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教学中,建立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我们提倡师生间的正常友好交往,这样的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构建,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
心怀“情”和“爱”微笑真的很重要
学校里的学习,是师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教师的良好情感能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映,要使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就要善于营造情感交融的良好氛围,把更多的“情”和“爱”注入平日的教育教学,要给学生以足够的心理安全感,这样,学生才能带着信心和勇气主动地投入自主性的学习活动。
“微笑是人脸上最美的装饰品”,教师应在课堂上常带微笑,让每节课都沉醉在师生愉悦快乐的氛围中。如果老师心中没有爱、没有学生是笑不出来的。课堂不是显示权威的地方,教师必须要放下架子和学生打成一片,做学生的朋友,真诚微笑着和学生交流,没有虚假和掩饰,眼神里透着鼓励,语言中不乏幽默。一个慈爱的眼神,一次轻轻的抚摸,一份小小的礼物,都会使学生如临春风,如沐时雨。该表扬的大力表扬,对不敢表现的同学尽量鼓励,学生感觉到自己被老师充分地尊重和信任着,老师是伙伴,是朋友,和他们共同学习、研究、探索,他们会无拘无束,在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中,能力得到培养,素质得到提高,这样,他们的创造力才有可能充分解放出来。有一篇文章写某学校调查学生最喜欢的老师,学生们的问卷交上来以后,校长和学生们交谈,竟然发现学生们喜欢老师的原因很简单,“王老师说话总喜欢笑。”“张老师爱摸我的头。”“刘老师跟我说话时总是蹲下来”……文章的结尾说:“学生在意的不是教师的学识,而是对待他的态度。”我看后很有感触,所以在工作中特别注意对待学生的态度,无论是表扬和批评,对待学生都诚恳亲切,让学生感觉:老师最喜欢我,老师特别关注我。从而赢得学生的喜爱和信任。许多老师不敢在学生面前笑,总是一副严师的表情,总觉得现在学生都皮,给个笑脸就能上天。其实,这种想法是很错误的。
尊重学生学生是和自己一样的人
尊重学生人格和权利。学生除了和我们有年龄上的差距,其他方面和我们成人是一样的。学生需要尊重。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而不是统治者、长官、警察或裁判员。教学过程应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是师生双方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坚持师生之间的人格平等,不能有侮辱学生人格、侵犯学生权利的行为发生。我们所面对的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无论他字写得好坏,无论他活泼开朗还是沉默寡言,哪怕他考试不及格,他们也都将走向未来,都将居于新世纪发展的核心地位。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要让每一个学生在人格上得到最大的尊重。清楚地看到学生在这位老师心中的地位—学生是和自己一样的人!我们要与学生交心,不妨蹲下身来或坐在孩子们当中与他们谈话,而不要让孩子们仰视你;不妨耐心听完孩子们那不够流畅甚至答非所问的话,而不去打断他;不妨自己有了错误,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当面向学生赔礼道歉……这样,学生就会加倍地向老师学习,学会尊重他人,形成健全人格,并且使师生的心融为一体,产生共鸣。
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独特体验。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案例:老师请同学们说说美好的春天,学生们各抒己见,赞美春景,抒发爱春之情,没想到一个孩子站起来说:“春天不好,我不喜欢春天!春天细菌滋生,特别容易生病……”学生说得没错。没想到老师火冒三丈,粗暴地说:“就你和别人不一样!”我们在感叹这位老师简单粗暴时,内心自省:我们对待“和别人不一样”的孩子是怎样的态度,天天喊着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独特体验,双向互动,可当课堂上出现了“异类”、“异声”,我们是“一棍子打死”,还是大声叫好?成尚荣所长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课堂是出错的地方》,教师不要怕孩子暴露问题,要解放孩子的身心,要尊重学生的思维成果。一些看似错误的回答也可能蕴含着创新的火花,教师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答案,要允许学生对问题有独特的见解,就是让我们的课堂出现“异类”,发出不同的声音。许多老师反映学生脑子懒,一到朗读课文都积极举手,可稍微有点难的问题学生就不太积极了。为什么?在思维很活跃的学生身上出现这种现象说明学生不会思考不会质疑,老师们是不是应该承担一些责任呢?要鼓励学生和别人不一样,要为学生的标新立异叫好,要让学生敢于创新敢于突破,不要将来从学校出来后成为一个形状,一个模子。
善待学生宽容是爱的精髓
