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美学与人本思想在学校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探讨建筑美学与人本思想在学校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林少峰

广东建筑艺术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000

摘要:学校建筑并非建筑单体的机械排列,适宜的学校建筑可以塑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成为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学校建筑设计应兼顾功能、艺术、人文,实现物理使用、美学艺术与人本思想情怀的有机统一。本文主要探讨建筑美学与人本思想在学校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关键词:建筑美学;人本思想;学校建筑设计;融入

学校是人们进行教育过程的主要场所,在教育机构所处的城市空间当中教学建筑和空间的美的表现和人性化也在很大程度上和城市的整体规划息息相关,与此同时这也对学校承担的教育职责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建筑美学以及其人本化作为基础,然后对于其在学校建筑过程中如何将两者进行融合进行探索,希望能够对学校职能实现进行深入探讨,给有关人员以启示。

1在学校的建筑设计中应当重点考虑的因素

1.1学校建筑的功能和交通组织情况

学校的功能相对比较复杂,在对学校建筑进行规划设计时,应当要充分考虑学校中的功能分区和教学的秩序,保证建筑建设为学校这些功能的发挥和维护教学秩序提供便利。校园建设最关键的部分是教学区,其布局主要有组团式与网络式两种主要设计方法。组团式的优点主要表现为便于院系相对独立地组织教学活动与进行管理,更能适应建校周期较长而分期施工的现实。网络式的优点在于便利不同的科系在今后的发展中专业更新与规模调整,并能实现教学用房的使用性质的灵活调节,被现代的新型学校规划布局所偏爱。校园建筑设计中最重要也最容易忽视的是交通空间的设计,良好的交通组织是基础,交通空间的意义应有更多的延伸,将交通空间作为交往空间来设计,使其成为凝固音乐中跳动的音符。外廊连接处局部放大形式交通空间,为本来严谨单调的学寝式生活增加了多种形式的活跃因子。

1.2学校的基础条件

对学校建筑的设计离不开对学校基本条件的衡量,如学校类别、学校规模、教育目标和总体布局等。我国的教育模式决定了我国学校的类别为小学、中学、高中及大专院校等四类。而学校的规模是由班级总数及各班级人数决定的。学校的总体布局是学校建筑要求的最集中体现,建筑用地的大小及周围环境、建筑的形状和性质等都具体建筑要求对于建筑规划、设计和建设有着最直接的影响。校园建筑的规划布局要与地域相结合,根据不同地区的日照、采暖、通风等要求,在建筑组合形式、外观造型,空间结构方面体现差异性,以适宜不同环境。建筑规划布局应满足日照标准。学校的建筑一般主要表现为一字形布局、王字或田字形布局及综合式布局等三大类。新建、扩建及大规模旧楼改造以及新楼与旧楼在文脉及地域文化上是统一还是对比,将是设计师要取舍的决定因素。

1.3单体设计

学校建筑的风格不仅能给人带来第一印象,还能成为代代已毕业了的学子们的长久回忆。校园建筑的类型众多,特色不一,构成了学校的多元化特色,与此同时,还应当注重校园建筑整体的协调性和统一性。高校校园因其规模大,组成部分众多,因而,其建设往往是分期完成,在规划设计中要做好分期实施的准备和余地,并需考虑到其在建设周期内的合理使用和多种变化的可能性。

2建筑美学与人本思想在学校建筑设计中的融合策略

2.1确定合理的设计目标

为让美学和人本化能完美的融合在学校建设设计当中,建筑设计师首先应该根据两者来确定合理的设计目标。在进行目标设计时,其应最先考虑到设计是否能做到各方面的和谐统一,确保建筑设计过程中不会出现时间、空间以及人的干扰,防止设计出现矛盾。此外,建筑设计也应该注重对资源的利用,资源利用不仅是指用于建设的建筑材料,还包括建筑物周围的环境资源以及其他资源等,确保所有资源都能充分发挥其价值。设计师还应该将“家”的观念融入到设计目标当中,即确保整个建筑物的设计都是围绕为学生提供另一个家的理念进行的,从而让学生能在学校感受到更多家的味道。

