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美术课堂中的教育教学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9-19
/ 2

论小学美术课堂中的教育教学方法

王楠

王楠新疆伊犁州巩留县塔斯托别乡中心小学835405

过去的美术创作教学模式常常是以“师”为中心,按照常规的教学模式一步一步地教给学生。并且认为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达到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目的,其实这不叫“创作”,而只是模仿,因为它不含自主性,创造性。就像“画匠”与“画家”的区别。美术教学进程的情趣性、表现活动的自由性和评价标准的多样性,提供了创造活动最适宜的环境。通过美术课程培养的创造精神将会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美术创作教学不仅是技能教育,更是一种人文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美术课程应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此理念的指导下,为充分发挥美术的教育功能,发挥美术教育特有的魅力,美术教学可采用的策略有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境,激发美术创作的热情

小学美术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理解教材内容,促使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一堂美术课要上得学生情绪高涨,教师就要营造一种吸引氛围,让学生大显身手,从中体验到学习知识的快乐及成功后的喜悦。美术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就是一个吸引点,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感染学生,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所谓情境,即情形、景象、境地的组合。课堂的情境包括课堂的场境和学习的氛围。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所谓创设情境,就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反映儿童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场景以及与之相应的学习氛围。创设情境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内在的动力支持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是激励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的内驱力。创设情景教学法首先要设置情境。根据教学目标,教师要围绕教学内容,通过语言描绘、实物演示,幻灯或绘画再现,音乐渲染、游戏等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富有情感、美感,生动形象的特定氛围,以激起学生的创作兴趣、热情;其次要让学生体验情境,通过参与各种游戏、表演、唱歌、听音乐、谈话、操作等活动,使学生在特定的气氛中主动积极地从事创作活动。如在教《恐龙世界》一课时,我首先用语言描述:“在我们的地球上曾生活着一群庞然大物,他们曾统治地球一亿七千万年之久,后来神秘的全部灭绝,成为科学上的一个未解之谜,他们是谁呢?”学生回答后我出示恐龙化石的图片,向学生明确恐龙曾经存在的真实性。在学生兴趣被吸引的同时我又播放了一段动画短片(课件),激发学生的热情,直观的展示恐龙生活的世界使学生了解恐龙的相关知识,引入课题。激发了他们表现形象的灵感。培养了学生对美术课的情感,轻松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在合作中体验美术创作乐趣

合作学习是指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增强学生自尊心,促进学生情感发展与同学间互爱及学生社交能力的提高。《美术课程标准》中这样要求:“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体验、观察、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合作学习是美术课程改革中普遍采用的教学方式,需要改变传统的整齐、标准化课堂教学模式,建立美术课堂中学生思维活跃,表现风格多样的教学景观。

在教学过程中我在需要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经常采用四人一组的方式,即以前后两桌为单位,只要上桌的两位同学向后一转,即可运作,即节约时间,又方便灵活,还可以使每一位组员都能在有限的合作时空里全员参与。如我在上二年级《做笔筒》时,把前后两桌合为一组,推选出一位小组长。再由小组长进行分工,组员进行合作完成作品,最后进行作品展示达到预设效果。其次在美术课中,学习任务布置以后,需要教师在小组合作之前安排分配好各自的任务。

三、潜移默化地进行德育渗透

德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实施美育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它无形的体现在每一门学科的知识当中。在美术教育中,它主要是通过完美的艺术形象的感染来树立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品德意志,教育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与此同时,德育的培养,又使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品格,最终使学生更加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美术课不是政治课、品德课,不是靠理论说教和标语口号式的教育,而是靠视觉艺术形象或通过艺术审美活动感染、熏陶,使学生等到启迪,领悟道理,受到教育。如在纯技法训练课上,我严格要求学生全神贯注地进行美术创作,以培养锻炼学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意志品质;有时集体创作,还可以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取长补短,使他们学会了顾全大局、团结合作,树立了集体主义观念。在美术教学中,我们要全方位的渗透德育,充分利用美术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让学生感到美本身就是一种心灵的净化。寓教于情感、趣味、娱乐之中,使学生在情趣上受到陶冶;在道德上受到影响;在心灵上受到启迪。

教学方法使用是灵活的、多变的。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课标的要求,结合先进的科技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使学生以主体形象,贯穿整个学习过程,从而不断改变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美术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林志俊小学美术教学中情境创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吉林:启迪与智慧(教育),2013,(5)。

[3]李子辉合作学习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J].山西:素质教育,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