当今,各种教师培训注重的是教育的理想、理念,能够唤醒、激活存在于每个教师心中的“教育的智慧”。我特别喜欢听讲座,我觉得,好的培训和讲座对我的影响很大,甚至常常有一种“洗脑”的感觉。有一次听杨启亮教授的讲座,杨教授认为,当前讲“师德”不能仅停留于对教师言行举止的约束上,而要让老师们体验良心,不断升华职业道德素质,这才是现代教师职业道德的新解释。他在讲座中指出,教师这个职业就是一个良心活,有了良心的教师,才会懂得如何去理解学生,换位思考地去体谅学生,真正体会做教师的幸福。听了他的讲座,我想了很多,“善良”一词在师德中使用的频率较少,但老师若有了一颗善良之心,把教育当作一种事业来看待,终身地去追求,就能真正体会幸福感。于是,我常常自问对待学生是否有一颗宽容善良的心,是否尊重他们爱护他们。
对调皮的学生接个话把我通常不批评,采取宽容态度。专家认为接话把的孩子不应该受批评,它们是认真听讲的,讨论的是课上的内容,但是不能胡扯,或行为不受限制,而且是非要分明。刚接班不久,我发现有个学生胥珂喜欢来两句“噎!”“哇塞!”“帅呆了!”以引起大家的注意。有几个学生跟着笑,但是我并不批评他们,而是说:“我得表扬那些没跟着笑的学生,他们知道什么对什么不对,不该笑的时候不笑,而那些笑的几个同学要想一想了,对于一个不好的行为应该采取什么态度?”这样的话说完,通常笑的学生马上不笑了,有的笑容僵在脸上很尴尬,我就及时说一句:“下次再有这样的情况老师看谁跟着笑。”如果治不过来再发生一次,学生笑得少了,我就直接批评当事人:“你看,大家都不笑了说明什么,说明大家都知道这样不对,你还好意思笑?”事后,我便极力寻找机会表扬他。学生们会想到老师是很客观公正的,即使是批评也不是故意的,不是刻意治人,也就不会再故意“捣蛋”引人注意了。
宽容就是对学生的要求不要过死,过于苛刻,过于统一,教师要有一颗“博爱”之心,要给予学生更充分的自由,允许并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并对学生的幼稚、过失、冒犯持宽容态度,体现出一种长者风范。宽容学生小心翼翼地保护孩子心灵上的“闪光点”,只有这样,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张扬,创造性才能获得更好地发挥。
赞赏学生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这一个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教师要用孩子的心看待孩子,不歧视孩子,以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儿童,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这一个”,珍视他们独特的体验,保护他们稚嫩的童心,赞美他们哪怕是一点微小的进步,达成班上“没有差生,只有差异”的共识。
没有一个人是全能的,也没有一个人是无能的。教师绝不能仅凭一时、一事给学生的现在和将来妄下断言,必须注重发现学生不同的个性特长,看到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各展其能、各显其才,并且不要吝啬赞美之词,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课堂上,教师是引导者,是点拨者,是鼓舞者,是激励者,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某一特定过程或特定结果,以正确鼓励的话语来评价学生,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及时给予恰当地表扬、赞许,可以强化学生自信、自爱、自尊、自持的信念,增强成就动机,激发学习积极主动性。学生学习活动中成功的体验,会产生通过积极学习获得成功并再次体验成功的需要。教师应该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发挥激励的教学效应。那么教师在课堂上如何给学生以鼓励性评价?我在课堂教学中有如下体会。
一、善于“捕捉”,及时赞赏。老师们常常教育学生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其实作为教师自身也要善于发现,善于捕捉,及时激励。在教学中,教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一双锐利的眼睛,懂得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应该更多地看到学生的可取之处,而不是挑剔、刻薄地要求学生尽善尽美。对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好的学习结果及时给予肯定能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
一次,上口语交际课《学会采访》时,我先给学生做了个示范:采访班级中的一位高个子同学。当老师让学生们来评价这个采访片断时,有的学生说:“我刚才观察刘老师,发现刘老师爱重复杨烈驰的话。”有的学生说:“刘老师采访时眼睛直盯着杨烈驰,而且边听边点头。”老师及时给予反神,以促使每个个体最大可能地实现自身价值。因此,发展性评价强调评价过程中评价主体间的互相关怀、互相协商、沟通、理解和让步。激励性评价有利于这种充满人文关怀的评价的实施。
