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术后胃肠内营养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7-17
/ 1

颅脑损伤术后胃肠内营养的护理

董春花

【关键词】颅脑损伤术后胃肠内营养护理

完全胃肠内营养简称肠内营养,是补充营养的主要途径,指不能口服者,经鼻腔将胃管插入胃内或经胃、近段小肠造口进行管饲,分为管饲饮食和要素饮食。积极合理的胃肠内营养支持不仅能够增加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能量和氮摄入量,促进蛋白质合成,恢复氮平衡,而且可以降低感染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我科自1998年5月~2008年2月采用鼻饲管喂养对45例患者颅脑损伤术后实施胃肠内营养支持,保持和改善了病人的营养状况,减少了并发症,无1例病人因并发症而死亡。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45例,男26例,女19例,年龄20~72岁,入院时GCS评分≤8分,其中脑干损伤16例,弥漫性脑轴索伤11例,广泛脑挫裂伤颅内血肿10例,脑挫裂伤合并珠网膜下腔出血8例,颅内血肿伴脑疝5例,全部行开颅术,术后72h内无消化道损伤的条件下行鼻饲饮食,管饲时间为15~90天。

1.2营养成分

管饲饮食采用聚合物膳食,混合奶,市售胃肠内营养制品;要素饮食,原则是高热量、高蛋白而不升高血糖。根据患者代谢和营养状况、胃肠道功能及对水摄入的限制来选择。

1.3管饲方法

采用无菌注射器,通过鼻饲管分次注入,1次/2~4h,100~200ml/次,温度38~40℃,管饲用20~30ml温开水冲洗管道;要素饮食采用滴注法,间断分次或持续24h滴入,每天更换滴注管。每次鼻饲前后轻微活动鼻饲管经鼻孔处,以防鼻饲管长期压迫鼻孔引起糜烂,鼻饲前确定胃管在胃内后再滴入或注入营养液,鼻饲管应4周更换1次,夜间拔除,第2天早晨从另一鼻孔插入,保持口腔清洁,早晚2次口腔护理。

1.4结果

本组患者营养状况改善,体重稳定或增加15例,8例食物反流,15例腹泻,5例便秘,2例堵管。

2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2.1食物返流及护理

术后昏迷患者出现食物返流易引起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因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缺氧,胃肠道黏膜缺氧、水肿影响消化功能,

胃肠蠕动减慢,营养液滞留于胃肠内,且昏迷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较多,吸痰易刺激咽喉引起食物返流。因此,鼻饲前需吸净呼吸道内分泌物,注意动作要轻柔,每次注入营养液前先抽吸,了解胃是否已排空,若残留量>100ml提示有胃潴留,则需延长输注间隔时间或减慢滴注速度,鼻饲半小时内不宜翻身及吸痰刺激,灌注时应抬高床头30~90°,插管深度55~65cm,最好选择一次性硅胶12号胃管。

2.2腹泻及护理

与胃肠内营养有关的腹泻通常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包括药物治疗相关因素、患者相关因素、营养液配制和供给营养液方法等相关因素,以及胃肠道对营养液的吸收等。对鼻饲的患者营养液的配制、输注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并注意营养液的温度,同时灌注速度不宜过快,并严密观察患者排便情况,对腹泻患者要注意观察大便的次数、量及性状,并做好记录,保持肛门及肛周皮肤的清洁。

2.3便秘及护理

术后患者长期卧床,肠蠕动减弱,加上部分营养液不含膳食纤维导致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水分过度吸收,造成便秘。可给予缓泻剂或用开塞露通便,同时进行腹部顺时针按摩,必要时给予温盐水灌肠,效果不佳时可用手指由直肠取出大便,同时增加营养液中纤维素含量,适当增加温开水注入量,保持大便通畅。

2.4堵管

由于营养液溶解不完全或浓度过高,注入药物与营养液相互作用形成不溶物质,2次灌注之间冲管不充分或未及时冲管均引起胃管堵塞。因此,每次进食前后,必须先用温开水20~30ml冲管,持续滴注的患者间隔4~6h冲管1次,如需注入药物,应注意药物充分溶解后注入,不可将其混合注入或与食物混合注入,并注意药物间配伍禁忌。

3讨论

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病情危重,变化快且死亡率高于其他部位的损伤,患者术后大多数处于昏迷状态,易出现多种并发症而危及患者生命和影响恢复期生存质量,其中营养不良会削弱患者对创伤的耐受力,增加术后危险性。因此,颅脑损伤术后患者胃肠内营养支持已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本文通过对45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胃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了解和掌握了颅

脑损伤术后护理要点和并发症处理,总结出颅脑损伤术后实施科学有效的胃肠内营养护理,可弥补胃肠外营养的不足,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的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彭承弘,彭淑腩.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及并发症的处理[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5,15(6):362.

[2]刘军方.脑损伤后的脑组织保护性治疗进展[J].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2,(11):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