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构建喀旗园林建设管理“多赢”局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3-13
/ 2

因地制宜:构建喀旗园林建设管理“多赢”局面

王世峰

王世峰

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城镇管理局024400

导语:在APEC会议期间,经过一系列精心准备、多方努力,终于为首都区域迎来了难得的“APEC蓝“。一时间”APEC蓝“到底能坚持多久成了舆论场热门话题。我们说打造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远离雾霾和大气污染,让”APEC蓝“变成”天天蓝“,除了要减少碳排放,更需要把城市园林绿化、扩大城市绿地面积充分重视起来。一个城市的环境面貌正是这座城市的最好名片,而只有因地制宜的构建好符合本地民族特色、体现当地文化特征、兼具良好的环境和经济效益的城市生态园林体系,才是城市文明的最佳体现,才符合“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居和谐”的当代生态宜居城市理念。

近年来,随着我旗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在旗委旗政府的领导支持下,我旗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环境面貌改善取得巨大进步。特别是我旗城镇园林绿化建设工程,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美轮美奂,成为我旗社会发展一大亮点,是我旗对外展示自己的良好名片,得到央视等高端媒体的广泛赞誉。作为城市园林建设管理者,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综合联系我旗经济、社会、人文、历史、地理……多方面实际,立足长远,放眼整体大局,因地制宜地开展园林建设工作。实现进一步美化城市环境,充分展示喀旗文化内涵,促进生态环境改善,一定程度拉动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社会就业率等多方面“共赢”的良好局面。

城市园林建设管理不仅是保护环境和生态的需要,更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发展民族文化特色的要求。因此,做好喀旗园林建设管理工作,要紧紧围绕“山水园林、生态宜居、文化特色”的城区定位和“创森”工作安排,推进城区绿化和公共场所美化建设。

首先,要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作为首要任务。

城市园林绿化是由各类形态各类功能的公园、绿地构成的总体,不管什么形态什么功能的公园、绿地都应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作为自己的一项首要功能。加快园林绿地的建设步伐,以适应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需要。根据我旗工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和工业企业密集的特点,我们不仅应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心区发展公园、绿地,同时还要大力发展郊区的公园、绿地、风景区和生态林地。合理规划城区功能地块划分,加强对企业监督管理。在建造各类公园、绿地时,应坚持以使用植物材料为主,以种植高大乔木为主,以复层种植结构为主,少搞硬质铺装,少搞大面积的纯草坪,以利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还要特别注意保护生物多样性。在植保方面要严格限制使用有污染的药物,大力推广无污染的综合防治办法。

其次,要充分发挥城市园林美化人居环境、美化市容重要功能。

美好的园林景色,不仅能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由于它能产生负氧离子,因而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有益于身心健康,人们到了美好的园林景色中,不仅感到赏心悦目,而且感到心旷神怡神清气爽。我旗的水上公园和市民广场的建设,就很好的发挥了此功能,因此深得广大市民喜爱。正是由于园林有此作用,所以人们都盼望把自己的居住场所和学习工作场所绿化美化得更好。道路立交桥的绿化搞好了,会使人感到市容很美好,美好的市容风貌,是映入来到该市所有人眼帘的第一印象,而且会长记在心,影响很大。美好的市容风貌,利于吸引人才和资金,利于我旗经济、文化和科技事业的发展。当前我旗已实现森林围城、绿带穿城、绿地美城的城市森林景观。为能创造美好的人居环境和美好的市容,仅仅依靠有限的公园是很不够的,必须把居住区绿地、单位庭院绿地、道路河道绿地以及隔离防护绿地等处都加以园林化。

再者,要坚持城市园林建设适应喀旗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除了要求满足其物质上的需求外,还要求满足其精神生活需求,当整个社会处于温饱型阶段时,精神生活需求还不那么强烈,到了小康阶段后就变得日益强烈了,这是个规律。例如目前,市民广场每天都有大量人员涌入,有的打拳、舞剑,有的跑步,有的歌咏。极大地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也有助于提升全民身体素质。但目前的问题是,现有的公园的数量和所能提供的活动项目都已不能适应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求。解决之道一是要尽快增建新的公园;二是要在居住小区绿地、单位庭院绿地中适当增加些文化设施,以便于就近参与活动;三是要适应群众特别是青年人的需要,如建体育公园、音乐绘画公园、科技公园、主题文化公园等。

在郊区发展园林,引导农民调整农业结构

仅在城市中心地区发展园林,不能很好地解决城市生态问题,也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因此园林的建设势必要扩展到郊区。郊区的农田和山地是归农民所有的,是农民赖以为生的,简单地让农民改种粮为种树种草以获取生态效益是行不通的,更加可行的办法就是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绿色产业,使之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力争把我旗大棚作物种植产业优势与城区园林绿化建设做良好衔接,以实现生态环境美化与经济效益增长的双赢局面。

打造完善的、先进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管理团队,拉动社会就业。

园林城市的成败得失,从根本上说取决于人才的有无和多少,因此要把人才培养工作当作一项根本大事来抓,根据全社会的需要,采取多渠道多方设法加大培养力度。园林绿化事业所需人才是多类型、多档次的,要按所需类型、档次分别加以培养。既要注重通过学校的培养,也要注重通过实践自学培养和继续教育的培养。在培养过程中,除了进行知识性、业务性教育外,更要重视品德教育,没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没有强烈的事业心,纵有知识懂业务,也成不了对人民有用的优秀人才。一支分工明确、管理完备、设备先进、优质高效的建设管理队伍,决定着一个城市园林环境建设的发展高度。所以,人才队伍的建设就会吸纳很多就业人员,一定程度上拉动了社会就业。

坚持城市园林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是用大量物化劳动建成的载体,应该想方设法使之能够永续利用,使之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起重大作用。一个城市能否永续利用,环境的好坏是个很重要的因素,而园林绿化的数量和质量又是环境好坏的决定性因素。比如,我们在城市园林规划阶段,就应该充分考虑到要把园林绿地明确定为防灾避灾的场所。城市里楼房林立,人烟密集,一旦出现大地震、大火灾之类的灾害,必须有就近可疏散的防灾场所,不然想躲都无处躲,这是对人民群众负责的城市建设者必须设法解决的一个大问题。城市中的公园和绿地就是防灾避灾的场所,平常时期公园和绿地供人游,非常时期就是绝好的避灾场所。综合发挥好城市园林环境的各方面功能,最大限度的服务城市发展,才是实现城市园林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可行之道。

构建喀旗城市园林体系,根本在于以人为本,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开发建设,既要最大化的把园林环境的各项功能充分发挥,又要全面协调整个城市发展的每个相关环节,才能实现园林建设管理综合发展的“多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