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水资源机制建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7-17
/ 2

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水资源机制建立

陈卫理

陈卫理

(洛阳市计划节约用水办公室河南洛阳471000)

中图分类号:X-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7-0000-01

摘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作为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建立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水资源机制,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相适应。

关键词:建立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打造低碳经济,节约有限的资源,是当今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和重点发展战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也作为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洛阳市作为北方缺水城市之一,人均水资源为230立方米,是全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2,是全国人均水平的1/10,因此,节约有限的水资源,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是水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目标。

一、洛阳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问题分析

一是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在地下水方面,洛阳市地下水已超采,部分地区出现严重超采。例如,2009年全市水资源利用量为14.02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6.96亿立方米,地下水开采量已占可开采量6.2亿立方米的112%,整体超采,市区部分地段、新安县城、孟津县城已严重超采。

在地表水方面,洛阳市地表水利用率低。例如,2009年省分配洛阳市的地表水指标16.71亿立方米,实际利用只有7.06亿立方米,占分配指标的42%。陆浑水库建成的一期工程,年可供水4380万立方米,而实际引水每年只有500万立方米。

在再生水方面,洛阳市尚未有效利用,我市先后建成污水处理厂14座,市区年处理过的再生水为1.1亿立方米,实际利用的只有965万立方米,大量的再生水白白排放。

二是水污染日趋严重,水生态环境恶化。2009年全市污水年排放量为5.4亿立方米,其中市区为1.74亿立方米。洛阳市污水处理厂设计污水年处理能力为2.15亿立方米,实际年处理能力仅为1.1亿立方米,市区只有63%的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管网,还有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河渠,导致水体污染。

三是城市饮用水存在安全隐患。市区用水主要靠9处地下水源地99眼水井供给,长期集中开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加之地下水埋藏较浅,地表污水直接影响地下水质,对城市供水安全构成威胁。有关部门通过对我市地下水18眼代表井的监测,其中7眼井中度污染,局部地区地下水出现严重污染。

四是水资源管理缺乏统筹协调。洛阳市水资源目前采取的是分部门管理方式,在实际工作中,存在部分管理部门职责不清,在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等管理问题上偏重本部门的利益,以至在水资源管理的重点工作和关键工作环节上,难统筹,难协调。例如,市区工业用水、园林绿化用水大都取自地下水或公共供水,再生水和地表水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城市区供水与节水不统一,在管理用水方面难以真正形成节约用水的有效机制。

五是水资源管理执法不到位。目前,洛阳市水资源无序开发,随意取水用水,污染水资源的现象仍较突出,除了各部门缺乏统筹协调等因素外,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水资源管理执法不到位。

二、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水资源补偿机制建立

(一)水资源管理应有完善的法律制度作保障

水资源的分配、取得和转让都是遵循一定程序的,是由一系列法律制度来作保障的。为了使水资源的分配、取得和转让有章可循,必须建立一套包括水权界定、分配和转让在内的较为完善的法律制度。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水资源取得的前提条件是交纳一定数额的水资源费,而水资源费的征收、管理和使用是由国家来负责实施的,国家只有制定相应的法律政策,才能确保水资源费的合理征收、恰当管理和使用。

第二,水管理部门对用户水使用权申请的审批是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来进行的,只有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水管理部门才具有对用户水使用权进行审批的依据。

第三,水市场的建立需要有一定的法律和政策基础。在我国水市场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市场化调节模式主要体现为水资源价格,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水价仍然处在政府的调控之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第四,强化水行政立法与执法。加快完善水资源保护的立法工作,并制定出分阶段的综合性整体治理规划,严厉打击私自开采地下水。向河道内乱排污乱倒垃圾等水事违法行为。充实各级水行政队伍,保证经费,补充设备,明确身份,保障执法力量。建立公检法联动机制,积极运用法律手段处理水事违法案件。

(二)市场化调节建议

1.运用排污交易制度削减水污染.

原国家环保总局于2007年启动国家环境经济政策试点项目,全面探索了绿色信贷、环境税、生态补偿和排污交易等政策的运用,各地对排污交易机制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也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建议洛阳市开展COD排污交易试点,比如前期可选择在污染管理方面有较好基础的区域开展,然后逐步完善COD排污权有偿取得、交易管理机制和方法等内容。同时结合国家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科技专项的研究,分步分期有序的推进水污染物氮、磷排污交易试点。

2.建立科学的水价体系

加快水价改革的步伐,理顺水价格体系,建立科学的水价机制对水资源的持续利用至关重要。运用市场经济规律和经济杠杆进行调节,使不同行业的水价,服从于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针对城市供水、排水和污水治理的价格,不能由经营者单独制定。水价和费用的制定必须由水行政主管部门和经营者根据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共同制定,在价格和收费制度上,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有决策权和否决权。利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水资源,向消费者合理收取水资源费、水保护费和排水净化费。

(三)深化水务管理体制改革。

针对目前分割的政府管理体制,建议应该本着职能整合、依法执政、政务透明、提高效率和公众参与的原则,继续深化水务管理体制改革,采取可行措施,有机的整合分割于各个行政部门的水资源管理职能,加快相关立法的建设使行政部门做到有法可依,并积极推动公众以社会民间组织的方式参与到水资源管理的过程中。

(四)强化社会节水意识。

大力宣传和贯彻《水法》,增强市民节水意识,提高全社会对节约用水的认识,促进水资源合理利用,工业用水实施定额管理,推广先进节水器具和节水技术。实施节水措施在工程中的前置审查,中期检查,后期验收的机制,在审批项目时,应充分考虑其节水效益。对厂矿企业生产过程实施严格监管,采用先进工艺流程和科学技术替代陈旧过时的工艺和设备。积极兴建和实施城市引用地表水工程、工农业及生活节水工程、污水处理工程及中水利用工程,以减少地下水开采。创建节水型城市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是离不开水的,而且水资源也是无法用其他资源代替的。以有限的水资源来满足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根本的途径是节约用水。因此,要大力宣传节水知识提高广大市民的节水意识,改变人们的传统生活用水习惯,积极推广节水型用水器具的应用,提高生活用水效率,节约水资源。农业方面应逐步改进灌溉制度,大力推广使用农业节水新技术和新工艺。工业方面,推行清洁生产,鼓励和推广先进的节水治污技术和设备,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和生产工艺的技术革新,实现城市生产节水。

(五)建立水资源储备工程

第一,严格保护地下水。建议把地下水作为应急供水的重要水源,在满足基本供水要求情况下,尽可能使其“恢复元气”,提高地下水应急供水能力。要把深层承压水作为战略储备水源在“十二五”期间逐步从常规供水中退出。火力发电、石油石化等高耗水行业,禁止开采地下水;城市公共供水要逐步减少向工业生产、园林绿化、环卫、洗车等行业的供水,鼓励这些行业使用再生水、地表水和雨水。

第二,加强水资源保护。建议加大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力度,加强对我市城市河渠管理,加快关闭已建入河排污口,禁止城市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确保城市河渠水质达标;环保部门要加强对污染大户排污的监管,使污染企业实现达标排放;优化取水排水格局,实行清污分流。要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严格落实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划定水源保护区,确保供水水质安全。

第三,加快水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工程建设。建议加大水资源工程建设力度。建设一批水资源利用工程,增加蓄水量,提升地表水供水能力;加快城市景观水系工程建设;建设再生水利用工程;推广雨水集蓄利用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