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的关键——有效备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6-16
/ 3

有效教学的关键——有效备课

劳雪梅

有效教学的关键——有效备课

劳雪梅

(广西灵山县新洲中学535412)

【摘要】本文主要从正确理解备课的理念;备课要以学生为主体;在集体备课中体现自我;做好课后备课四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实现有效备课,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特别是对以学生为主体和做好课后备课这两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并提出了详细的、有效的具体备课方法。

【关键词】有效教学;效果;学生;有效备课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6-0098-02

新课程标准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对于新课程,我们要有新的思维。但不管是怎样的新课程标准和课改,教师有效课堂教学都是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而如何落实有效教学的关键是做好备课工作。由于备课是教师最起码的教学活动议程,如果把课堂教学比做一座大厦的建筑工程,那么备课就相当于大厦基地的选定。所以提高备课实效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那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实现有效备课,我认为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1正确理解备课的理念

备课不是对原有教材的复述和教学的照搬,而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钻研教材,分析重难点、教材结构、知识要求、能力要求等,是教师对教材知识的再学习过程,是寻求最佳教学方法,传授知识的课堂艺术设计过程;是结合学习实际,对教材要点重新构思及巧妙安排的再创作过程。如:我在上高一物理教材中的《重力势能》这节书的内容时,课本上有关重力做功的特点描叙的非常简单,一句话带过。如果照搬教材的话,学生感觉重力做功的特点的结论从天而降,没有说服力。在这地方我设计了一个物体沿着高度与竖直路径相同的斜面滚下,求重力所做的功;一个物体沿着高度与竖直路径相同的曲面滚下,求重力所做的功。让学生做课堂练习,结果学生算出的结果都相同,重力做功的特点自然的就出来了。这样学生的记忆很深,理解得很透彻,这个知识点的题目很少做错。而且这节课的每个知识点都用习题引入,学生在做习题中发现问题,引起新旧知识的冲突,自然引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弄清楚备课不是为了背课而是为了上课,教师在备课时既要想好大环节也要想好每一个细微的小环节,甚至到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的设计,这都是非常必要的。然而,课堂教学的现实又总是与教案有些差距,有时甚至会出现很大的差距都是有可能的事。因为课堂教学是由师生双边的活动构成的,教师备课时,只能对自己做到充分的把握而无论如何不能百分之百地估计到全体学生,因此,上课的过程绝不可能僵化死板地背着教案走;教师上课前有必要熟悉教案,教师上课前,再次熟悉自己写的教案,一是为了进一步了解上课的有关内容,以打有准备之仗;一是为了熟悉讲课的思路与框架,避免无的放矢。但是,熟悉教案并不等于背诵教案。熟悉教案不必花很大气力,只要把握住了讲课中的几个大环节,了解了讲课中的主要内容与方法,既不必亦步亦趋,不敢“越”教案一步,又可以超然“案”外,灵活地组织教学。熟悉教案不可死记硬背,而要灵活记忆。灵活记忆的方法很多,有图示记忆、线条式记忆、关键词记忆、环节式记忆等等。在这些记忆法里,以环节式记忆为基础,其他的几种方法都建立在其基础之上。

因此教师的每一次认真备课都是知识的积累和业务水平再提高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好坏取决于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个人潜能的调动和发挥(特别是创新意识、改革意识),还取决于教师的敬业精神等思想素质。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教学的质量取决于备课的质量。假如没有备课或者备不好课,课堂教学也就成了教师的随意行动,其效果与效率也就得不到根本的保证。

2备课要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要为学生的需要和发展设计教学。它要求教师在备课时眼中要有学生,要充分地了解学生,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欣赏学生。了解学生就是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和内在潜能要有充分的了解,对学生在学习时可能出现的情况要有充分估计,对学生已有知识和新知识间的联系要进行分析,努力寻找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并根据掌握的情况形成多种对策预案,使所设的教学起点与实际的学习起点相吻合。这就是“备学生”——因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内在需要设计教学思路,准备指导策略,从而真正落实“分层要求,尊重差异,据学而教,以学定教”的思想和策略。

分层设计目的是为了帮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获得相应的发展,由于学生的素质不可能一致,有的接受能力强,思维敏捷,动作迅速,有的则相反。接受能力好的同学,对他们来说,一再重复知识,是对时间的浪费,是课堂无效的表现。而接受能力稍差的同学,需要教师重复几次,才能听懂。所以,根据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一定要设计不同的方案,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多层次的练习,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智力活动方式去解决,力求使优生吃得饱,中差生学得好,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接受能力上获得发展。可以设计这样的一道物理题:以10m/s的速度将质量m的物体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若忽略空气阻力,g取10m/,求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要求学生用多种解法,一般学生用一、两种解法来解。学生在解答中出现如下几种解法:

(1)a=-gV0=10m/sV2t——V20=2ahh=V202g=5m(运动学公式)

(2)12mV20=mghh=V202g=5m(机械能守恒定律)

(3)-mgh=0-12mV20h=V202g=5m(动能定理)

当然还可以用动量定理等来解。

这样一题多解的教学,启发学生求异,既可以弥补各层次学生练习的时间差,又开阔了。

学生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使各类学生在各自基础上获得进一步的提高,培养了良好的物理情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的实效性。

