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荣杨明珠周丽萍(云南省姚安县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云南姚安675300)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4-0373-02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作为提供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药具免费发放服务也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一些特殊人群的涌现,让我们越来越迫切的认识到,常规的药具免费服务模式,已适应不了新形势下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本文试图通过对姚安县在城镇化进程中涌现出来的一些特殊群体的观察,对她们的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适当提出对策建议,以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的,让药具免费工作做到全方位、广覆盖,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1、几类特殊人群的现状、存在问题分析
1.1流动人口。
1.1.1现状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形成了人、财、物的大量流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了从农村向城市的大规模转移,外来人口的涌入,一方面为城市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为当地的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另一方面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给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以姚安县为例,截止到2011年12月31日,全县共有流动人口16060人,其中,流入人口782人,有流入育龄妇女224人,在这些流入人口中,有226人是省内流入,其中以楚雄、大理、昭通流入最多;有556人是跨省流入,其中以四川省流入最多。流出人口15278人,有流出成年育龄妇女5150人,在这些流出人口中,流出人口40%在广东地区,30%在沿海地区,20%在昆明,10%在其它地方,对于这样一个欠发达地区状况是流出人口大大多于流入人口,年龄结构都以青壮年为主,男性多于女性,户口结构以农业户口或临时户口为主,流出人口大多数是初高中毕业生,这种状况相对稳定,且随着经济长期欠发达,这样的局面将长期维持。
1.1.2存在问题分析
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为了获得比在家乡更多的物质利益,更好的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农村庞大的剩余劳动力由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口流动拉开了序幕。伴随着人口短期大量涌入,中国长期的二元制经济结构正在慢慢瓦解,而流入地的公共服务水平却不能随着人口短期大量涌入而及时进行调整,大量流动人口在流入地不能平等的享受和常住人口一样的公共服务,且流入人口以青壮年为主,提示这一特殊人群正处于性活跃期,避孕与防病成为他们自身的需求。而政府在很多公共服务方面出现了服务缺位的现象,作为避孕药具免费服务的公共服务之一也同样如此。
1.2个体工商户
1.2.1现状
个体工商户是经过工商部门注册且主要以商铺门店为经营方式,通过零售商品和提供民生服务为手段获得收入的自由职业者。以姚安县为例,截止到2011年12月31日,姚安县辖区内到工商管理局注册的个体工商户有4457户,每户至少有一个人,甚至更多一些,提示这一群体人数庞大,且集中在城镇。
1.2.2存在问题分析
个体工商户经营规模比较小,人员主要集中在城镇,构成情况复杂,有外来流动人口、流入城镇的农村居民,有下岗或失业再就业人员等等,她们多属于生存型创业,但却为繁荣城镇市场经济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由于人数庞大,且成分复杂,覆盖面大,居委会药管员掌握情况这一群体的药具需求信息有限,药具免费服务能力受到掣肘。
1.3产后、非意愿妊娠采取补救措施后及新婚有避孕需求人群。
1.3.1现状
这一类人群既有城镇居民,又有农村居民,是一个妇女处于一生当中的几个特殊的生理时段,但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要到医疗机构、助产机构或者民政局婚姻登记中心接受服务。根据数据显示,2011年1-12月,姚安县有正常分娩妇女人数1790,采取补救措施妇女人数253人,新婚登记人数1680对。
1.3.2存在问题分析
从生理角度来说,正常分娩产后妇女产褥期结束、采取补救措施后妇女转经后都可以有性生活。很多妇女认为哺乳期间应该不会怀孕,采取补救措施后又不及时采取避孕措施,新婚人群由于优生的需要,大多要选择合适的时间怀孕,也有避孕的需求。由于这一群体的妇女的生理条件处于一生中比较特殊的一些时段,有避孕需求,而由于药具发放不及时,导致非意愿妊娠的不在少数,而一旦怀孕,对妇女的身心健康都极为不利。
1.4娱乐场所从业人员。
1.4.1现状
娱乐场所从业人员是伴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的巨大潮流悄悄兴起的特殊人群,这类人群大多是周边农村社区流入县城,也有从外县、外省流入。以姚安县为例,由于防艾的需要,县疾控中心成立了“高干队”,按要求每月到我县娱乐场所开展现场干预工作一次,为了增加干预覆盖面,中心聘请2名“同伴教育员”协助开展娱乐场所服务人员干预活动,到2011年12月31日止,我县共有娱乐场所从业人员127人(县疾控中心提供)。并被定为省级暗娼哨点监测单位,对这一特殊人群进行HIV抗体检测和梅毒检测,虽然在检测的127人中还没有发现艾滋阳性病例,但她们成为艾滋高危人群已是不争的事实。
