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第一中学653100
摘要:余秋雨作为现代青年在走进文化的道路上选择倾向性比较强的一位作家,他将文化熔铸于千年流传演进的汉字之中,将人生投影于过去与现实交叠的褪色胶片上。他身上流淌的中华血液与心中不灭的传承之任剧烈碰撞,于火光之中喷薄而出的,是宏观文化世界里的《中国文脉》,是个人现实生活中的《文化之贞》,是精神修炼之下的《沿途修行》,亦是精心酿造后的《文化苦旅》。本文立足于余秋雨的多篇散文,结合个人阅读、生活体悟,来探索其散文中所具有的独特气质。
关键词:人文思考、时代记者、中间人、使命感
20世纪90年代初,《收获》杂志专栏就曾刊载过余秋雨的一组文化气息与学术内涵并存的散文[1]。他用其富于个人色彩的文字,勾连着心灵与现实。他的散文之中,闪烁着朴实的光芒,看似平静的“海面”之下,亦有着许多值得我们探寻的“暗流”。先生自己说:我写过中国,写过世界,最后写到自家,终于在泪眼凄迷中看透了文化。他将自身拼凑成一座高扬着“文化”二字的青石板大桥,一端连着浸泡在白雾里的历史,一端连着肩负民族大义的现代青年。他在探寻文化的边际长途里与无数人相遇,转身之际轻轻将人文思考的种子播撒在心田上,带着独特专属的气息,走进你,然后独自离去。他散文中所具有的家国情怀、文化的联系性、历史与文学的交融性等,都值得我们去细细揣摩和体会。
1.文化人格的寻觅
余秋雨的文化人格是多元的,在他的文字中,有时展现出的是内敛、是克制,有时展现出的是张扬、是火热,它们复杂而多变,无法用特定的词语来概括,但却又存在始终如一的联系体。我认为任何文化都是从人的骨肉里抽离出来的,它降临于婴儿啼哭的那一刻,懵懂间被赋予了新的生命,鲜活又顽强。它被人精心雕琢,像是想要它成为黑暗里永垂的烛光。无数被人反复摩挲的文化碎片互相交融缠绕,渐渐形成一个个独立存在于世间的文化人格。无数的文化人格却又受无形牵引,走朝同一个方向。它们彼此相异,却又彼此相依,才于精神世界辗转相遇。
个人的文化人格,更像是个人的精神体,是其行走世间的背景色。秋雨先生的作品,倒像是一株绽放在冰面中央的睡莲,悄悄指引着茫茫白雾中迷茫不安的少年前行。他的文字折射出一种别样的、近乎依赖的舒服感,不似令人存有敬意的师者,也不似予人倾诉欲望的朋友,倒像是某个城市倪虹街区里一座干净舒心图书馆的馆长。他向你发出邀请,试图让你同中华文化的对岸跨越千年长河取得联系。
先生在《抱愧山西》中曾写道:家乡那么贫困、那么拥挤,怎么办呢?…他们把迷惘的目光投向家乡之外的辽阔天地,试图用一个男子汉的强韧筋骨走出另外一条摆脱贫困的大道。同样的时代环境,却造就了完全不同的人生选择,这些受历史眷顾的“晋商”开辟了文化的另一面,真正将从商作为一种从精神深处迸发出的自信来源,以一种别样的姿态冲击着士农工商的等级怪圈[2]。他们没有时代赋予的光芒庇护,却始终在一刻不停歇的前进。
与这种“充满生命力的韧性”及其相似的,还有《风雨天一阁》中提到的那位在明朝历史上以“藏书”出名的官员范钦,他在做官与藏书倾向性的纠结与选择里挣扎了很长的一段时光,最终在时代的推动下成为了一位“官位极高且在藏书方面有不小贡献”的典型文官。
先生将这种隐匿于巨大文化环境背后的“黑曜石”呈现在你我面前,似一个指引桥两岸的“掌灯人”,眼前是显露出的是霓虹一角的中华文化,脚下踏实走的是跨越千年迷途的石桥。
也许这便是先生的文化人格,他不断从历史罅隙里剖离出那些至今仍具有普世价值的文化碎片,为空有热血而惶惶不知向何而发的青年们拼凑起一张比山水更具情感色彩,比花鸟更加生动的“文人画”,指引着少年在寻找自我的路途上坚定信念,持续大胆的前进。
2.以文寓史的“记实”态度
先生作为一个在历史研究方面和文学领域都颇有建树的学者,将两者有机的融合在一起,用文学化的手法来传递历史里具有特殊价值的信息。正如先生所言:时间本可以穿越,当下才是重心。他文字中蕴藏着敏锐的现实性,宛若一位穿梭在古今之间的记者,用双脚丈量、用双眼记录、再用双手写下从过往历史中获得的、延续到现在依然恳切的文字。
在一篇名为《黄州突围》的文章里,先生曾感叹道:越是超越时代的文化名人,往往越不能相容于他所处的具体时代。这大抵是文化的一种“滞后性”,本该耀眼的人在现实中却备受压制,等几十年后、几百年后,那些当年唾弃他的人的子孙后代们才又将其从文化长廊里双手捧出来,奉为上等,尊重他,歌颂他,仿佛从前的“恶行”从不曾出现,现世的“英雄”也不曾存在一般。这非常矛盾,却也极其常见。
