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心得——诗意的解读
王敏
摘要:诗歌是人性的展露,情感的浓缩,人生哲理的提炼。教师应该了解诗歌的特点,把诗歌中蕴藏的巨大能量,通过点拨释放出来,让学生从中受益。
关键词:诗意;诗歌鉴赏;心得
作者简介:王敏,任教于四川省南部中学。
语文新课标把诗歌的阅读与鉴赏作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高考也设置了诗歌鉴赏题目,且从2002年起改为主观题。这些都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那就是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感受诗意之美。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说:“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文学种类.”。荷尔德林说:“人类诗意地栖居在这个星球上。”从本质上讲,每一个人都是诗人,——诗情、诗意、诗心、诗性潜藏在每一个人的心中。还有人说:诗歌是语言艺术的精髓所在,她从来就代表着文学艺术的最高成就。一个远离诗歌的民族,算不上是文明的民族。诗存在的理由就是人活着的理由;人类如果还能继续存在下去,诗就永远不会从人们的心底消失。因此,诗歌是最能启动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一种体裁,搞好这几个单元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养成文学的趣味,提高学生文学鉴赏的能力。
大凡优秀的诗歌,总把大量的内容付诸读者思维,见诸笔端的内容往往是“漏万”“挂一”,而且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故言在彼而意在此,或藏情于字里行间。只有拿到作者写作所用技巧之钥匙,方能身临其境而一目了然。
一、追根溯源法
“诗贵含蓄”,故有的诗歌或只写某行为现象,或只写某景物特征,而将深刻含意蕴藏其背后,需要读者去思考,分析,探求方能弄懂含义。因此追根溯源法便是解读诗歌的首要方法。
如南北朝乐府中的《碧玉歌》:“打杀长鸣鷄,弹去乌桕鸟,愿得连瞑不复曙,一年都一晓。”这首诗一开篇写了两个激烈的动作:一“打”一“弹”。诗中主人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一不待客,二没缘由(鸡鸟并为招惹她)。原来这位女主人没来由的举动是她的痴情在作怪:她盼望和她的情人长相厮守,永不分离————天别亮,人别醒,让这一夜成为永恒,让一年365日只有一个早晨!这样追根溯源,诗意就一目了然。
再如南北朝乐府中的《子夜歌》(其九》“今夕已欢别,会合在何时?明灯照空局,油燃未有棋。”我们不妨用“追根溯源法”分析第一句,该句交代了“行为现象”——“欢别”,诗歌为何选择“今夕”?——“夕”本是青年夫妇欢愉的美好时光,但现实太残酷,恰是他们分别之时。一个“已”字如泣如诉:“欢聚时光何其短,分别之日何其速!造物主啊,你为何这般残酷?”这一“已”字胜过千般怨,万般恨!他们为什么要“欢别”呢?不别不行吗?可能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婚后不久的女子,丈夫已经同她分别了,至于分别的原因,尽管诗人没有告诉读者,但我们由时代背景可推出她的夫婿或是被权势所迫而出走,或是从军,或是服劳役……而且是一去难复返。一则服兵役年月之长——“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二则那时外出服役者是“九死一生”生还者寥寥无几。所以女主人公悲痛欲绝。“漫说从此不来归,归来亦将花落去”!按理说这一别近似与生离死刑,为何有用一“欢”字呢?这“欢”字暗示读者,他们是恩爱无比的夫妻。是比翼鸟,是连理技,但是平时生活越“欢”,分别之时越难堪!这“欢”比“哭”更惨,它留下“别后伤感的根苗”!这样用追根溯源法逐层推理,弄清楚了第一句诗的含义,后面几句诗意就可轻易理解了。
二、探究言外之意、旨外之趣法
1、比喻明义法
由于比喻修辞能使作品语言形象生动、语义含蓄,读者易于理解而广为人们所运用。因此,我们在阅读诗歌时,就要注重这一点,弄懂诗中的比喻义,从而挖掘出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深刻含义。
