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启敏(阆中师范附属实验小学校四川阆中637400)
中图分类号:G62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051(2019)01-0012-01
所谓兴趣,心理学上是指:人们力求认识和获取某种事物并与积极、肯定情绪相联系的个性倾向,在心态上表现出具有自觉追求未知事物的强烈动势,以及由于有所发现,而产生惊喜与再追求,并进一步产生欲穷其林的渴望,它将直接影响人们的活动动机,也是思维训练的一种"内驱力",人们一切积极、主动的活动,大都是由于产生了浓厚兴趣而开始的。
兴趣是数学教学中的润滑剂、催化剂,而适时地培养他们的成就感,就能让他们体会到取得进步的喜悦之情,更加坚定学习的信心,进一步激发他们积极进取的劲头,促使他们取得更大的进步。
小学数学兴趣教学法如何进行呢?
一、设置疑问,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前的引入,可以从设置疑问开始,提出一个新颖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往往能在不知不觉中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起来,为新课的讲授作了一个良好的铺垫,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片断:分数的大小比较,导入故事《八戒分西瓜》:
……悟空说:“那好,我要吃二分之一西瓜。”八戒一心想要多吃点,听悟空这么一说,挺高兴的,脱口而出:“好,那我可要吃八分之一西瓜噢,不过剩下的就全归你啦!”悟空一听,大笑:“傻八戒,今天怎么这么谦让啊,那我就不客气了!”
到底是谁吃的西瓜多呢?……
学生喜欢听故事,听完故事被其中的数学疑问牢牢吸引住了。这样引入新课可谓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求知的兴趣。
二、坚持“低起点、小步子、因材施教”的原则
这就是说,要以大多数学生“跳一跳,能拿到”的水平为教学起点,将教学目标按由易到难,由水平要求到能力要求,分解为若干层次逐步教学,降低学生的失败感,使他们既认识到问题的难度,又可以在动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尝到成功的喜悦,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案例:
……他的最大障碍是算术应用题和乘法表。于是苏霍姆林斯基给这类孩子编了一本特别的习题集,每一道题都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小故事。起初,只是要求这些孩子读读这些“故事”,过了不久,费佳就明白了:这些故事就是习题。这孩子对其中一道最简单的习题思考起来,并在老师的帮助下解答出来……
苏霍姆林斯基最初以“兴趣”入手,哪个孩子不喜欢故事,然后只是让孩子读读“故事”,接着帮助孩子解答,最终孩子成功了,树立了学习的信心……
三、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引路人”的作用
教师对教学内容,要做充分估计,要立足于学生,从学生的学习心理出发,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上,多问一问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有这个结论,办法是怎样想出来的,要善于从学生的思维结构和教材的思维结构的差距中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案例:
在教科书二年级下册“数学万花筒”中,表示“235”这个三位数中把它拆分后再重新组合,如图:表示“235”中“3”和“5”交换位置后变成了一个新的数
百十个百十个
位位位位位位
235253
师示图后,通过引导、启发,让学生自己尝试,动手---高举卡片“2”、“3”、“5”变换位置,通过亲身实践、体会和探索。结果,班中的优生脑子和手都动得特别“棒”,老师请这些同学说说是怎么想的。接着,受到启发后能找出正确答案的学生也不少---表示“235”这个三位数中的“2”、“3”、“5”变换位置后再重新组合,所表示的“数”就不同了……
这样,充分让学生思考,让学生发言,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既让老师“少说话”“少动脑”,也让学生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数学思维能力。让他们感到学习是自己能“说了算”的事——这当然是让学生有兴趣的课堂。
四、适当采用“犯错教学”,体会“成功”喜悦
作为教师要想“授之以渔”,就要教会学生面对问题如何思考,采取何种方法解决它。在课堂上,教师有意设套,犯一些以前学生经常出现的或可能以后会出现的错误,不惜花点时间让学生来当裁判,当评审,当“老师”。
教学案例:
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后,出示竖式:
让学生独立判断是否出错,能否改正;然后小组(同桌)交流:你怎么发现出错的(数位没对齐或者和估算结果不相合),正确的应该怎么计算(为什么如此写),你估算一下正确的结果大概是多少?最后全班交流。
通过“犯错”教学,让学生感受自己的所学知识的成功运用,激发起好胜心理(比老师厉害),而且从同学的交流发言中,明白错误的原因,从而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获得巩固。
五、课末设疑,保持兴趣
兴趣性要伴随着课堂教学的开始而产生,伴随着课堂教学深入而浓烈,伴随着课堂教学的结束而延伸。只有做到兴趣不因课堂活动终止而消失,才能使学生保持永久学习热情。
教学案例:
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可以这样设计结尾:边出示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边总结和提问:我们通过学习和证明已经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那么这些图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呢?当学生面有难色时,进一步启发学生:计算和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我们采用了“拼图法”。对于这些图形我们能不能采用类似的方法呢?比如是否可以用“分图法”把它们分解成几个三角形,再计算它们的内角和呢?……
六、联系生活,综合实践
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和动口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享受成功的喜悦。如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让学生进行模拟或在生活中实际买卖活动,学生兴趣盎然,教学效果很好。在教学《年月日》后,让学生制作活动日历,既巩固了新学的知识,又发展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教学案例:
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让学生把7个苹果按每盘放2个的要求,看一看可以放几盘?……老师可以问学生:“为什么会剩下一个?剩下一个能不能再放一盘。”在学生积极思维、热烈讨论的过程中,他们知道,剩下的一个不够一份,所以不能再放一盘。学生动手、思维、讨论后明白……有剩余,叫做有余数的除法。剩下的数叫余数。
学生兴趣高涨,动手操作,很容易就明白了有余数的除法的来历,以及余数的产生和特点等。
总之,兴趣是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学生只有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数学老师应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多想办法,为学生创设乐学的氛围,把数学课变得丰富多彩,生动有趣,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⑴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4月第22次印刷《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第17~21页。
⑵《兴趣教学漫谈》,作者:河南省鹤壁中专司新生刘海燕http://www.pep.com.cn/xgjy/xlyj/xlgj/xskj/jcjx/201008/t20100827_784651.htm
⑶《浅谈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法”模式》作者:aiclaicl2陕西省岐山县五丈原镇同星小学http://www.doc88.com/p-531793995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