而人作为这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个体,不能不受到牵连。陈寅恪先生在写给王国维的挽词中曾提到:凡一种文化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痛苦,其表现此文化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愈甚。余秋雨先生在面对避暑山庄的清澈平静的湖水时,也因王国维之死而叹息,同时感慨道:一个风云数百年的朝代,总是以一群强者英武的雄姿开头,而打下最后一个句点的,却常常是一些文质彬彬的凄怨灵魂。
历史与文学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而是如繁茂藤蔓般交叠,如甜蜜爱人般缠绵。先生将二者相互照应之处投影到现实社会中,用一种比之客观更加文学化的叙述,将其内部存在的意蕴呈现于白纸黑字之上,从宏观的历史观念对其作出新的评价[3]。
他保持着一种对时间和事件的警惕,将印着“过去”的静止刻板的画卷更加生动地铺开,着墨大胆又张狂、细腻又柔软。这大抵就是贯穿先生作品的“传承情怀”。几分厚重深沉,几分热烈真诚,是对历史的尊敬,亦是先生对文学的忠诚。
3.情与智的有机渗透
做文化传承人,自然少不了自我感情的革新取舍,这便不单需要极具内驱力的责任感,更需要明了文学本身用以载道言志的核心价值。先生的散文里,情与智的有机渗透几乎无处不在。他的“情”更多的是体现在对叙述主体的主观评价上,而“智”则上升到了一种哲理性思考的高度。
在写杜甫颠沛流离的一生时,先生曾为其对苍生大地投注的关爱和同情而抒怀感叹,其后又忍不住挥毫笔墨写下:一种被关注的苦难就已经不是最彻底的苦难,一种被描写的苦难更加不再是无望的泥潭。…人是可塑造的,一种特殊语法能改变人们的思维,一种特殊的程序能塑造人们的人格。
除了对杜甫的经历有过这样跳脱出某个时空限制的思考,先生也对法国大革命时雨果的遭遇产生过类似性质的考量。他将雨果在那段时间因《欧那尼》而受到的嘲讽和污蔑的原因做了较简洁的分析,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某些嫉妒者爆棚的嫉妒心,先生在行文后部分将雨果八年后同部剧上映时观众的反应做了对比,从而来证实“社会变革”对于嫉妒的强大作用。感性的表达,理性的收束,大开大合之间,彰显着先生字里行间蕴含的一种特殊的文字使命感。
他站在文章立意的高塔之上,度量分寸,仔细做着取舍。他的文章中似乎总隐藏着一股无形的力量,轻轻划定了文字与内蕴的界限,张弛有度,收束自然,冥冥之中却又牵引你继续探寻那些语言之下的“意”。
文字本没有绝对,篇章也没有完美,贯穿在文辞之间的,大多都是一些作者刻意想要传达出的现实状况、精神思想。先生通过这种情与智的有机渗透,更加有效的传达着他对于某些现象的感悟与反思。读者更易接受,精神就更易传达,文化就更易传播,如此一来,先生的用心也就能够体现出更大的价值,引导更多的人主动去进行人文思考[4]。
4.总结
跨越千年文化的“中间人”、遍寻世界文化精神遗迹的时代记者、言意无穷自在把量的作家,余秋雨有着多重身份,同时亦有着多种历史任务,他将中华文化的灿烂星辉糅合成一篇篇朴实典雅的散文,借由书籍漫漫的发展历程传承下来,正如他所感:大而言之,没有书籍,历史就失去了前后贯通的缆索,人群就失去了远近汇聚的理由;小而言之,没有书籍,任何个体都很难超越庸常的五尺之躯,成为有视野、有见识、有智慧的人。他足够重视文字,足够重视书籍。他把个人文学色彩与不同时期的存在交汇融合,将手中的笔与自身经历交叠串联,文字间相互照应,辞藻间相互映衬,才造就这别同一般,内富力量的“秋雨体”。
参考文献:
[1]欧娟.近期余秋雨散文研究综述[J].开封大学学报.2004(12):52—55
[2]金坤.戏剧化散文冲突—余秋雨散文特点下的戏剧化元素思路[J].文学评论.2014(4):41—42
[3]章程.论余秋雨的散文[J].创作和欣赏.2015(8):224—225
[4]高素英.试论余秋雨散文的独特魅力[J].泰安师专学报.2000(3):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