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课教学要凸显过程与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3-13
/ 2

品德课教学要凸显过程与方法

王卫东

(浙江兰溪市张坑中心小学浙江兰溪321000)

【摘要】小学品德课教学主要应该让儿童在过程与方法中获得道德智慧和生活体验,使学习过程本身成为学生生活的一次经历。

【关键词】品德课;教学;过程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15【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1-1270(2009)3-0168-01

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目标是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的核心目标,但这一核心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过程与方法目标。过程与方法是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桥梁,它强调的是学生对学习方法的学习与掌握。就小学品德课而言,主要是关注学生的品德学习过程中的感悟和体验,从中获得德性生活和人生的智慧。

一、注重追寻启迪智慧的思想和方法

在新课程理念中,过程与方法目标涵盖了教与学两个方面,但主要强调的是学生对学习方法的学习与掌握,强调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在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促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的同时体会过程、掌握方法。小学品德课教学应致力于追寻能够启迪学生智慧的思想和方法。一是教学过程设计要注意让学生了解知识的来源,在小学生的所有学科中,品德课与学生的生活联系最为密切,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要真正进入儿童的世界来了解他们的品德特点和及其发展规律。二是要根据小学品德课的特点,注意让学生通过与生活的联系来掌握获取相关知识,培养相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过程与方法。在小学品德课中强调过程与方法,就是强调学生在接受品德教育和进行品德自我教育的过程中重视感悟与体验,重视在回归生活世界中实现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提升。

小学品德课要追寻启迪学生智慧的思想和方法,最佳的途径是回归儿童生活。小学品德课重在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强调服务和改善儿童的生活质量,让儿童健康、安全、愉快、积极、负责任、有爱心、有创意地生活。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如教学“我们的生命”一课,最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自己的生命承载着亲人的爱与期望,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懂得要珍爱生命,善待生命,心怀感恩。要达成这一教学目标,仅仅用说教的方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联系学生的成长历程,让学生从个体的独特生活经历中去感悟和体验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教学中,我们可以安排学生向父母了解自己的名字中承载着父母什么样的希望,向母亲了解十月怀胎的艰辛和分娩的痛苦。与父母一起回忆成长的故事,感受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情和对自己生命的呵护。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内心有所震动,才能真正实现小学品德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二、让学习本身成为一种生活经历

小学品德课以故事和事例为主来建构内容材料,这里讲的都是“儿童自己的故事”,是自己在生活中正在经历的事件,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就是自己或自己身边熟悉的人。学习时会产生亲切感,会在体验、感悟、探究这些事件的过程中获得享受与进步。在这里,故事就是学生自己的生活本身,学习故事本身就是一种生活经历,其结果是儿童生活的改善。小学品德课的教学重点是要解决儿童生活中的有关品德的现实问题。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就是要以儿童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实际问题来建构课堂教学的主题,在学生生活事件的选择上要强调现今性,直接性和普遍性,要注意利用学生身边的新近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具有普遍教育意义的品德发展问题事件为主来生成教育资源。如教学《从看电视说起》一课时,我了解到许多孩子在看什么电视节目的问题上经常与父母发生矛盾,针对这一现实生活事件,我提出了一个“当我们与父母喜欢看的电视节目不同时,该怎么办”的讨论题,让小组同学围在一起自由发言,寻找金点子,并由小组长负责收集本小组的意见进行汇报。小学生讨论问题的能力是有限的,他们在讨论时容易天马行空,跑题很远,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提示和点拨。如在上述问题的讨论中,我让学生从问题的三个层次上去思考:(1)父母为什么经常限制我们看电视?说说哪些电视是适合我们看的,哪些则不适合?看电视的时间是不是应该有个限制?(2)以自己的亲身体会谈谈你觉得看电视会影响学习和身体健康吗?你认为怎样看电视是最好的?(3)说说在看电视问题上你与父母发生冲突后是怎样进行沟通的,如果这个矛盾你现在还没有解决,你打算怎样去解决?有了教师的这些提示和点拨,学生不仅能围绕教学目标讨论,而且感到有话可说,并能说出切身体会。这样的学习活动实际上是让学生回味自己的真实生活,使学习过程成为解决学生生活实际问题的一个过程,学习活动本身成了学生一次生活的经历。

三、感受获知的精神愉悦和情感体验

品德教育过程应该是儿童获得精神愉悦和情感体验的过程,因此,从方法上讲,必须摒弃一切压抑学生个性,违背儿童天性,泯灭学生兴趣和快乐的陈旧方法。要选择符合新课改理念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并使学生在参与中感到快乐的新方法。如主题活动法、自主探究法、讨论法、角色表演法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讨论学习法,这一学习方式是激发学生主体积极性、发展判断推力能力的有效方式。通过对问题的讨论,使学生感受道德观念在自己行为中的力量,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合作学习的乐趣。道德认识和道德思维在互相拉动和推动中发展,在不知不觉中促进了自己的品德发展,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小学生对新鲜事物比较感兴趣,注意力集中时间比较短,因此,教学中要注意把新的教学方法与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结合在一起,注意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交替使用,使教学方法呈现更多的灵活性和丰富性。如教学《品读亲情》,我以学生为主体,整堂课通过学生的自主汇报和讨论交流把丰富多彩的学习方式进行有效整合,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先是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自己与父母交往的亲身经历和体验。他们用图画描绘、故事讲述、诗歌朗诵、照片讲解等不同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亲情的感受,让学生在畅所欲言中感受真情,感悟事理。然后围绕“说说我们快乐的一家人”这一主题,讨论交流各自对亲情的理解和感悟,让学生动情感之弦在不知不觉中被拨,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教育。小学生天性好动,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在课堂上用游戏、扮演、各种竞赛的感性活动方式,使他们的身体、各种感官、各种心理因素都处在积极活动的状态之中,满足了儿童好动的天性。我们也可以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设计一些需要儿童自己去发现、去思考、去辨析的作业,让儿童感到某种成就感,从中获得快乐和喜悦。

小学品德课中,注重学生情感体验这是体现过程与方法的一个关键点。学生的情感体验与培养不是品德课教学结构中孤立存在的一个环节,而是作为过程与方法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它具有无痕化的特征,能够形成学生稳定的品德心理背景,产生某种“偏爱”的态度,以直觉的方式确定行为。从长远来看,它重在精神境界的提升,对学生品德发展的效用弥散而持久。因此,要把使学生获得精神愉悦与获得情感体验结合在一起,让课堂情意流动,充满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