如解读《子夜歌》中“明灯照空局,油燃未有棋”两句诗,我们从比喻的角度去考察诗意,如果把“灯芯”看作人的有限生命,“灯油”视为人的有限机能,那么芯渐短,油渐干,就是人们的生命分分秒秒走向衰老,趋于死亡的象征。人的一生不正是像一盏燃烧着的灯吗?(有人把病人死亡称为“油尽灯灭”)而青春时光比人的生命更短,充其量占人生的三分之一,她如此之宝贵,女主人却要独守空房,丈夫归而无期,这是否如同闲置而无人把玩的棋子呢?(明灯照空局)女主人公那种韶光易逝的感叹深藏其中。
2、双关会意法
因东方文化讲求曲径通幽——含蓄美,故很多作者在文学创作时,便采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言在彼而意在此。因此,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就不可忘却“双关会意法”,尤其是对诗歌的理解。
如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这首诗,前4句写景张本:金秋八月,湖阔水满,烟气弥漫,天水相连。雾腾云梦,浩瀚无际;波翻浪涌,声撼古城。后4句议论明旨:表面上说,面对这样的壮景,我热血沸腾,心潮澎湃,想渡过洞庭湖,可惜无船。看见人家垂钓,一个个得心应手,鱼虾满篓,而我手无渔具,只能空坐徒叹,真是无限的遗憾。而实际上是说;人家读书当了官,掌权施政,功成名就,春风得意,踌躇志满,而我还是一介穷书生,有才无处施展,空有一腔抱负!张丞相呀,您可要体察我的苦衷!您现在身居高官,大权在握(推荐他人出仕乃举手之劳),可要给我引荐引荐,让我也来大显身手,为国效力,创造一番业绩吧!
这首诗表意明显,乞仕之意炯然,但又不露求乞之痕。措辞显得不亢不卑,尽管源于作者双关之妙用,但也是比喻之高妙,方使读者能明其义。这里表情达意之关键,是作者以“想渡洞庭湖可惜无渡船”比作“欲出仕而无人引荐”,以“垂钓者”比做“在其位谋其政的出仕者”,以“羡鱼情”比喻“出仕而施展才华,干一番事业的愿望”,以“垂钓之具”比作“官印”即“谋其政的政治地位”。而这一串比喻的核心是“渡船”——“引荐者”,故而能突出诗旨,让读者明其心迹。所以,我们在双关会意时,要结合比喻考察诗意。
三、填补空白法
诗歌篇幅有限的特点决定了有的诗句对景物的描写高度概括,足“舞台过兵”——象征性的,(代表性)这就需要读者就平常所知(亲见或看电视、书本介绍等途径而获取的信息)来弥补诗所提供的意境,从而准确地理解诗歌的意义。
了。如唐代诗人张旭的《山中留客》:“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飘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入变沾衣。”该诗题已明写——“留客”,用什么来留呢?此处无京城之灯红酒绿,管声弦音,唯有千姿百态、姹紫嫣红的春山美景来打动这要辞别而去客人之心。而春山美景,作者又不能用描写的手段展现在读者眼前(受篇幅之限制),所以,作者就作了概括交代:“山光物态弄春晖”。好一个“弄”字!它赋予山中景物以人的灵性——领诗人之旨——各自展露出最美的姿态,一齐把山姑娘打扮得风姿绰约,向客人殷勤致意——“弄春晖”!有哪些景物参与“弄”呢?诗人未交代,这就需要读者就其所知来弥补,大凡游玩过名山秀水之人都不难想象出这样的风景:蓊葱的树林,悦耳的鸟鸣,绚丽的山花,浓郁的芳香,叮咚的泉水,滑翔的锦鳞——多色宜人的仙地,有幸到此,何不敞开心怀、尽情享受呢!这样读者就其所知来弥补诗歌的意境,也就领会到了诗人浓浓的深情,咀嚼出诗歌的意味来。
参考文献:
[1]巢宗祺、雷平、陆志平.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2]苏卫兵.中学生名著阅读的现状及对策[J].安徽教育,2001(2).
作者单位:四川省南部中学
邮政编码:637300
OnPoetryAppreciation
WangMin
Abstract:Poetryisthereflectionofhumanlife,theconcentrationofsentimentandtheextractionoflifephilosophy.Teachersshouldunderstandthecharacteristicsofpoetryandthroughteachingreleasethegreatpowerinpoetry,sothatstudentscanbenefitfromit.
Keywords:poetic;poetryappreciation;refl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