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我”的研究——教师教科研的成长之路
孙明娜
(青岛上清路小学山东青岛266000)作者简介:孙明娜(1975.9-),汉族,山东省龙口市人,大学,小教高级,现任副教导主任。
【摘要】“科研兴校”教师做课题,做好“做我的研究”工作,在实验过程中力求不断反思,不断提高。“让教师工作学习化,让课题研究走进课堂”的研究思路,立足课堂教学,使教育科研与教育实践产生良性互动,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力推动教科研质量和现代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教师;科研;成长
【中图分类号】G65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3-0125-02
“一提到教育科研,大家可能会想得很大。学术专著,论文大赛,开篇揭题等等,其实静下心想一想,我们小学老师搞科研,搞得是什么?实际上是把日常工作与科研密切结合,用研究的方法,研究的目光来看平时的工作。”这是我校张校长在学期初为老师进行教科研培训中的一段话。为了让我校教师早日步入“研究型教师”的行列,提高其教育教学的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我校把教科研工作的重点定位在扎扎实实、紧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抓住问题形成课题做“我”的研究工作上来,通过近一年的实践,已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
1.“立足教学,做课题”在课题研究的困惑中酝酿
在“科研兴校”的旗帜下,教师做课题,几成燎原之势。但一部分老师认为做课题研究,就是做几节课,写几篇文章,把一些尚未消化的理论拿来,东拼西凑,套上新的理念,贴个新标签,升华一下,就是解决了重大难题;还有部分教师总感觉教科研工作距离自己太遥远,认为是高深莫测,高不可攀,往往是找不着门路,无从下手。基于教师对课题研究工作的误区、负担和一种被动的接受态度,我校认为,真正的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只有根植于我们的教学实践和实际,才能焕发其生命力与价值。那就必须使课题研究的内容贴近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遇到的真实问题。
首先我们通过专业的引领、教科研的校本培训、集体的学习和教研组的交流,来转变教师对课题研究的认识,达成一种共识,那就是“我们的教育科研要紧密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在工作中要有问题意识、思考意识,不求完美,但求思考。”接下来,我们采取了一种《教历》研究的形式,力求在此研究过程中让教师走出对做课题研究工作认识上的误区,让科研工作真正融于自己的教学实际中来,促使教师在教科研的道路上自然、有序的成长。
2.“做‘我’的研究”在《教历》实践中反思、生成
《教历》,受《病历》的启发而得出的概念。它属于行动教学研究的范畴,注重典型个案分析。根据教师自己制定的课题,为其分为了两类记录:第一类,散记型。它是写《教历》的主要形式,伴随着一些发生的事例,教学实践,按一定的顺序记录有价值的内容。第二类,分类型。分类型,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有意识地按门类,板块进行记录。可在散记之后整理运用。它分类为:实验一得,动心之事,难解之题,阅读体会。实验之初,老师们也是热情高涨,积极制定自己的课题,撰写《教历》,但在经过一学期的反复实验、论证下,我们感到实施《教历》研究,对教师的科研能力的提高成效不明显,许多老师在写《教历》时,往往写成了一课课的教学反思,往往将自己的研究课题脱离了教学实际,部分教师课题制定的还是有些杂乱无章,流于形式的较多,这样造成了部分教师有应付的态度,部分问题还是没有解决,没有将教科研真正融于自己的教学中。
“如何在课题研究中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让我们不得不进行反思、总结,我们不断地分析问题,在共同的思维碰撞中,一种新的课题研究方式生成了——做“我”的研究。学校将“如何拓展教育渠道,提高孩子们的综合素质?”作为学校的总课题,下设三个课题,供教师任意选择。1.你是如何对学生进行“变说教为渗透”教育的;2.如何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提高学生们的阅读、表达和写作能力;3.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解、分析、计算的能力?除此之外,还可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中的问题进行自设课题。这些问题包括自己教学实践的问题、有学生行为习惯、道德表现的问题,还有学校教育的问题。我们强调从强化日常教学中蕴涵的困惑、问题着手,以科研的方法去重新审视教学过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并通过教学实践使其得到验证与完善,取得一定的成效,积累一定的经验。同时我们采取“案例”研究法,对于老师们的研究、分阶段地进行交流,以达到经验分享、共同提高,力求对每位教师的教学带来较大的突破,让孩子们受益一生!
