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彦彪(潞城市职业高中山西长治047500)
摘要:职高学生不能只进行职业技术教育,要让他们得到全面的发展。音乐在素质教育中巨大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本文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探讨了职高学校公共音乐课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职高学校公共音乐课教学策略
音乐教育在职高学校整个教学体系中,有着鲜明的特色和独特的育人功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提高音乐素养对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音乐具有解除学生思想压力的功能,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手段,职高学校开设公共音乐课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现实的意义。下面笔者探讨了职高学校公共音乐课的教学策略。
一、开设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是对第一课堂的补充,职高学校开设第二课堂目的是在于丰富校园文化,增添艺术氛围,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1.举办丰富多彩的课外音乐活动。在重专业技能的职高学校里,音乐是职高学校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音乐的校园文化是明显有缺陷的,它不可能具有吸引力。丰富多彩的课外音乐活动,是进行音乐教育的重要途径和重要方式,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它与课堂教学相互作用、相互补充。
2.组建艺术团以及其他艺术团体。比如我们可以组建一定规模的学生合唱队。队员要在全校范围内选拔,再组建一支学生管弦乐队。合唱与合奏作为音乐活动的集体形式,感人至深,影响巨大,有益于个体和群众的交往、合作,融洽人际关系、超越自我、融入大我,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同时还可不定期地邀请一些专家来校进行专业讲座和辅导。这样既活跃了校园的艺术气氛,又能大大提升学校的艺术品味。
二、合理安排好公共音乐选修课的教学内容
职高学校的学生不同于中、小学学生,他们情感丰富、求知欲强且富有创新精神,己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化修养、文化素质和鉴赏能力,他们的基本音乐素质还较差。因此,笔者认为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以审美教育为核心。音乐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别于其他教育形式,它具有对心灵美进行塑造的独特功能。音乐教育通过对音乐的感受、理解、鉴赏、表现和创造等能力的培养,对职高学校的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它的教育作用也是其他艺术教育所无法比拟的。音乐教育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以音乐为媒介,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在音乐欣赏过程中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的美,正确理解音乐,由此提高自身的鉴别能力,自觉抵制那些粗制滥造、情调低下的音乐作品,多去接触优秀的、民族的、高尚的音乐作品,扩大其审美视野,提高审美素质。
2.用音乐基础知识整合教学内容。音乐是通过音乐语言来表达的,如果不了解音乐的基础知识,就无法欣赏音乐,更谈不上对音乐的理解。只有掌握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才能去欣赏音乐、鉴赏音乐和理解音乐,最后达到审美的目的。音乐基础知识的具体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音乐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识谱(五线谱和简谱)方法、音高、音色、节奏、力度、音乐体裁、和声、复调等。
三、注重以聆听为主的体验式欣赏教学
在音乐教学中,坚持体验性,使音乐审美教育始终具有独特的感情色彩是音乐教育的重要原则之一。在音乐欣赏课中体验的关键就是抓住“听”这个重点,首先这是由音乐的物质材料决定的,而以往我们的教师在这方面做得不够理想。我们说音乐美首先是指音乐的声音美,音乐是听觉艺术,是构成音乐的物质材料,是依靠人的听觉去接受的,人们通过声音而感觉到音乐,所以音乐从它诞生开始直到今天,总是以音响标志着它的存在,而我们也总是以聆听去感受它的存在,无论是原始音乐、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都不例外,即使是激进的先锋派音乐,它也不可能超越音响的范围。其次,音乐感性材料的模仿性、象征性和暗示性是教师很难用传统的讲解式和欣赏方式所能达到的。
四、合理应用多媒体教学
运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音乐教学,可以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意境,丰富教学内容,如实地传递、保存和反馈信息,并使各种信息类型的转换和过渡变得自然、平稳、迅速,避免了因信息传递过程的中断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多媒体教学课件能够按照学生的心理规律,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差异和实际需求来综合编排。因此,运用多媒体进行音乐情境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促进他们的审美体验和个性发展、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作用、提高教学效率、使音乐教学社会化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作用。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中的职高公共音乐教育,应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重视学生音乐基本素养的提高。面向全体学生开设音乐课是其中一条重要的途径和一项基础性工作。对这门课程的建设,要根据学校普及音乐教育的特点,对传统的音乐基础理论课内容进行拓宽、整合改造和重新构建,变单一、孤立的教学为综合、联系性的教学,让它真正为提高职高学生的整体音乐素养、提高人文素质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高雁南高职的音乐教育初探[J].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05,9。
[2]刘莉萍奉夏林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创新途径探究.教学与管理,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