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智(安庆海军医院神经内科246003)
【摘要】目的探讨抗抑郁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症(PCID)的疗效。方法86例PCID患者随机分组为常规脑梗死治疗组(41例)和抗抑郁治疗组(45例),后者采用抗抑郁药物和心理护理联合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和两组之间的抑郁症发病情况和汉密尔顿忧郁量表(HAMD)指数评分差异以评估抑郁症的疗效,同时比较欧洲卒中评分量表(ESS)评分差异以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两组经治疗后HAMD和ESS评分明显下降(P<0.05或P<0.01),同时抗抑郁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常规脑梗死治疗组。结论采用抗抑郁药物疗法和心理护理联合治疗PCID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减少后遗症。
【关键词】脑梗死后抑郁症抗抑郁药物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741.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8-0059-02
Clinicalobservationsontheantidepressanttreatmentsofpostcerebralinfarctiondepression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curativeeffectofantidepressanttreatmentstopostcerebralinfarctiondepression.Methods:86patientswithpostcerebralinfarctiondepressionwererandomlypidedintotwogroups:oneisunderroutinetreatment(41cases),theotheriswiththeantidepressanttreatmentbydrugs,combiningwithmentalnursing(45cases).AssessmentsofincidenceandscoresoftheHamilton'sdepressionscale(HAMD)beforeandaftertreatmentwerecomparedwithinandbetweenbothgroupstoassesstheimprovementofdepression,andscoresofEuropeanstrokescale(ESS)werecomparedtoassesstheneurologicimpairment.Results:SignificantdecreasesofscoresofHAMDandESSaftertreatment(P<0.05orP<0.01)wereobtainedinbothtwogroups.Moreover,thecurativeeffectofantidepressanttreatmentwasmuchbetterthanthatofcontrolgroupunderroutinetreatmentofcerebralinfarction.Conclusions:antidepressanttreatmentofdrugscombiningwithmentalnursingcanenhancethecurativeeffect,improvetheprognosisandreducelingeringeffects.
【Keywords】postcerebralinfarctiondepressionantidepressanttreatmentmentalnursing
抑郁症是脑梗死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悲观、厌世、烦燥、缺乏主动性及全身疲劳等症状,国外文献报道其临床发病率多在40-50%之间。脑梗死后抑郁症(postcerebralinfarctiondepressionPCID)是脑血管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研究证实脑梗死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抑郁的发生率为40%-60%[1,2],其严重妨碍神经功能恢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甚至增加脑血管病的病死率。对脑梗死后抑郁症(PCID)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利于患者躯体功能恢复,改善预后,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的认识和关注。研究显示,对脑梗死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多达到的预期效果并不明显,而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配以心理护理,则能提高疗效。我院在2010年5月到2011年7月期间应用抗抑郁药物和心理护理疗法治疗PCID患者45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0年5月~2011年7月收治的86例PCI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1)所有病例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订的脑梗死诊断标准[3],并经头部CT或MRI确诊;(2)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4];(3)既往无精神病史和脑血管病、抑郁病史,且意识清楚,检查合作,无智力障碍、痴呆和明显失语症。将上述符合条件的PCI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普通治疗组41例,男20例女21例,年龄41~82岁,平均年龄(65.14±5.26)岁;抗抑郁治疗组45例,男21例女24例,年龄45~80岁,平均年龄(63.98±5.68)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发病时间长短、病程等均无显著性差异。
1.2治疗方法
普通治疗组给予脑梗死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抗抑郁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单纯抗抑郁药物盐酸氟西汀(20mg/d,口服)治疗,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1.3疗效评定
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抑郁症状轻重程度评分,总分<8分无抑郁,8~20分者为可能抑郁,20~35分者为肯定抑郁,>35分者为严重抑郁[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1995年中华神经科学会制定的ESS评分标准,轻型0~15分,中型16~30分,重型31~45分[6]。
1.4统计学分析
所得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土S)表示,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两组治疗前、后及两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抑郁发生情况(表1)和HAMD的评分比较(表2)
两组经治疗后均较治疗前症状明显缓解,同时抗抑郁治疗组和普通治疗组相比,患者抑郁症状缓解的比例和程度均更为显著,症状完全解除的患者比例也更高。两组经治疗后的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而抗抑郁治疗组HAMD评分下降更为显著(P<0.05)。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治疗前相比**P<0.01;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两组治疗前后ESS的评分比较(表3)
