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物理课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是新课程标准实施最为突出的问题。新课程的改革作为一种新的理念,其教学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因教育对象、教学内容、目的等的不同而变得千姿百态。以学生为主体,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以实验为基础,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演示和学生实验,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与实验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课程标准;构建;教学模式;主体;探究;创新
Carryoutnewcoursestandardandsetupphysicalnewteachingmodeinseniorhighschool
XinYu-liang
Abstract:Implementofphysicalnewcoursestandardintheseniorhighschoolputforwardfortheteachingofphysicallessonnewofstandardandrequest,settingupthenewteachingmodeisanewcoursethestandardcarryoutthemostoutstandingproblem.Thelatelycurricularreformisakindofnewofprinciple,itsteachingmethodisn'tfixedandunchangealbe,itbecauseofeducationobject,contentofcourse,purpose...etc.ofdissimilaritybutbecomethousand.TakestudentasMainbody,insisttheteachingprincipleformakingpeoplethecenter,thestudentistheMainbodyofstudyandtheteacherisjusttheguidethatthestudentstudies.Takeexperimentasfoundation,trainthestudent'sinvestigationconsciousnessandinnovationability.Passtoplaytoshowtotestandhelpastudenttocomprehendphysicalconceptandtheestablishmentoftheregulationandtherelationoftheexperimentandtrainthestudent'sinvestigationconsciousnessandinnovationabilitywithstudent.
Keywords:Coursestandard;Setup;Teachingmode;Mainbody;Investigate;Creative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物理课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其打破了原有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从课堂到课外,所有传统的规律被修改、被颠覆。同时给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适应新课程标准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新课程标准无教学模式、教学模板可循,那么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就成为新课程标准实施之初尤为突出的问题。
一、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物理课程内容结构
高中物理新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必修部分的主要目标是提升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兴趣与发展潜能,为以后发展和选择打好基础。选修部分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了解物理科学与人类社会的互动关系,体会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从思想观念、方法等层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参与物理学的技术应用活动,学习与技术相关的物理知识,了解物理与技术的互动关系,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经历物理学的实证研究和理性思维过程,学习物理学的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法,了解物理学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的关系。
必须部分应通过丰富多彩的物理学习资源,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通过探究和体验,为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和今后选择奠定基础。选修部分可以选择物理学史资料。从技术应用层面,结合具体的技术产品的设计制作等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学习物理学。通过系统的物理探究活动,展示物理学的核心内容。多关注物理学与科技发展的前沿,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志趣和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二、新课程标准对物理教学的要求
新课程的改革作为一种新的理念,其教学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因教育对象、教学内容、目的等的不同而变得千姿百态。同时它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问题。作为科学性和创造性非常突出的物理学科,应该充分发挥其优势,使物理课堂教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的主战场。
物理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具有自主性,具有独立的主体意识和明确目标。能自我调控,主动接受教育影响,通过一系列的自主学习活动,把科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并能用于实践。课堂是学生知识形成过程的主要环节,也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主要阵地。如何在新课程标准下构建合理的教学模式,是每个高中物理教师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而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组织者。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应以知识为载体,加强对学生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教育,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教育目标。同时,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创造性地探索不同的教学类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并养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高中物理新课程要求不仅要继承传统的有效的教学方法,还要在新课程标准下探索、发现、使用新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其本身的特点,能在教学中发挥作用,但更主要的是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在教学中不断探索、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新课程标准下更应赋予新的生命力。
1.以学生为主体,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能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来发表个人的观点。使学生能够在平等、民主的课堂环境中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放得开,相信学生,提供他们一个可以自由发挥和展示自己的平台,真正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愉快。
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是构成物理学科的基础,也是物理基础知识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在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中要使学生在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为达此目标,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应该抓住以下几个环节。首先,引入概念和规律的核心是创造物理环境,给学生提供感性认识,概念和规律的基础是感性认识,通过对具体的物理现象及其特点进行概括,才能形成物理概念;对物理现象运动变化规律及概念之间的本质联系进行研究归纳,就形成了物理规律。因此,在一开始可以通过实验来展示有关的物理现象和过程,利用直观教具、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其次,物理概念和规律是人脑对物理现象和过程等感性材料进行科学抽象的产物。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通过学生的分析、综合、概括,抓住主要因素,找出其共性、本质属性,使学生正确的概括出概念,总结出规律。例如,在“牛顿第一定律”教学时,其关键是通过实验和列举大量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现象的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使学生自己能认识到“物体不受其他物体作用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再次,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牢固掌握。所以,物理概念和规律建立后,必须引导学生对概念和规律进行进一步讨论,深化学生的认识。教师必须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讨论其物理意义,适用范围和条件,概念和规律间的联系。针对学生在理解和运用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以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认识。最后,学习物理知识的目的在于解决物理问题,在这一环节中,一方面要选择典型的问题,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师生共同讨论,深化对所学概念和规律的理解,逐步总结出解决物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另一方面,组织学生进行运用知识的练习,引导学生在练习的基础上总结出在解决问题时一些带有规律性的思路和方法。
2.以实验为基础,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物理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物理学科中,概念的形成、定律的发现,无不有赖于坚实的实验基础。同时物理实验又为物理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离开了物理实验,就没有物理学的发展。物理实验是自然现象在实验室中的重现,通过演示和学生实验,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与实验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完成一个实验,是对学生的能力、心理、意志品质的全面锻炼。在完成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取得的实践经验和亲身体会,包括克服困难、交流合作、预测实验结论、检验信息的科学性、反思和评价过程、总结和分析实验结论,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物质观、时空观、宇宙观和崇尚科学、崇尚理性、崇尚实践、追求真理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另外,高中物理实验,既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形式,也是培养学生探究学习、创新学习积极思考的重要形式。高中物理实验大致可分为两大部分,即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
演示实验:演示实验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配合教学内容演示给学生的实验。演示实验的目的主要是突出教学过程中知识的重点,突破难点,采用直观化的模式加深学生影像。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也能对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起一定的示范作用。为确保演示实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充分准备,力求演示的实验现象清楚。通常采用边讲解说明边实验的方法,必要时也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加强实验的可观察性。
学生实验:学生实验是物理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掌握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受到物理学研究的实验方法的初步训练的主要措施。
学生实验的基本要求:
①明确实验目的,弄懂实验原理。
②了解仪器性能,熟悉操作步骤。
③设计记录表格,掌握注意事项。
④仔细调整实验装置,正确使用实验仪器。
⑤保证满足实验条件,注意规范实验操作。
⑥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客观记录实验数据。
⑦尊重实验客观事实,正确分析记录数据。
⑧合理作出实验结论,独立完成实验报告。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中,对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学习,变教师的传授为学生的动手实验,通过观察、分析和归纳,达到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尽可能的将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将测量、验证型实验改为设计型实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在学生实验过程中,首先要给学生提出问题,提出具有发散空间,引导学生探究,创新思维的问题。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探讨、充分探究。再次,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实验过程,无论结果如何,过程是最重要的。所以教师不必过分追求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发现问题能够研究解决,这才是学生实验最重要的。
新课程标准,给物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物理教学必须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在新课程标准下逐渐形成新的、具有生命力的、适应学生个体发展的教学模式。同时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必须转变,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朋友、引路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使高中物理教学,在新课程标准下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物理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2]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3]滑文革著.研究性学习导论.吉林教育出版社
[4]教育部基础教育、示范教育司.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