2.2充分发挥建筑物的功能,合理进行空间布局

要使建筑物达到融入各种设计理念的要求,就必须要能确保建筑物具有完善的功能,并使其功能得到充分利用,防止出现因为建筑物规模的限制,而忽略了对其功能进行设计的情况。故在进行实际设计当中,建筑设计师就需要在有限的空间内不断的调整建筑物的空间布局,使其在布局合理的情况下,还能具有相应的功能,让其能不因为空间布局而丧失相应的美感,也能为学校师生提供完善的功能服务。如在进行某学校设计时,设计师就可在确保建筑物的基本功能不受影响的条件下,将学校某些建筑物和其周围的道路以及景观融合成一个整体,在让学校建筑物具有整体美的情况下,还让师生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便利[3]。

2.3突显以人为本的文化价值

在进行学校建筑设计时,我们需要把人的情感放置在首位,也就是结合人的要求来进行设计,在让建筑迎合其要求的同时,突显以人为本的文化价值。不管是从思维方面,还是材料和空间设施方面,都要迎合人的自身标准,让性能之间关联顺畅。通过设定一个把现代花园和学校融合于一体的空间格局,在突显园林景观特性的同时,还具备较强的应用功能,展现人文和人工因素,进而起到生态文化和效益高度结合的效果。人本化设计理念并非是一场设计运动,或者是一个设计团体所提供的,而是人在设计方面主要追求的标准,人作为一种具备思维跳跃较为活泛的动物,因此希望所生活的环均可以给其提供幸福感和舒适感。由此可见,将以人为本文化价值进行突显是非常必要的。

3案例分析

以某学校的建筑设计为例,通过对该校学校内部空间的创新规划与整理,实现中小学校独立与共享资源的重新分配。在校园规划中设计具有连贯性、整体性、合理性、同一性的校园空间架构原则。立足于教学需要,在最大程度地满足功能性要求的情况下,加强对校园景观的建设。具体工程情况:该学校总建筑面积为4.4万平方米,地上四层,无地下室。主要功能区域有普通教室、食堂、图书馆、后勤、多功能教室、多媒体教室等。

设计手法:在进行设计中,采用非对称的设计布局方式。采用开放、动感、生态的规划原则将校园设计成为能适应最新教学需求的校园综合体。无论功能配置还是空间等级设计都极具个性色彩,成为整个齐河县的亮点工程。具体设计方案:中小学校采用南北独立布局,小学采用回字形庭院,中学为适应地形采用U型布局,多媒体教室采用单体建筑的方式,采用圆形建筑,建设在教学楼的前方,从远处眺望,教学楼与多媒体教学楼宛如一条戏珠的飞龙,具有强烈的空间感和浪漫张力。在景观的设计环境与建筑设计保持一致,在设计中为学生提供能够用于交流和小聚的空间,充分发挥想象空间,例如,对媒体教学楼的设计,可以采用半开放式的圆环设计,从低部能够直接看到圆形柱架,体现出建筑的设计性。建筑的精髓就是以人为本,将学生的感受考虑到整体的建筑设计中,能够加强其中的人性化的设计,通过打造园林校园,让学生寄情于花草之间,体现出绿色校园,人文教育的理念,达到生态文明相统一的要求。

4结语

成功的学校建筑形象会给人们带来很贴切的体验和感受,同样成功的学校建筑及空间环境对于它要实现的功能来说也会给孩子提供更适宜的学习及成长环境。学校应对学校的建设设计引起重视,让其设计的美感和人本化都能完美的体现出来,结合建筑美学和人本化特性,把现代化设计技术和理念融合到其中,突显以人为本的文化价值,在创造良好的学校建筑的同时,促进学校设计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明秀英.美学规律在房屋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居舍,2019(19):95.

[2]李龙.建筑美学在房屋设计中的体现[J].艺术科技,2019,32(07):224.

[3]陈聪.关于建筑美学与建筑设计结合的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