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265名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感染性指标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65265名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感染性指标分析

高虹

高虹(抚顺市中心血站主管检验师113006)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52-0169-02

【摘要】目的为了分析献血者血液检测感染性指标。方法用两种不同厂家ELISA法试剂,对无偿献血者进行初复检检测,有一家阳性结果报废。结果无偿献血人数明显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各项感染性指标检测阳性结果呈现下降趋势,但抗-HIV阳性确认结果却呈上升趋势。讨论为了保证血液质量及安全输血,避免不必要的血液浪费,建立一支健康的低危献血者队伍,血站在招募献血员时,要加大无偿献血的宣传力度。

【关键词】无偿献血者感染性指标ELISA法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以来,我市的无偿献血队伍逐年壮大,人们的献血意识逐年提高。为了了解我市65265名无偿献血者输血感染性指标的流行趋势,现将2007-2011年无偿献血者的检测结果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如下:

材料与方法

1标本来源

2007-2011年我市经街头初筛(ALTHBsAg梅毒血色素)合格的无偿献血者65265名,年龄为18-55周岁健康公民。

2仪器

STAR全自动样本处理机(奥斯邦),FAME全自动酶标分析仪(奥斯邦),HTIII(奥斯邦),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海迈瑞和德国罗氏)。

3试剂

HBsAg(珠海丽珠厦门新创),抗-HCV(北京吉比爱厦门新创),抗-HIV(北京吉比爱北京万泰),抗-TP(珠海丽珠厦门新创),ALT(上海迈瑞和德国罗氏),质控品(北京康彻思坦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4检测方法

用两种不同厂家试剂,采用ELISA法对无偿献血者进行初复检,所有试剂均为卫生部批批检合格的产品,且在有效期内。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为了保证临床安全用血,有一家试剂样本值可疑,血液报废。对抗-HIV复检阳性的血样,送省、市疾控中心进行确认。ALT采用速率法进行两次检测。

5结果

通过2007-2011年检测结果可见,无偿献血人数明显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各项感染指标检测阳性结果呈现下降趋势,但抗-HIV阳性确认结果却呈上升趋势。各项检测结果见下表:

2007-2011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结果分析表

在抗-HIV阳性血样中,有5例确诊为抗-HIV阳性.

6讨论

通过以上表单可以看出2007-2011年共有65265名健康公民参加无偿献血,通过站内复检后,不合格血员为3190名,不合格率为4.9%,高于其他城市.我市血液检测报废不合格指标依次为ALT>HBsAg>抗-HCV>抗-TP>抗-HIV.而ALT居于首位,ALT的升高大多数都是一些非病理因素引起的,如:肥胖剧烈运动睡眠不好服药等因素。站里为了减少这些非病理因素的干扰,严把血液质量关,在加大宣传力度的同时,把街头ALT的初筛于2011年由干式快速法改为半自动生化分析仪,使ALT的报废率明显降低了。

HBsAg和抗-HCV阳性报废率居于第二位。我国为乙肝大国,正常人群中HBsAg阳性率约为10%2),丙肝感染率为3.2%3)。我市献血人群乙肝阳性率为0.7%,丙肝阳性率为0.8%,略低于普通人群感染率。乙肝虽然增加了街头的初筛,但是由于国内初筛试剂还存在一定的漏检率,所以还有一部分弱阳性血样在站内复检时被检出.但HBsAg阳性率也呈逐年下降趋势,与金标试剂灵敏度的提高有关.而丙肝国内试剂的质量正在逐步完善,逐渐接近国际水平,血液检测时需注意选用灵敏度和特异性均高的试剂进行检测。通过表单可以看出,丙肝阳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全国HIV感染中有5-10%经血液传播[1],我国血液传播率更高。我市抗-HIV阳性率为0.3%,抗-HIV主要经性血液母婴传播,在本市确证的5例血员中,主要为性传播,特别是男男同性恋。我站是将抗-HIV复检双阳性的血样送检省疾控中心后,大多数都被确诊为假阳性。但这些血员也将被永久淘汰了。所以献血前详细咨询和健康检查显得尤其重要,这样有利于让高危人群自动退出献血队伍,避免不必要的血液浪费,建立一支健康的低危献血者队伍。我市抗-TP阳性率为0.6%,呈现逐步上升趋势。梅毒感染率逐年上升与社会风气有关,在加上无偿献血员都为流动性人口,血员不好控制。造成梅毒阳性报废率逐年增多。因此,在献血咨询时做好询问保密工作,动员有危险行为的人员主动退出献血。

因此为了保证血液质量及输血安全,我认为:(1)血站在招募献血员时,要做好无偿献血的宣传工作,使高危献血员及其他不适献血的放弃献血,同时做好献血之前的咨询及体检工作,确保血液来自于低危献血人群,努力建立一支长期固定的无偿献血队伍。(2)血站在选试剂时,要选用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好的试剂。(3)培养职工的质量意识,规范操作,确保血液质量安全,不断的持续改进,有效控制不必要的血液报废。

参考文献

[1]田兆篙.主编.临床输血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58.

[2]李丽,惠永波.攀晶2006-2010天津市无偿献血者检测结果分析《中国输血杂志》.

[3]季阳.输血相关传染病.高峰.《临床输血与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