1.4.2存在问题分析
改革开放后,禁娼与驱娼存在的悖论使性服务者生存于权利控制与满足社会需求的双重真空下,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关注这一特殊人群的健康和相应的医疗保障是失语的。艾滋病的流行使她们备受关注和重视,然而其双刃剑的性质,以及疾病与性服务者的角力成为社会文化的建构过程。他们的特殊就在于他们既是流动人口,又是艾滋高危人群,在非公娼制度的大背景下,有其秘密流动、频繁流动的特点,双重压力下使得这一人群呈现暗流涌动的态势,对她们的服务既是避孕的需要,也是防艾(包括性病)的需要。
2、对策及建议
2.1加大药具经费的投入。不仅要做好常住人口药具免费服务的同时,还要兼顾特殊人群的服务,所以要积极争取各级财政的支持,加大免费药具经费的投入,以解决药具管理经费不到位和人员经费的缺口,满足各类人群免费药具的供应。适当采购新型药具纳入免费发放的范畴,提升药具免费服务的数量与质量。
2.2积极开展宣传、培训工作。
2.2.1坚持寓宣传于服务之中,积极开展各类社会公益活动,充分开发、利用节假日、纪念日进行的宣传活动,利用宣教阵地以电视、广播、网站等大众传媒,广泛宣传生殖健康和避孕药具等科普知识,提升人群对药具免费发放的知晓率,让药具免费政策家喻户晓。
2.2.2创造条件让药管员走出去积极参与一些有关药具业务的培训班,掌握更新知识层次;通过县人口计生局每年举办的县、乡、村三级业务培训班,对相关人员进行药具业务知识培训,努力提升药管员的综合素质。
2.3改进药具免费服务模式。
2.3.1领导重视,部门联合是关键。首先各级政府和计划生育部门要高度重视在城镇化进程中药具免费发放服务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分析和调研,建议召开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并努力组织实施:1、广电部门负责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知识的宣传及普及;2、教育部门负责对初中、高中的学生进行生殖健康教育,积极引导即将步入社会的青少年建立正确的婚恋观;3、工商管理部门负责做好对辖区内个体工商户发放宣传单宣传免费药具服务的政策及知识。4、民政部门负责新婚人群的发放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知识宣传单和免费药具;5、医疗卫生部门负责在产后、采取补救措施后的育龄妇女同时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发放免费避孕药具或者提供放置宫内节育器技术服务;6、疾控中心可以通过外展服务掌握的情况对娱乐场所从业人员进行发放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知识宣传单和免费药具,并认真做好防艾知识的宣传,积极倡导使用安全套预防性病、艾滋病,尽量避免艾滋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7、县、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所要设置免费避孕药具发放窗口,并提供药具优质服务。
2.3.2采取主动上门服务。社区药管员要根据掌握的实际情况在做好常住人口服务的基础上,服务特殊人群,可以在查验流动人口的同时、流动人口协会活动进行服务,也可以通过掌握的个体工商户药具需求信息采取主动上门服务或者其他合适的时机,通过电话预约的方式采取主动上门服务。
2.3.3群众自取式服务。在社区、小区、超市、药店、厂矿等人群密集的地方设置药具免费自取箱,让群众根据需要进行自取,避免找不到药管员便领不到药具造成发放渠道不畅通的情况,且充分考虑服务对象私密性要求的个性化需求,提供方便快捷的药具免费服务。
2.4健全药具免费服务工作网络。
2.4.1县、乡、村三级药管员专职不专用的情况十分突出,基本处于人少事多的兼职状态,特别是城区药管员,辖区内人口数量多。大部分流动人口积聚于城区,人员情况复杂,业务量大,可以考虑县、乡、村三级适当配备专职药管员,并落实相应报酬,提高服务水平。
2.4.2加强药具规范化管理,特别是在人口流动的大背景下,要充分考虑辖区的实际情况,兼顾各类特殊人群,认真做好药具需求计划,完善、规范县、乡、村各级工作流程。特别是要做好各类人群的随访工作。
2.5定期向社会公布避孕药具咨询电话及监督电话,接受群众咨询及监督。
参考文献
[1]富晓星外展服务对娱乐场所服务小姐行为干预的研究概况.人口研究,2006,6.
[2]包广静莫国芳,云南迁移与流动人口特征及趋势分析.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7,6.
[3]王代权,计划生育药具管理工作的现状与对策探讨.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7,136(2):75-76.
[4]宋静李永琼,强化服务探索药具服务新模式.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7,138(4):201-202.
[5]刘静吴尚纯耿玉田,北京市育龄人群免费避孕药具使用现状调查.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9,167(9):538-540.
[6]刘来发林霞,人口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思考.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0,175(4):200-202.
[7]罗琴声,浅谈如何做好中心集镇计划生育药具管理工作,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0,,182(11):695-696.
[8]罗云飞.城镇化进程中计划生育药具免费发放服务思考.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1,19(1):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