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误区探索有效作文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2

走出误区探索有效作文教学

高明

江苏睢宁县第二中学高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准。而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多数学生怕写作文,作文教学低效,笔者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现象一:作文课流于形式。

语文教师一致认为传统作文教学普遍随意性。作文教案上训练目标空泛,只是应付业务检查。大作文仅限于每学年14次,小作文、日记、周记,往往流于形式,疏于检查。为了追求考试成绩或赶教学进度,作文课也时常被挤占。教师上作文课,有时多讲,有时少讲,甚至不讲,把作文课看作“副课”。学生怕写作文,也不想写作文,即使想写也无话可写,但为了完成任务,只好硬着头皮写,敷衍应付。

现象二:作文评改随意。

作文评改是验收学生写作成果,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环节。但当前初中作文评改存在问题明显。首先,评改方式单一化。作文评改的方式主要是“学生写,教师改”,学生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教师改得辛苦,圈圈点点、面面俱到,但收效甚微。其次,教师评语模式化。教师一支笔评价几十篇同题作文,评语难免模式化:语句通顺、字迹工整、结构严谨、错别字较多等法官判决书式的评语屡屡出现在学生的作文本上,而与学生感情交流,能拨动学生心弦的评语却“寥若晨晨”,学生拿到作文本,闭着眼睛也能知道老师的评语,体会不到写作的乐趣和自我价值感,写作积极性大大挫伤。

现象三:作文教学过于功利。

现在的作文教学功利性表现较为突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写都受制于考试,背离了新课标的写作取向,作文教学目标异化为应付考试。这种功利性导致作文专题训练失去了本色,现在学生写的多为话题作文,而感情真挚、语言朴实的文章少见,故弄玄虚,无病呻吟,内容空泛的“文化散文”风行一时。一味追新逐奇,追求所谓的“诗意”“有文采”,学生为赋新词强说愁,大大淡化了文体。写作缺失真情,文字花哨,为写而写,影响了作文教学的科学性和有序性。

笔者对照《语文课程标准》,结合教学实践,对有效作文教学进行了探讨和尝试:

一、明确目标,以教导写

“作文教学科学化的核心问题就是要有一个科学的训练的序,使整个作文教学有序可循,循序渐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初中作文教学每个年级的教学目标是初一年级以记叙文为主,初二年级以说明文为主,初三年级以议论文主。”同时还规定了“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内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教师在了明确《课标》规定的总目标和学段目标的前提下,要制定每学期、每节课的训练目标,这些目标要环环相扣,遵循作文教学规律,逐步推进,一步一步实现初中阶段作文教学的总目标。教师在教学中,讲授写作知识力求精,要全面关注写作过程,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才能避免作文课堂教学的随意和低效。

二、读写并举,读中悟写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个人读得书越多,思维才能越活跃,才会有灵感,写作时就会文思涌泉,妙笔生花,否则心中纵有千言万语,也很难写出只言片语。因此,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博览群书,将学生感兴趣的读物还给学生,将好书推荐给学生,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读书的目的,最终还是为了写,写是读后的感情释放,是对读的升华。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读经典名著的基础上,学会写读后感,写随笔,还可以仿写。更重要地是引导学生在撷取有价值写作素材的同时,从中领悟到写作的真谛,获得写作的动力。

三、说写结合,以说带写

写作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过程。因此,在教学中,要强调写作表情达意的功能,鼓励学生说真话、抒真情。教师要为学生写作提供宽松的环境,锻炼的舞台,展现的机会,让学生乐于表达,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如,开展“周讲坛”、“月辩论”和演讲比赛,开展读书心得交流,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语言组织和思辨能力。笔者在日常教学中,运用魏书生老师作文教学方法收到了显著的效益。利用每堂课开始前5分钟,让学生自由地演讲,看到什么就说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课后再写下来。一学期下来,学生都感觉到写作文有话可说,有事可写,这样就解决了学生怕写和写什么的问题。由此可见,把口头作文教学和写作教学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有利于提高写作水平。

四、多元评改,以评促写

《语文新课标》提倡初中生要“养成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能与他人交流习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见解。”因此,作文评改应打破过去教师“一支笔”、“独角戏”的评改方式,还可以采用学生互评、小组评的形式,将一支笔变成几十支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会自评和互评,学会分享与交流,学会取长补短。只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才能引起共鸣。只有教师导演好,学生才能表演好。教师要教给学生评改的方法,淡化评改分数,注重评改过程,在评改过程中,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

五、勤写多练,循序渐进

俗话说:熟能生巧。写作没有终南捷径,只有勤写多练,量中求质。教师要以作文课为依托,每周一篇,雷打不动。其次是课内写作与课外练笔紧密结合,拓宽练笔空间。要指导学生坚持写日记、周记,每周一评比,将优秀作品刊登在班级小报上,采用举办优秀作品展,或择优推荐到报纸杂志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创作积极性。只有多写才能笔顺,勤练方能文畅。

作文教学其实没有神秘感。只要我们秉承新课程理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彰显学生个性,让学生自由地表达,有效作文教学一定会取得新突破,学生一定会写出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