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之景与心中之景——课文《窗》的教学解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1-11
/ 2

窗外之景与心中之景——课文《窗》的教学解读

靳江华

摘要:本文立足课文《窗》本身提供的信息,结合初二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顺应时代对青少年发展的要求,在教学中对课文《窗》进行了超越教参和传统观念的解读。通过本文的阐述,旨在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对课文进行创造性的运用。

关键词:《窗》;教学解读

Viewintheheartandoutofthewindow——readingtext《window》ofteaching

JinJiang-hua

Abstract:Thearticlehasafootholdtext《window》oneselftheinformationforproviding,combinebeginningtwostudents'mentaldevelopmentcharacteristicses,adjustagestotherequestthattheteenagerdevelops,intheteachingtothetext《window》carriedontooutstriptoteachthreewiththereadingoftraditionalidea.Passtextualelaborate,theaimtakesstudentastheprincipleofcorpusnowinthebodyandcarriesontheusageofcreationtothetext.

Keywords:《Window》;Teachingreading

入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的课文《窗》,是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所写的一篇小小说。此文以“窗”为焦点,以两位重病人相互之间所持的态度为线索展开情节,生动、逼真地描摹出人性的某些欲望如何不加遏制地膨胀,最终演化成恶的力量,并害人害己的过程。文章构思精巧、内容精练而寓意丰富,对于世界观正在形成中的初二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故事的情节并不复杂。在一个“十分窄小”的病房,住着两位“病情都很严重”的病人。“其中一位靠窗病人经允许,可以分别在每天上午和下午扶起身来坐上一个小时。”于是,对于两个不能随意活动的重病号来说,每天由靠窗病人为另一位病人讲述他所见到的窗外景色的这两小时,“几乎就成了他和同伴生活的全部内容了。”

听着靠窗病人所描绘的窗外美景,另一位病人的心头渐渐地,也是越来越强烈地冒出一个念头:“为什么偏偏是挨着窗户的那个人,能有幸观赏到窗外的一切?为什么自己不应得到这种机会呢?”教参上明确把这位病人的这个想法定位为“嫉妒心”。由于靠窗病人每日两小时劳神费力的讲解,一天夜晚,他的病情发作了。另一位,也就是不靠窗的病人却无动于衷地看着靠窗病人一步步走入死地,而始终没有给予丝毫的援助(事实上,只要他轻轻按动床头的按钮,值班护士就会立即赶来,靠窗病人就会获救)。对此,教参评价这位病人“灵魂丑恶、冷酷无情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故事的结果更是耐人寻味。当“不靠窗口的病人”终于占据了靠窗的病床,“痛苦地挣扎着”,“气喘吁吁”地朝窗口望去时,“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教参评论说:“这样的结尾,讽刺了自私的人心胸狭窄,目光短浅;反衬了无私的人心胸宽广,视野开阔。”

读完全文,我们无疑都会被靠窗病人的高尚心灵所感动。有文章认为窗外也许确有美景,只是由于视角的不同而导致两位病人的所见大向径庭。此解,事理上未尝不可,但从小说表达的艺术效果而言,窗外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更能凸显靠窗病人的高尚心灵。但是,问题是“不靠窗的那位病人”就真的是一个彻头彻尾、无药可救的卑鄙小人吗?笔者在教授此文时,向班里同学做了一个调查。结果80%的同学认为不靠窗病人的希望享有靠窗位置的想法是“正当”的,并不赞同教参所说的“这个‘想法’即嫉妒心。”学生的理由也很充足:虽然有“先来后到”之说,但不靠窗的病人完全有权利和靠窗的病人轮流享有靠窗的位置,从而得以观赏到窗外的美景。他们是重病号,也很有可能将是此病房的老病号。不能仅凭占据靠窗床位的时间早晚就认定“不靠窗病人”不享有靠窗位置的权利。为了证明自己论点的正确,有学生甚至提出“我们班里的座位都是两个星期轮换一次,为什么这两位病人就不能定期轮换床位呢?”

很显然,把“不靠窗病人”的这种想法简单归结为“嫉妒心”并不十分妥当。用今天的眼光看,这位病人的想法的确有其合理的成分,不应完全视为嫉妒的表现,可以把它理解为人性的一种本能反应。但“真理和谬误往往只相差一步。”对欲望不加节制的膨胀是“不靠窗病人”灵魂堕落的关键。“窗外之景”是不变的,变的是“内心之景”。如果当“不靠窗病人”刚产生希望享有靠窗位置想法的时候,既不“惭愧”,更不是变异为冷酷的“占有欲”,而是理性地分析自己的思想,或以理智、宽容之光照亮人性的阴暗角落;或鼓起勇气,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求得“靠窗病人”的理解和配合,事情也不会发展到靠窗病人的猝死。这样的结局未免残酷,这样的代价也过于高昂。

初二学生正值生理和心理急速发育、动荡的时期。如何利用各科课堂教学的阵地,切实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解决可能出现或已经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是各科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面临的新课题。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人、对事的看法易于偏激,通过相关课文的学习,让学生生动认识到人性的真实和局限,认识到理性的高尚和重要,对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学生可以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认识到自身权益和他人利益不冲突、共融合的必要性;并在具体文章的学习中体悟自身和他人共存、双赢的途径和方法。这对于新世纪的青少年来说,意义重大且深远。

在各种价值观冲撞、多元文化并存的今天,文本的学习必然不应是脱离现实和学生生活的抽象、苍白的解读。笔者以为,立足文本提供的内容,服务学生现实的生活,是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