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丁炳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丁炳学

丁炳学

昌乐县水利局山东昌乐262400

摘要:水利工程管理的体制改革至关重要,因此,在水利工程的后续发展中,要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加强对体质改革的重视,严格绩效管理改革体系,促进水利工程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改革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思考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也随之增多,而这也使得工程建设管理变得尤为重要;文章就传统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通过阐述,为今后我国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从而进一步保障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质量。

1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所谓一方水养一方人,水资源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而如何有效利用水资源和避免水资源侵害是一个重要课题。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已突破传统,走向现代化。在这种情况下,水利工程的管理也应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俗话说“三分建,七分管”,水利工程的建设固然是重要的,但在建设后如何保证水利工程作用的充分发挥,实现水利工程效益最大化,则更该被重视。水利工程建设只是我国水利工程迈出的第一步,紧接而来的便是如何在迈出第一步后能走得越来越远,这就要依赖于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了。水利工程的建设由于对象是自然界的水资源,本身就比较复杂,有着许多不确定因素,因而在施工过程中无法做到十全十美,这就需要水利工程管理部门在后期不断地检测和改进,以免发生重大事故而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损失。

2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传统观念和管理方式的问题

建国以来,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按照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建立了一系列的管理程序和规范。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强化水资源调度,实现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配置是有效的,极大的促进了国民经济的顺利发展。党的十四大作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后,历时十年,我国的社会经济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市场经济的合理配置资源、优胜劣汰、价值规律、市场竞争机制已经深入人心。但在水利系统中,特别是处于基层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却在很大程度上停滞在原有的思维观念中,习惯于商品生产和工程建设严重依赖上级的行政命令,沿用粗放的管理方式,单位职工吃“大锅饭”、喝“大锅水”、工作效率低、经济效益不高、职工收入差、水土资源的综合经济收益率非常低、注重社会效益的发挥而忽视了自身经济效益的壮大等现象仍然普遍存在。

2.2管理体制的问题

在水利工程这些不同功能要素中,从总体上划分为社会公益型和生产经营型两大类。在水利工程的管理体制中又分为中央管理和地方管理,即按行政管理区域划分又按流域(或灌区)划分。由于行政主体和业务主体的分离,形成了条块分割、政企不分、政事交叉、各自为阵、职责不清的管理体制。经常出现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权、水政水资源的执法权和管理权、防洪安全的执法权和管理权等工作的错位或缺位,以及在水利工程管理机构和编制、灌区输供水时空分布、灌区水价核定、水费计收体制、水利工程管理或养护、供水收益分配等方面的诸多矛盾。由于管理体制的不顺,造成行政主体和业务主体之间的责权利不清,出现有利益时大家争着管,有问题时互相推诿谁都不愿意管的局面。在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发展过程中,体制不顺带来的影响是长期的,危害也是致命的,而理顺管理体制的难度也是最大的。因此,这是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

2.3运行管理机制的问题

按照国务院《水利产业政策》的要求,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均按照政策规定并结合自身实际,实施了水价成本测算。实施二十多年来,绝大多数水管单位均不能按照测算审批的成本水价计收水费,普遍的实收水价只占成本价的百分之四十左右。虽然水管单位所供的水是商品,其中凝结着商品生产者巨大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但却不能从低廉的收费价格中获得合理的补偿,不能维持简单再生产的正常进行,必然导致水管单位职工的生活贫困和职工队伍的不稳定。水价的审批是由国家各级价格管理部门严格控制的,既不能按照商品的价值规律和供求关系定价,又不能得到政府的价格补贴,这实际是政府转嫁了水商品成本支出的负担。

3实施水利工程体制改革的主要措施

3.1建立维修养护的运行机制

通过改革,建立起一整套适应市场、适应形势、符合要求的运行机制非常必要。在维修养护机制上建立专业的水利工程养护维修队伍,实行企业化和市场化运作,专门负责水利工程设备、设施、渠系工程的养护维修,将水利工程管理和养护维修分离,既可精简水管单位人员,节约维修养护经费,又可以提高维修质量,缩短工期,充分发挥工程的运行效益。

3.2加强领导、稳步实施、积极推进水管体制改革

为了解决水利工程管理中长期形成的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经费短缺、管理粗放等有关问题,来自水管单位体制改革以来,逐步解决了部分水管单位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管理粗放和工程效益衰减等一些难点问题,体制改革是改变水管单位现状的有效途径。因此,必须坚持推进水管单位体制改革,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从“两定”测算、经费落实、管养分离、内部改革、人员分流等方面,统筹兼顾、多管齐下,大力深化水管单位体制改革,真正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水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3.3转变观念和思维方式

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首要前提是改革不适应市场经济形势发展的陈腐观念,将原有的计划经济、商品经济完全依赖行政命令的思维方式转变过来,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价值规律办事。特别是在水管单位内部的供水生产、水产养殖、水利发电、库区旅游、水土资源等生产经营实践中,严格按照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要求,加强各环节的管理,强化成本核算,合理确定价格,严把产品质量关,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在重视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不断提高职工的文化生活水平。树立长期发展的战略思想,制定切合实际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结合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形势的“一带一路”,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思路统揽我们的工作,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切以经济效益为出发点,合理配置和优化利用水土资源、人力资源,不断提高工作效率,才能摆脱水管单位举步维艰的困境。

结语:

水利工程在防洪、排涝、防灾、减灾等方面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同时在工业生产、农业灌溉、居民生活、生态环境等生产经营管理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即将步入小康社会的今天,我国的社会经济形势和结构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革,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分析体制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促进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健康发展,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冯云飞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的历史回顾与改革进展水利发展研究2008,8(12)

[2]周晓花、陈小敏以史为鉴,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水利发展研究2003,3(6)

[3]薛志双.浅析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现状[J].农业与技术,2014,03.

[4]张雪君.关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模式的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