应当逐步提高民众对于防雷减灾工作的认识,尤其是基层主管部门,更应当重视防雷减灾工作,并在该领域加强管理,以确保顺利开展防雷减灾工作。

3.2健全法规制度

防雷减灾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健全的法律法规作依据。因此需逐步的完善相关法规,首先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对防雷考核制度进行完善,其次对于审批业务和防雷技术服务要制定出严谨科学的流程和标准,逐步形成科学规范的考核办法并妥善落实。在质量考核体系中融入防雷技术服务和行政审批工作,以期提高整体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3.3提高防雷减灾队伍的素质

气象部门应当逐步提高防雷减灾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其中包括防雷业务知识、技能、职业道德培训及考核等,并针对防雷技术工作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政策鼓励,以实现防雷业务人员技术的显著进步,并激励现有工作人员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参与学习培训,以实现个人素质的显著提升。

3.4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各地政府务必将行政审批作为重点内容纳入到建设行政服务中心的过程中,并进行防雷减灾建设与审批、规划、卫生、消防等工作,以促进各部门间的交流与合作。对于未通过审批的项目,坚决禁止其建设及应用,在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中,要提前对雷击风险进行评估,重点统筹其中的高风险项目。

3.5提升技术服务水平

建立起完善统一的业务信息管理平台,以推动防雷减灾工作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快速发展。其次还要提高风险评估技术、雷电灾害调查技术和防雷装置检测技术的质量及水平。加强新技术的开发力度,使防雷减灾技术、雷电防御技术能够共同发展,以期技术整体的竞争力稳步提升。

4结语

由此可见,防雷减灾工作的顺利开展与民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密切相关,为此,相关气象部门必须重视防雷减灾社会管理工作,并逐渐完善防雷相关的法规制度,提高防雷业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与技能,加强气象部门与其它部门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升技术服务水平,以确保顺利开展防雷减灾工作,并实现社会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吴非,刘琳,李宝庆.防雷减灾社会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J].农家参谋,2018(08):269.

[2]艾喜臣,宋涛.浅谈做好当前防雷减灾社会管理的若干思考[J].黑龙江气象,2017,34(02):38-39.

[3]罗斌.防雷减灾社会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科技投资,2017(08):221.

[4]雷涛,陈仁芳.新形势下基层气象部门防雷社会管理的实践与思考[C].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2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气象高质量发展,2018.

[5]胡淑娟,叶智.气象防雷工作的社会管理有关问题的研究[J].2014(04):255.

作者简介:施清纯(1960-),男,汉族,福建省晋江人,大专学历,工程师,从事气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