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谷县西湖镇卫生院山东省聊城市252311)
摘要:口腔健康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分析影响口腔健康影响因素及牙齿修复问题,改善人们的口腔健康行为,是口腔护理研究的重要课题。本研究对影响口腔健康的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从烤瓷牙修复、青少年牙列不齐矫正两个方面对牙齿修复问题做了探讨,为临床及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口腔健康;影响因素;牙齿修复;行为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口腔健康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口腔健康需求日益增加。影响口腔健康的因素多种多样,并且多为慢性因素,使得口腔疾病出现后,改善不是朝夕之事。提高全民口腔健康意识,纠正不健康口腔行为,并养成良好的口腔健康行为习惯,是一个重大工程。本研究对口腔健康行为影响因素及牙齿修复问题做了探讨,提出了有价值的建议,现报道如下。
1影响口腔健康行为的三大因素
1.1个体因素个人口腔健康状况与其经济水平、文化素养、个人观念和卫生习惯等密切相关,同时还受先天生理因素影响。一个人具有较高的口腔健康意识,则会有健康行为。一般而言,受教育程度高、经济水平高和文化素养相对较高的人,具有较高的口腔健康意识,会自觉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但是如果刷牙不科学,且饮食不科学,久而久之,也会出现口腔健康问题。
另外,不少人对牙病有恐惧心理,如果患上牙病,会抱有一种讳疾忌医的心理,认为牙病治疗过程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所以临床牙科就诊率较低。在这种不良情绪和心理下,患者体内应激性激素分泌会显著增高,导致加重病情,对于患者康复很不利。此时护士需了解患者心理,关心患者,使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提高治疗依从性,争取早日康复。
1.2家庭因素口腔健康的根本在于科学的口腔健康行为,疾病发生后再行治疗无法降低口腔疾病的发病率。只有通过行之有效的口腔疾病预防行为才能有效预防口腔健康疾病。家庭因素对孩子的口腔健康观念、行为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直接受到家庭成员的影响。比如对于孩子来说,如果父母制定科学健康的饮食方案,进食以清淡为主食物,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并且搭配高脂饮食,少量禁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同时,口腔疾病多发,虽然口腔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口腔疾病治疗难度大,所以需要加大宣传口腔健康的宣传力度,使其认识到口腔健康行为的价值和意义。
1.3社会因素在社会上广泛宣传口腔健康行为的重要意义,无疑对于人们健康行为的养成有重要作用。定期举办口腔健康教育讲座、口腔健康疾病预防知识、口腔健康宣传片等,能在最大程度上扩大口腔健康疾病的人群范围。口腔健康行为工程也需要依赖政府的行动,需要给予投入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促进口腔健康项目的落地。
2牙齿修复问题
2.1烤瓷牙修复在牙齿修复方式汇总,烤瓷牙是一种常见的方式,多数患者均选择烤瓷牙修复牙齿。不过,也有不少患者不了解烤瓷牙修复技术,而在认识到其美观性、舒适度后会接受这种技术。此技术的优越性是假牙无法进行比拟的。现在临床使用的烤瓷牙修复种类较多,耐磨性较高。
2.2青少年牙列不齐矫正一些青少年会有牙列不齐问题,主要受遗传和环境因素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对牙齿的美观程度会产生影响。牙列不齐会增加牙齿清洁难度,对孩子自信心会产生影响。但是问题在于,不少人认为牙列不齐无法矫正。但其实青少年逐步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科学的肌功能训练、矫正器矫正或手术矫正,针对不同的牙列不齐状况,可实现矫正。青少年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阶段,咬唇、咬铅笔等也会加大牙列不齐的风险。另外,肌群力量不平衡,也会引起压力不齐,而可以通过来肌力量的训练来矫正牙列。
3讨论
当前,口腔健康是人们普遍关注的健康问题之一,人们口腔健康需求快速增加。近年来,口腔医疗技术有了显著的提高,口腔疾病的治疗方法和手段也日渐丰富。积极做好口腔预防工作,可有效预防口腔疾病,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每年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口腔健康问题;如果存在问题,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积极配合医疗人员的口腔治疗。第二,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及家属宣传口腔健康行为的重要意义,使其逐步纠正不健康的口腔习惯。另外,在青少年时期宣传口腔健康行为的重要意义,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拥有一副健康美丽的牙齿。
综上所述,口腔健康问题的产生与个体、家庭和社会等因素相关,预防是降低口腔疾病发病率的关键。建立良好的口腔健康习惯,科学刷牙、科学饮食,是预防口腔疾病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徐勇,刘炳煌.浅析口腔健康行为的影响因素及牙齿修复问题[J].中国医疗美容(口腔整形美容),2014,10(04):210-211.
[2]郑卫东,楼春飞,沈彩凤.659名服刑人员龋齿及口腔健康状况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2015,24(09):109-110.
[3]张颖,刘璐,陈瑞波.儿童乳牙患龋状况及家庭口腔健康行为的差异[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7,23(14):112-114.
[4]王杰,王丽静,董娇娇.口腔门诊成年患者龋齿预防知识和行为的调查[J].上海护理杂志,2015,21(14):109-113.
[5]张翠贤,王玉周,袁玉萍.再论牙齿髓腔解剖研究及临床意义[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