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丰市小海镇第二中心小学陈芹
如果你问一位小学教师:“工作中最痛苦的环节是什么?”你得到的回答十有八九是:“利用课余、甚至休息的时间给后进生补习功课。”对此,从事小学教育的我深有同感。那么,在辛苦的补习之后,我们又能收获什么呢?不过是学生成绩暂时的提高,家长的一时的感激罢了。随着学生就读年级的升高,这些学生中的绝大部分人又陷入了学业上的困境中。于是,我们又开始对这部分学生降低要求,降低难度,只要他们把书看熟,会做课后习题即可。可结果却是:这些“享受”优待的“后进生”的学习还是不可避免地越来越困难。
如何才能有效转化“后进生”?我的解决之道是:鼓励“后进生”进行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有些老师、家长不免怀疑地问:课本知识尚且掌握不牢,还鼓励他们看那些与考试无关的“闲书”,那岂不是本末倒置、缘木求鱼?
课外阅读对于“后进生”果真就是有害无益吗?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说:“学习越困难的孩子,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就越多,他就越需要更多阅读: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较长时间的曝光一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头脑也需要科学知识之光给以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可见,在“后进生”的脑力劳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正是阅读。
那么,课外阅读究竟对“后进生”有何帮助呢?
首先,阅读有助于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后进生”有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学习积极性越来越小,学习成绩越来越差,最终导致学习兴趣荡然无存。课外阅读可以为他们打开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引起他们极大的好奇心和新鲜感。通过课外阅读,他们肯定有机会找到一些令他们兴奋的东西,引起他们的兴趣。同时,书读得越多,他们在周围世界中看到的不懂的东西就越多,他们的思考就会越多,他们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就会越敏锐。而你,作为老师,工作起来就会越来越轻松。
其次,课外阅读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培养。阅读对“后进生”的学习所起的作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问题不仅在于阅读能挽救某人考试不及格,而且在于阅读发展了学生的智力。”在平常教学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平时阅读课外书多的同学,往往善于动脑;平时阅读课外书少的同学,往往不善于动脑。可见,课外阅读是促进学生智力发育的有利因素。学生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更应当更多地阅读。阅读能教给他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书籍和由书籍激发起来的活的思想,是防止死记硬背(这是使人智力迟钝的大敌)的最强有力的手段。
再次,课外阅读有助于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从而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所谓“后进生”,是指那些学习成绩和思想品德都有严重的缺点、表现比较落后的学生。所以,对于“后进生”的转化,我们不能总是侧重于对其学习的提高,而忽视对其健全人格的塑造。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才是教育孩子的首要目的。我始终认为,课外阅读对于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有着积极的作用。正如歌德所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当你读完《鲁滨逊漂流记》,你一定会被鲁滨逊坚忍不拔、刚强不屈的品质所深深感染;看完《格列佛游记》,你会情不自禁地检视自己,看看自己身上有没有书中所描绘的那种贪婪、怯懦、虚伪等顽疾劣根的影子;读《老人与海》,你会被桑提亚哥“不到最后绝不罢休”的硬汉精神所鞭笞;读《名人传》,你会为贝多芬顽强地与命运抗争的精神所震撼;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你还会埋怨命运对你的不公吗?
总之,阅读对于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甚至终生发展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后进生”,不管他已经被耽搁到什么程度,几乎没有不能通过增加阅读量来提高他的学习成绩的,只要我们能使他们“能够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和在思考的同时进行阅读”,他们就不会在学业上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