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去备课,为了充分地了解学生,在备课时不妨认真回答以下一些问题:①学生对什么最感兴趣?如:在讲天体运动时,适当插入卫星的发射与回收知识,课堂效果会更好些。什么时候听课最认真,学习最投入?如:下午第一节,学生刚睡起精神不好,让学生集体唱首歌,听课效果会好些。最喜欢什么样的教学方式?②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进行新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③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和技能?没有掌握的是哪些部分?哪些知识学生自己能够学会?哪些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据此来选择、设计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并在教学中不断调整并优化教学设计,真正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以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目的。

除此之外,还要注重对学生学法指导,帮助学生由“学会”为“会学”。新课前,指导学生自学,引导学生研读课本,理解概念或出示与例题相仿的尝试题,寻求解法,培养学生发现新知识的习惯和自学能力。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心理及思维的发展规律,设计富有思考性和趣味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讨论,提高思维素质。在学生获取新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比较、归纳、总结,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归纳整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3在集体备课中体现自我

一个完善的集体备课制度是“和而不同的”,我们要求教师把集体备课与个体备课有机地进行结合,根据自己的教情、学情,批判地吸纳集体生成的智慧,修正原先的教学思路,解决制约教学的诸多问题。它并不妨碍教师设计并撰写自己的教学方案。提倡每位教师在参加集体备课前,先做好充分的准备:熟悉集体备课的内容、钻研教材、设计教学方案、做好发言准备等;对备课中发现的问题、所做的思考以及心得体会也应记录下来,以便与同伴探讨。所以我们要求各位老师在集体备课之前进行个体备课,要不集体备课的水平就无法提高。可以说,以“个体”促“集体”,能大大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和水平。

其实集体备课只能解决一节课中“粗枝大叶”的问题,具体的细枝末节还得靠教师本人根据学生的“学情”及自己的“教情”、“精耕细作”。所以我们要求教师备课时勿忘自我,注意体现自我,发挥自身优势,要努力使教师个体独具的个性魅力在教学过程中得以张扬,努力优化课堂教学,逐步形成较成熟稳定的教学风格。因此,在进行预案设计过程中,我们倡导“三问”:一问我的教学预设是否有效,二问有没有比这更有效的设计,三问对于我来说,到底怎样设计最有效。让教师在反思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预案,以期在课堂教学中展现最好的自我,不断追求整个教学行为的有效与完美,提升自己生命的质量。教师只有在集体备课后能对集体备课的教案进行创造性的再修改,加工,完善,提升,有的放矢地组织有效教学,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和谐。

4做好课后备课

在做好课前的同时,我们要求我们的组员做好课后备课,即课后抓住教学中印象深、有启发、有现设的环节,进行反思、推敲、总结,对这节课的成败做一个评价,写教学反思随笔,可长可短。

课后备课对教师尤其是新教师尤为重要。不同的人对好教师的描述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要会反思。课后反思是备课的重要环节,也是一个教师走向成功的重要手段。不善于反思的教师,可能有十年八年的教学经验,但不过是把一年的经验重复了十次八次而已。有些教师可能总是埋怨自己的工作太忙太累,忙得连认真备课都来不及,哪还有时间写什么课后反思?不知不觉地走入了一种简单的循环往复之中。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称为“磨道效应”:路走了很多,实际上并没有走出很远,自身的素质并没有得到长足的提高。而善于反思的教师,他通过总结、反思与持续学习,每节课、每天、每年都会有不同的积累与提高。工作十年就会有十年的经验。而这些反思的结果是进行新一轮备课的重要资料,是论文和案例的重要的第一手材料。那么如何做好课后备课呢,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1)将备好的课进行实践,把实践所获得的反馈信息渗透到教案中,进行二次增、删、调整、修改,直至优化。具体做法:①寻找教学预设与教学效果的差异所在;②寻找自己的教学与他人评价的结合点;③寻找教学实际效果与重心设计的生长点;第四,寻找新设计的可行性与学生能力发展的融合点。

(2)认真仔细地回忆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备课的基础。下课后,最好及时地拿出预设教案,回顾课堂教学实际,想想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好,哪些地方是现设备课的。课后备课内容极广,有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教师对问题的分析,有一时解答不清的难点,还有自己在教学中的感触、体会等。

(3)虚心好学地聆听他人评议——反思备课的催化剂。如果有别人听课,最好及时征求评课者意见,聆听评议,集思广益,引发深思。找出失败甚至砸锅的原因,考虑补救措施,写出简要贴切的课后小记,以便进一步改善。

(4)着眼未来地反思教学实践——反思备课的关键。通过批判性的眼光和建设性的思维重新审视教学流程,从理论的高度重新认识一些教学现象,明优缺,知得失,谋求改进提高。不从理论高度去阐释的反思是没有价值的,而停留在解释层面,不从发展高度去改进的反思也起不到专业提高的作用。

(5)持之以恒地撰写反思笔记和教学后记:反思备课的精华。动动笔,写一写,不光利于梳理,而且利于积累,以备今后教学所用。记录的方法很多,可用日记、随笔(反思自己课堂组织的策略、对教材的处理、对学生的即时反应,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方法是否达到最优化等)、心得体会、反思后的教案、教学反思论文等。

教学后记是教师对自身具体教学工作的检查和评定,是教师整理教学、反馈信息、适时总结经验教训和找出成功与不足的重要过程,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途径。

总之,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理念,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掌握可行的教学策略,应对学生各方面的需求,这样才能灵活贯通,更好地实施有效教学,从而不断提高新课程的实施水平。把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教学的质量。参考文献

[1]钟启泉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

[2]高慎英,刘良华著.《有效教学论》.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5

[3]吴永军《新课程备课新思维》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