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市2005~2009年梅毒流行病学分析及策略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2

江阴市2005~2009年梅毒流行病学分析及策略思考

陆向东张守椽马焰

陆向东张守椽马焰(江苏省江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14434)

【中图分类号】R18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8-0070-02

【摘要】目的分析江阴市2005~2009年梅毒的流行病学特点,提出完善和实施我市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的相关意见和建议。方法收集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我市梅毒疫情资料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近5年来,江阴市梅毒发病率快速增长,年发病率从2005年的14.67/10万增长到2009年的46.06/10万,年平均增长速度为33.11%,隐性梅毒增速更快。病例分期以早期显性(一、二期)梅毒为主,占79.78%,各年梅毒病例分期之间有极显著差异(P<0.001)。男女性别比为1:1.02,女性比例逐年增加。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39岁年龄组,占57.77%。全市报告梅毒病例呈地区性高发态势。结论

江阴市梅毒发病率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须根据其流行病学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有效控制梅毒的流行。

【关键词】梅毒流行病学分析

梅毒是对人体危害严重的血源和性传播性传染病,它具有传染性强、潜伏期长、临床表现复杂等特点,虽然解放以来一度曾得到有效控制,但是后来又死灰复燃,特别是近期增长趋势明显,越来越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市地处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交通便利,外来务工人员多,人员流动性强,近几年来网报显示,我市梅毒的报告病例数每年都在以较快的速度增长,报告发病率位居全省前列,成为性传播疾病的高发地区。为分析我市梅毒的流行特点,并据此提出完善和实施我市梅毒预防控制策略的相关意见和建议,现将我市近5年来梅毒的流行病学资料作如下分析:

1对象和方法

1.1资料来源:2005~2009年梅毒疫情资料来源于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人口基数和社会发展数据来自江阴市统计年签。

1.2梅毒诊断标准:按照卫生部下发的“梅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5974-1995)”和2007年卫生部修订下发的“梅毒诊断标准(WS273-2007)”。

1.3统计学分析:采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2结果

2.1发病概况:2005~2009年全市累计报告梅毒病例1968例,梅毒报告病例数逐年增加,年平均增长速度为34.27%,年发病率从2005年的14.67/10万增长到2009年的46.06/10万,年平均增长速度为33.11%(表1),在甲乙类传染病的发病顺位从2005年的第五位跃升至2007年起替代淋病位列第二位

2.2梅毒病分期:2005~2009年,每年度均有各期梅毒报告,其中以早期显性(一、二期)梅毒为主,占79.78%。各期梅毒报告病例数均呈逐年增加趋势,以隐性梅毒尤为明显,发病数五年增幅达818.75%(表2)。各年梅毒病例分期之间有极显著差异(χ2=66.56,P<0.001)。表2江阴市2005~2009年梅毒病例的分期情况

2.3

性别分布:在2005~2009年的所有1968例梅毒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1:1.02,5年平均男性发病专率为

27.85/10万,女性为28.94/10万,男女发病专率无明显差异(χ2=0.14,P>0.05),但从历年性别分布情况来看,女性占比呈增长趋势,尤以隐性梅毒更为明显,而一期和胎传梅毒则表现为男性多于女性

2.4年龄分布:报告病例的发病年龄集中在20~39岁青壮年年龄段,占总数的57.77%;除三期和胎传梅毒外,其他各型的年龄分布均与总体分布基本一致。

2.5

地区分布:五年间,全市16个镇(街道)均有病例报告,其中澄江(763例)、华士(159例)、周庄(151例)三个镇(街道)共计报告病例1073例,占总数的54.52%。

2.6

职业分布:职业分布广,遍及社会17种职业,其中无固定职业者(661例33.59%)占据首位,二至五位依次为农民(463例23.53%)、工人(416例21.14%)、民工(153例7.77%)和商业服务人员(117例5.95%)。3讨论分析结果显示,我市梅毒发病呈高发态势,发病率及其年均增长速度均明显高于全国和全省的平均水平[1],已连续3年位居我市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的第二位,病例分期以早期显性(一、二期)梅毒为主,这提示我市梅毒的发病正处于一个快速增长的阶段,必须引起相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应及时研究和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迅速控制梅毒疫情的快速增长。

从性别分布情况看,五年梅毒发病总数男女比例虽然基本相当,但从时间发展趋势看,女性的比例在逐年增加,这种现象在隐性梅毒的发病上表现得尤为明显,这固然可能与我市近几年来强化对孕产妇性病艾滋病筛查有关[2],但女性群体确实应引起更多的关注。而一期梅毒男性多于女性,二期梅毒女性多于男性,这可能与男性一期梅毒症状较女性明显,且男性的生理结构决定其一期硬下疳症状更易于被早期发现有关。从病例的分期情况看,虽然以一、二期为主,但隐性梅毒的增速最快,因此,对于有感染梅毒危险的人,特别是症状不明显的女性应及早做梅毒检测,并动员性伴做检测。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减少梅毒的传播及降低危害有着重要意义[3]。

从发病年龄分析,主要集中在20~39岁的性活跃人群中;病人职业分布广,社会危害面大,无固定职业者、农民和工人为我市发病的主要群体。因此在制定和实施综合性防控策略的过程中,应突出针对这些发病的主要群体,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增强防控效果,以期迅速遏制梅毒的发生和蔓延。

从地区分布情况看,我市梅毒呈现地区性高发的特征。澄江、华士、周庄三镇(街道)报告病例数超总数的一半,而上述三地恰恰是我市的经济重镇,GDP占到全市的50%以上。其发达的工商服务业、大量的外来打工者和强烈的人员流动性可能是梅毒高发的重要社会因素[4]。因此,如何在经济发达地区有效开展性病防控工作是我市当前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同时,做好梅毒的防控工作对艾滋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意义重大,据有关文献报道,性病患者对HIV的易感性比普通人高3~5倍,其中有生殖器溃疡者一次暴露感染HIV的危险性会增加10~300倍[5]。为此,我们必须将梅毒防控工作和艾滋病及其他性病防治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好政策资源,取得全社会支持,突出重点,标本兼治,采取综合性的防控措施,有效控制梅毒疫情在我市的发生和流行,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傅更锋,还锡萍,丁萍等.江苏省2004-2008年梅毒流行病学分析及防治策略研究.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9,29(10):1399-1402.

[2]管文辉,羊海涛,魏庆,等.江苏省特定人群梅毒血清学调查分析[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2,31(9):578-579.

[3]宫晓红,张连萍,韩峰.早期梅毒实验室检测方法的评价[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6):709-711.

[4]陈祥生.我国梅毒流行现状及防治策略[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08,35(2):73-77.

[5]张君炎.我国性病流行形势和控制策略.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1998,(增刊)∶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