3.“做‘我’的研究”在课题研究中走进教科研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都会面临着种种问题,每一个问题就是一个课题,我们抓住问题形成课题做“我”的研究,用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有效的科研方法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在读书、学习、研讨中寻求自我的提升。开学初教师们在张校长对“做我的研究”的解读、引领下,对于如何做好课题研究的理解越来越清晰了。
首先,教师们纷纷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找出了自己教学中的问题,制定了自己的课题,撰写了课题研究方案。在接下来的实验中,教师们将自己的课题紧密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带着研究的目光去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进行了以下几个流程:
(1)根据课题研究的内容、策略进行扎实的实践,不走过场、不玩花哨。
(2)注重平时工作的记录、收集实验的原始材料,结合自己读书、学校的读书学习活动,撰写好自己的实验月小结。月小结包括了对自己实验方法的总结、归纳,学生和教师方面的收获以及下一步的实验计划。
(3)发挥团队作用,群策群力。因为同级部同学科教师往往选取同一个课题,那么他们就构建成研究共同体,共同交流研究心得,在教研备课中研讨,提高。
(4)评价反馈,找出问题。每月我校领导针对自己分管的学科,进行评价反馈,并针对一些教师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个别探讨。
(5)校本培训,反思提高。针对教师月小结中存在的问题,各分管领导结合自己的分管学科及时在组内教研中进行了一系列的培训讲座。通过培训、教研,引领教师掌握做课题研究的方法,促使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4.“做‘我’的研究”在课题管理中求成效
“如何用制度来管理课题实施的如否”也是我校在开展做“我”的研究课题活动的一个重要的措施。为了激励老师们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
(1)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通过随堂的听课、反馈,教研中老师们的研究、发言,来评价老师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有什么样的提高,是否与课题研究的方向一致。
(2)每个月老师们撰写自己的实验月小结,然后分管领导针对自己分管的学科,进行一、二、三等奖的评比。在评比中本着课题是不是符合自己教学,有没有一些新的思想、特色做法、值得推广的经验的原则,并进行全面的点评。
(3)在评比中,对于一些在实验中存在应付现象的教师,进行降级等次,并进行个别交谈,促其改变工作态度。
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措施的实施,促使我校教师科研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达成了对课题研究的共识,形成了一些好的做法、经验,并在交流中共同分享、提高;同时也让老师们感受到了结合教学做课题带给自己的快乐。
通过“做‘我’的研究”的实施,老师们逐渐有了一些收获,感到了做课题研究的重要性,因为它帮助我们解决了很多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和困惑。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体验也越来越深,兴趣越来越浓,工作也越来越得心应手,而且越来越把教科研当作自己教师职业生涯的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许多老师在此过程中,自己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例如一名教师在最初的研究中态度比较敷衍,在第一次月小结只得了三等奖,我们针对她的问题进行个别交流、指导,并帮助她找出教学问题上的所在,督促其读书,充电,参加专业培训。在随后的研究中,她积极参与,认真在教学中开展课题研究,在第三次月小结交流中,她作为一等奖的代表进行了交流,而且自己的课堂教学有很大的质的改变,成为了一名学生喜欢的任课老师,同时她也越来越喜欢教科研这项工作了。当然像这位教师的例子在我们学校还很多,但通过短短几个月发生在她身上的转变,让我们看到了“做我的研究”促教学提高的魅力。
除此之外,“做我的研究”也让我校教师体验到了扎扎实实做科研的乐趣。例如我校代静老师在实验小结中写道“其实成功就是这么简单,快乐也就是这么简单!成功的关键在于我思考了,努力的思考了。如果我只遵循知识的程式化讲解,可能会让我失去创造性,也会让学生们慢慢流失对学习的兴趣。”姜超老师写道“通过研究,我掌握了计算教学的基本方法,从情景图引入,通过找信息提问题,列出算式后,让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法,明白算理和方法。另外,研究让我明白在计算教学中学习习惯的重要…”通过这些老师真情实感的流露,让我们感到了“做我的研究”正引领着教师走近教科研,不知不觉地向“研究型教师”转变。
如果说,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那么一项举措,往往能折射出学校教育的理性之光,一个教学行为,也能透视出教师的教学理念——“做我的研究”,让老师们真正走近科研,学会科研。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做好“做我的研究”工作,在实验过程中力求不断反思,不断提高。最后,让我们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来共勉:“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那你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