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山东省青岛市266071)
摘要:近年来有关校园暴力的新闻报道层出不穷,而目前在我国尚未有完整的青少年儿童保护制度,因此本文借鉴美国的驻校社工经验提出构建学生+学校+家庭+社区多元结构来解决校园暴力问题。
关键词:校园暴力;驻校社工;校园社会工作
一、校园暴力的现状
(一)我国校园暴力的现状
1.暴力手段多样化
青少年在使用暴力时已经不拘泥于辱骂式的言语暴力,变成拳脚相加,抢劫打砸甚至性暴力。有的青少年开始在网络上泄露他人隐私,将受害人的裸照和视频发布到网上。
2.行为主体多元化
提到暴力我们只会和男生联系到一起,但是从最近的校园暴力事件当中,涉案的学生主体多为女生。校园暴力的涉及主体不光是性别多元化,在多起校园暴力案件当中校外人员也涉及其中。
3.主体低龄化,难于接受法律惩罚
涉及校园暴力的主体大部分都是未成年人,但由于我国目前刑法的界限,这就使得很多案件难以进入司法程序。
二、驻校社工的必要性
1.传统防治机制模式单一
我国目前对校园暴力的防治手段落后并且单一,绝大数地区采用的仍然是传统上的国家+家庭+学校的介入模式,主要是依靠家庭和学校来治理,家庭和学校之间又缺少有效沟通机制,在防治暴力层面上出现断层。
2.现有的治理校园暴力的机制脱离实际
我国的学校社会工作在运用之时还是脱离实际情况。防治的责任主要由学校公职人员来担任,但他们大部分还是缺乏专业的社会工作理论背景的,只能利用职务空余之便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3.缺乏有效防治模式,需要创新校园暴力防治机制
面对越发恶劣的校园暴力,以及已经僵化的传统防治模式,这就为社会工作者进驻学校开展学校社会工作提供了一个大好时机。
三、国内外校园暴力防治模式
(一)美国防治校园暴力的模式
1.运用成熟法律有效应对校园暴力
到目前为止,美国仍然主张通过司法途径来解决校园暴力,颁布了一系列防治校园暴力的法律,十分灵活地运用法律来治理校园暴力。
2.进驻校园警察
美国很多学校都引进过专业的校园警察,警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公权力,那就可以为校园的学生带去一种威慑力。
(二)香港治理校园暴力的模式
1.以司法介入为主的硬性手段
香港的学校配置校警,以便于及时制止校园暴力。校警会对行为恶劣的学生给予“警司警诫”,对于严重危害社会公共治安并且触犯法律的学生,会通过司法途径加以处罚。
2.以心理治疗为主的软性手段
在香港学校配有专业社工,在社区建设了综合青少年服务中心,对于行为难以矫正的“边缘学生”,配合心理医生,对青少年进行心理辅导。
四、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级防治机制
(一)建立驻校社工校园暴力的初级预防机制
1.打造和谐师生关系
在班级内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借此借助“镜中我”模式来重塑角色认知。在社工的协助下,师生进行情绪互动交流会,引导师生敞开心扉;在同学之间开展情绪宣讲会,帮助学生情绪宣泄。
2.打造和谐校园
驻校社工要邀请司法人员进校园开展法律知识普及,驻校社工要协助教师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课程的创新式设计,采用寓教于乐的形式向学生传授法律知识。
3.打造和谐家庭
进行家访,在这个过程当中驻校社工要细心观察学生的家庭成长环境,特别是父母之间的关系及家庭的氛围。鼓励家长及时掌握学生的在校情况,注意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
4.打造和谐社区
社区其实在青少年的社会化特别是校园暴力的防治上起着独特的文化规范作用。一定的地域生活环境势必会影响青少年之后的成长发展走向。因此驻校社工要深入学校周边社区,充分挖掘社区资源,倡导社区要多和家长沟通,针对每户不同的情况开展帮扶。
(二)建立驻校社工校园暴力的二级危机介入机制
1.一对一帮扶
将潜在的施暴者和被施暴者加以甄别后,根据资料有目的性的将可能存在矛盾的双方召集在一起开展平行小组工作或是分开。在社工监护下引导他们梳理事件,找出问题的源头,帮助双方澄清谬误。
2.理性情绪疗法
社工利用ABC理论帮助他们消除不良情绪,进行目标转移,为情绪的发泄找到突破口,引导他们如何和他人有效沟通,消除内心的非理性因素。[3]这种方式也可以运用到长期处于恐惧而自卑自闭的潜在被施暴者身上。
3.开展厌恶疗法
所谓厌恶疗法的目的在于通过实施“惩罚”的条件反射而减少偏差行为的发生。惩罚可以替换成让他们观看因为实施校园暴力而受到刑事处罚的案件视频等,以此来增加他们对暴力的抵触心理。
4.家庭个案工作的跟进
(1)开展家庭个案
按照前期走访的数据分析筛选出目标的家庭,进行家庭个案辅导工作。从生态系统理论的角度看,青少年的生活环境会和自身的成长产生交互影响,在这一环节驻校社工就要对目标家庭展开个案工作,分析家庭环境的潜在问题,积极介入。
(2)建立地区性家庭服务中心
社工可以联系学生所在社区,成立家庭综合服务中心。鼓励政府出资,聘请专业的教育人员,心理辅导人员在综合服务中心为目标家庭开展教育课程。这样就可以通过改变目标家庭从而从家长的角度对目标学生进行课外的个案跟进。
(三)建立驻校社工校园暴力的补救介入机制
1.学生系统
在校园暴力发生之后,驻校社工就必须及时的介入开展帮扶。特别是对于受害者和施暴者,是驻校社工此阶段的重点帮扶对象。
2.学校系统
学校要在校园暴力发生后积极配合警方进行调查,对尚不构成犯罪的涉事学生严肃处理,配合驻校社工和任课老师,家长进行互动,对校园暴力要保持零容忍的态度。老师也可能会对学生使用暴力,学校就要对涉案的教师给予开除处分,绝不姑息养奸。
3.家庭系统
家长应该主动和社工一起对涉及学生开展家庭辅导。对于施暴者家长应配合社工和学校对于严加管教,用一种正确的教养模式重新塑造起家庭的社会化作用。对于受害者的家庭就需要家长更加有效主动地和孩子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
4.社区系统
驻校社工要充分发掘社区资源,目前我国在刑事处罚当中开始运用社区矫治,那就更加需要社区在校园暴力发生后的介入过程当中发挥正向作用。社工可以协助社区建设自身的志愿者队伍,帮助有需要的家庭开展青少年的行为矫治工作和心理辅导工作;培育健康的社区文化,发挥文化的规范化作用。
参考文献
[1]许莉娅.专业社工联动“家庭学校社区”三方的三级介入[N].中国社会学报,2016-12-23(005).
[2]皮艺军,郭开元.校园暴力频发的成因与对策|思享会[N].腾讯思享会•蓟门决策发言实录,2016-06-14.
[3]强菲菲.社会工作介入校园欺凌行为研究[D].辽宁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