新课程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日常评价中注重激励性评价。一些老师走入误区:对学生一味表扬。教师们似乎显得特别小心翼翼,尤其是在公开课教学或对学生文字性的评价中,一般几乎不敢涉及一个“不”字,惟恐因之而扼杀了一个“牛顿”,夭折了一个“爱迪生”。有的教师误以为提倡创新就不能否定,所以在课堂上不管学生说的有无道理,或轻易鼓励,或保持中立,或含糊肯定:你们说的都有道理,或你们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凡事都得有一个度,不适当的激励未必是好事。学生发言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出现错的地方,否定的是答案,而不是个人,甚至可以感谢他的出错为大家提供了错误的例子。有时为学生开脱一下:“这个问题很难,能回答到这个程度已经不错了。”“你心里知道,只是表达得不太明白,我明白你的意思。”其实激励不等于表扬,表扬只是激励的其中一种方式,恰当的批评也是激励。没有原则的激励只会弄得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自己到底对不对,模糊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自我表现认识。
不分是非、对错的激励,对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知识产生的负面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我们要用爱心去正确地进行评价:恰如其分的表扬、充满关怀的批评、满怀希望的鼓励。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教师的适度的激励性评价能够催化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给学生的学习装上助推器,为学生一步馈,对学生的发言一一点头称赞。这时一位女生站起来说:“我认为采访时要灵活处理,事先设计的问题要根据被访者的回答进行调整。”老师听了赞赏地翘起大拇指说:“太棒了!你真是善于发现问题,事实上,我刚才的确因为被采访者的回答省略了一个问题,这是你自己思考出来的,了不起,你很有眼光!”别的同学都向那位女生投去羡慕的眼光,那位女生受宠若惊,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只要布置作文或小练笔,我必然在第二天朗读写得好的同学的文章,优秀的作文整篇地读,一般的作文挑一段或几句读,对那些一向作文写得差的就更要搜寻“闪光点”,边读还要一边真诚地赞叹。学生对人和事的评价有时特别容易受老师的影响。今年我带的班中有个学生叫石川,开学不久他写了一篇日记,写的是观察挖掘机挖土的情景,他观察特别仔细,把他所看到的一一写出来,描写细致,用词恰当。我在批改时就特别满意,上课时说:“我今天要特别表扬一个同学,请先听听他写的文章。”我用抑扬顿挫的语调读了一遍,有语病的地方顺口改过来。朗读中,我看到石川先是一惊,接着脸上就露出了不易觉察的微笑,他的后背挺直了,读完后我宣布石川的名字,并评价他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同学们投去的是赞许和羡慕的目光。在我的印象中,这一次的朗读对石川起了很关键的作用,以后作文都是用心写的,能看出来真心想写好。配班的龚老师后来说石川和以前比真是大变样,石川的妈妈给我打电话说起被读的那篇文章,说石川可激动了,学习劲头特别足,在家里表现得很好。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优点,对待每一位学生的发言都立刻表态,给予评价,以鼓励为主,充分肯定学生发言的精彩之处,能够激发、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进一步达成学习目标的愿望。
二、针对表现,具体表扬。激励性评价可以就事论事,针对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具体行为,具体作品,也可以概括地针对学生某个阶段,或针对某个方面的学习和发展的倾向性表现。但在评价中一定要有针对性,不能千人一面,千篇一律。
听完学生精彩的朗读,我就动情地说:“读得多有感情啊,尤其是对话读得最出色,读出了不同的语气,同学们被你感动了,老师也被你感动了!”班上有一个学生特别喜欢与众不同,我对于这样的学生是十分欣赏的,听到他的发言和别人不一样,有的学生反对,而我则高兴地说:“有想法,有思想,敢于标新立异,是一种勇气!值得赞扬!要让我们的课堂发出不同的声音!”鼓励的不是他的答案不同,而是他敢于质疑、敢于和别人不一样的勇气。这是中国学生身上最欠缺、也是最可贵的学习品质。
教师的每一句激励的评价都要具体明白,针对学生的表现具体评价,不能过于笼统,只说一句“你真棒!”、“太好了!”“你真了不起”等类似的简单的激励,只能使学生听起来糊里糊涂,效果自然不如具体评价的效果好。
三、方式多样,巧用赞赏。有的老师认为激励性评价就是口头表扬,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其实激励性评价因评价的主体多样,评价表现媒体、评价针对的人、事、物多样,所以激励性评价的方式是灵活多样。
一次,特级教师于永正让学生们描红仿影,他则来回巡视,发现坐姿端正的学生就爱抚地摸摸学生的后脑勺,学生写完后,于老师请被摸过后脑勺的同学站起来并表扬了他们。想一想,那些被老师的手抚摸过后脑勺的同学心中该是多么高兴啊,以后每次写字时,他们一定会不由自主地摆好写字姿势,这就是激励的魅力!
教师听到学生的发言有时微笑,有时点头赞许,听到满意处走到学生面前拍拍学生的头,在学生精心画的图上方画一颗"☆",毫不吝啬地翘起大拇指,衷心地说一句“谢谢”……这些做法是自然流露的,体现的是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只有在教学中巧妙运用各种各样激励的手段,学生才能畅所欲言、兴趣盎然,课堂教学才能有情有趣、耐人寻味。
四、激励有度,适当赞赏。新课程倡导发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以人为本,关注个体的处境和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和体现个体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