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必净注射液导致过敏性反应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血必净注射液导致过敏性反应分析

黄兴红晏建新

黄兴红晏建新

(贵州省人民医院药剂科贵州贵阳550001)

【摘要】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导致过敏性反应的临床分析,旨在为临床用药安全和药物的不良反应的防范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2年6月所接收上报的20例血必净注射液过敏性反应监测报告进行分析,对比分析所有患者的具体情况、过敏性反应发生时间、既往过敏史、累计器官和过敏性反应的转归。结果:女性患者的过敏性反应较高于男性患者,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12例(60.0%)患者存在既往过敏史,其中,对于头孢类和青霉素过敏患者有7例(35.0%)。20例血必净注射液药物过敏性反应中,用药30分钟内出现过敏性反应的有15例,所占比例为75.0%,所有患者发生过敏性反应后,都立即停药,进行对症治疗和更换输液管后,都得以痊愈,20例患者都没有出现后遗症,没有死亡现象。结论:当代临床医学从业人员要深入了解血必净注射液导致过敏性反应的特点和规律,应用血必净注射液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变化,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关键词】血必净注射液;过敏性反应;安全用药

【中图分类号】R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5-0165-02

在现代临床研究治疗中,血必净注射液是一种棕黄色澄明的液体,是由中草药提取物所制成的,中药材有当归、丹参、川穹、赤芍、红花,化学成分有川芎嗪、原儿茶醛及、阿魏酸、丹参素、芍药苷、红花黄色素A,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抑制内源性炎性介质失控释放,可以拮抗内毒素[1]。临床被广泛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疾病。但是由于血必净注射液中药成分比较复杂,过敏性和安全性值得深入研究[2]。为了可以了解血必净注射液药物的可能机制和过敏性的发生率,我院于2011年7月~2012年6月所接收上报的20例血必净注射液过敏性反应监测报告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用药安全和药物的不良反应的防范提供参考依据,报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研究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2年6月所接收上报的20例血必净注射液过敏性反应监测报告进行分析。

1.2研究方法

对20例血必净注射液过敏性反应监测报告进行分析,分析所有患者的具体情况、过敏性反应发生时间、既往过敏史、累计器官和过敏性反应的转归。

1.3统计学意义

本次研究的20例血必净注射液的所有数据以及研究所得资料均采用SPSS12.0数据统计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其中计量数据资料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数据资料采用卡方进行检验,记录方式为(x-±s)P<0.05则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0例血必净注射液药物过敏性反应中,女性患者11例,所占比例为55.0%,男性患者9例,所占比例为45.0%,女性患者的过敏性反应较高于男性患者,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例(60.0%)患者存在既往过敏史,其中,对于头孢类和青霉素过敏患者有7例(35.0%),对化妆品和花粉过敏者各有1例,共2例(10.0%),对磺胺类、喹诺酮类、过敏性鼻炎各有1例,共计3例(15.0%)。

20例血必净注射液药物过敏性反应中,用药30分钟内出现过敏性反应的有15例,所占比例为75.0%,详细时间见表1。

表1血必净注射液药物过敏性出现时间分布时间表(x-±s)

所有患者发生过敏性反应后,都立即停药,进行对症治疗和更换输液管后,都得以痊愈,20例患者都没有出现后遗症,没有死亡现象。

3.讨论

血必净药物的过敏性反应的发生机制可能和炎性因子的大量释放有很多的关联。机体产生应激反应的时候,外周血巨噬细菌数量上升、活性加强,释放大量的细胞因子、淋巴因子、补体,C反应蛋白的上升更加促进产生上述物质,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更加容易产生过敏性反应[3]。

本次研究资料中,女性患者的过敏性反应较高于男性患者,有可能和脂肪的分布、药物动力学、激素的分泌、体质的差异等因素有关联,还需要进一步研究。12例(60.0%)患者存在既往过敏史,用药30分钟内出现过敏性反应的有15例,所占比例为75.0%,显示药物的过敏性反应发生的非常迅速。发生药物过敏性反应的患者中,所有患者发生过敏性反应后,其中,对于头孢类和青霉素过敏患者有7例(35.0%)。20例血必净注射液药物过敏性反应中,表示头孢类和青霉素过敏者比较多见,需要警惕患者是否是过敏体质,用药30分钟后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如果患者出现过敏性反应,要立即停药,进行对症治疗和更换输液管后,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20例患者都没有出现后遗症,没有死亡现象。

综上所述,当代临床医学从业人员要深入了解血必净注射液导致过敏性反应的特点和规律,应用血必净注射液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变化,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冯陆冰,马青松.128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业,2011,20(10):59-61.

[2]刘晓玲,杨青,邢刚,等.29例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报告[J].临床荟萃,2013,28(5):576-578.

[3]李春兰,李学林,陈天朝.影响中药注射剂发展的因素和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16):15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