抗抑郁治疗组经治疗后的ESS评分较治疗前和普通治疗组明显下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SS评分比较(x-土S)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4周后
普通治疗组4125.76±3.4714.56±3.24*
抗抑郁治疗组4525.82±3.5110.19±3.02**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治疗前相比**P<0.01;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PCID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缺血,缺氧所致的脑梗死等病损可直接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去甲肾上腺素(NE)神经元和5-羟色胺(5-HT)能神经元及其通路,使NE和5-HT合成降低,从而引发抑郁,这对残疾程度起决定作用[7]。因此,改善脑部缺血、缺氧是治疗的关键,本研究结果显示,进行脑梗死的常规治疗以缓解缺血缺氧症状后,抑郁症状也得到明显改善,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与之相反地,抑郁症的严重程度与脑梗死的预后密切相关,处于抑郁状态的脑卒中患者,由于存在焦虑、抑郁情绪,心理压力过大,一般不能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对其进行规范的康复治疗和功能训练,它不仅影响患者情绪,同时还直接影响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康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8],因此,对PCID要积极进行干预。目前临床上治疗PCID主要是采用抗抑郁药物,该类药物可调整大脑内部失衡的神经递质,补充含量降低的5-HT提高5-HT受体的敏感性,从而提高5-HT的功能。
多项研究发现,家庭、社会、生理等多种影响导致病后生理、心理平衡失调,对抑郁症的发作同样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对PCID患者除了开展积极正确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外,要特别重视给予患者适当的心理疏导,调整其心理状态,帮助其度过疾病的恢复期。本研究中在对PCID患者进行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及相关的个人情况。从病人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多与患者谈心,从而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减轻和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减少抑郁的发生。其次,实施有效的人性化护理。住院期间应尽量减少不良因素的刺激,对于不同阶段的患者根据病情分开病室居住,对于病情稳定的病人应出院接受治疗,让其脱离疾病群体,避免恶性刺激。合理调整患者的饮食和药物治疗,指导患者有效应付应激事件,以减少、避免焦虑。第三,引导病人认识自身疾病的本质,消除畏惧、绝望的心理,端正对疾病的态度,鼓励患者面对现实,建立治愈疾病的信心。第四,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改善肢体功能。脑梗死后患者躯体的严重机能障碍、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和工作能力丧失使患者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因此需及早帮助患者制定并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和肢体功能锻炼,辅导家属帮助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以减轻疾病造成的不良后果,保持或改善患者的功能状态,同时能使患者最大限度独立生活,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本研究中在使用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同时,采用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联合治疗PCID,效果显著。较治疗前,患者的抑郁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同时疗效明显优于常规脑梗死治疗组,说明心理治疗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外,PCID与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也有关,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严重,日常生活能力低下,PCID发生率明显升高[9]。Herrmann等认为有明显抑郁症状者有更多的神经功能损害[10],PCID与功能损害程度具有相关性。本研究结果显示,经抗抑郁药物治疗后,PCID患者的抑郁症状明显缓解的同时,ESS评分也显著下降,证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也得到明显缓解,并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
总之,对伴有抑郁的脑梗死患者应尽早给予抗抑郁药物及康复治疗,同时应强调与有针对性地心理治疗相结合,这将有利于缓解抑郁和促进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提高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症的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LoongCK,KennethNK,PaulinST.Post-strokedepressionoutcomefollowingrehabilitation[J].AusPsychiathy,1995,29(4):609—614.
[2]ParodisoS,RobinsonRG.Genderdifferenceinpoststrokedepression[J].NeuropsyClinNearosci,1998,41—47.
[3]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分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379—380.
[4]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编.中国精神障碍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M].第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87.
[5]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2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21—126.
[6]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分会.脑梗死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2.
[7]VogelCH.Assessmentandapproachtotreatmentinpoststrokedepress-ion[J].JAmAcadNorsePract.1995.7(10):493—497.
[8]BrolaW,CzermickiJ,SzafranieL.Examinationofthequalityoflifeinpoststrokepatients[J].PrzeglLek,1999,56(2):152—156.
[9]PohjavaraT,LeppavuoriA,SiiraI,eta1.Frequencyandclinicaldeterminantsofpoststrokedepression[J].Stroke,1998,29(11):2311—2317.
[10]HerrmannN,BlackSE,LawrenceJ,eta1.Stroke.1998,29(3):618—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