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德育与人才培养新模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0-20
/ 1

浅析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德育与人才培养新模式

申在文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71024

摘要:以就业为导向构建中职德育教育新模式是建立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创新中职学校德育观念,选择德育内容,拓宽德育途径,提高中职德育的实效。

关键词:就业导向中职德育人才培养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创新德育观念

1.树立中职德育人本观。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就业为导向,造就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是中职教育的基本目标。中职德育必须围绕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基础,把德育融入中职教育的全过程。学校应紧紧围绕学生的思想特点开展思想教育,将其个人理想同国家和社会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既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人、引导人的优势,又要发挥其关心人的强势。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为目标的中职德育就是德育人本观的最好体现。

2.树立中职德育实践观。要使道德教育取得实效,就必须顺利实现两个转化,既把教师所传授的品德规范信息内化为学生的品德信念,又将学生的品德信念外化为具体的品德行为。若要顺利实现道德的内化和外化,就必须促进学生的道德体验。实践是道德体验的场所及主体性生成的基础,同时是道德体验深化、发展的动力。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教育,要求理论教学时间与实践教学时间的比例达到1∶1,从而使中职教育的实践性、职业性、社会性这一本质特征有机结合起来,充分保证学生的实践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积极地自我发展。要通过实践体验来内化教育内容,调节自我意志,完善自我认识,形成道德品质,实现知、情、意、行的有效统一。

3.树立中职德育开放观。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教育是一种开放的教育,这就要求中职德育也应是开放的。中职德育培养的目标不只是好学生,更应该是好员工、好公民,我们应以开放的眼光向前看,德育教育要随着社会进步、社会物质条件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因此,学生德育内容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它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不断地得到调整、充实和提高。

二、以就业为导向选择德育内容

1.把基础文明教育作为中职德育的基础工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逐步完善,我们应树立市场经济的基本意识与规则,强化学生的公平意识、竞争意识、诚信意识、规则意识,使学生牢记在任何行业、企业、职业岗位上都要始终如一地按市场经济的规律、规则去做人做事。

2.把择业观念教育作为中职德育的特色内容。以就业为导向,就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良好的择业观念应该是:以发展的观点审视自己,顺应时代要求,价值取向与社会利益一致,具有宽泛性和可调试性。加强对学生的择业观教育,要让学生明确:职业分类是由社会分工所致,无论什么职业都是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身并无高低贵贱之别,都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只要顺应市场需求、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人才就都有用武之地

3.把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中职德育的核心内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是企业赢得市场竞争的内力所在,也是企业选人用人的重要标准。加强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内容,是中职学校培养人才的竞争优势之所在。首先要加强爱岗敬业、吃苦耐劳、遵规守时、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基本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掌握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并依据不同职业岗位的要求,分专业进行特殊职业道德训练,提高职业道德培养的针对性。如要培养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顾客至上,服务第一”的思想,培养营销专业学生“诚实守信、不欺诈”的思想,培养会计专业学生“一丝不苟、谨慎稳妥”的态度等等。

4.把心理素质教育作为中职德育的重要补充。中职学生必须加强心理素质教育、磨难教育和抗挫折教育,从而增强适应能力与就业能力。

三、以就业为导向拓宽德育途径

1.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首先是充分发挥“两课”主渠道的作用,并改变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在方法上突出引导和启发、突出案例教学,在内容上突出职业道德教育、择业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内容,让“两课”教学成为培养学生道德素质和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其次,要充分发挥其他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教学的德育功能,真正做到管教管导,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2.利用实践教学网络,强化中职德育实践。中职教育中丰富的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德育实践的过程与实践的基地。传统德育往往只注重德育理论知识的教育、案例的讲授,忽视了道德的实践,从而没能形成“德行”。中职学校应把丰富的实践教育资源统一纳入德育课程教学体系,统一规划、设计、实施和考核,让学生在德育实践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3.以企业的要求营造育人环境。“环境育人”是德育的一条重要途径,要培养企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按照企业的要求创造育人环境。首先,校园文化的设计应该与企业文化进行对接,根据联合办学的企业或订单式办学企业的企业文化来强化校园文化,在办学理念上凸显以就业为导向,在制度文化建设上引进企业管理的相关理念。其次,要紧紧围绕“以就业为导向”这一主题,多开展企业与学校互动的活动。如请企业专家、优秀毕业生来校讲座,到企业进行见习参观,举办企业招聘现场会,成立就业指导协会等社团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