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农村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2-12
/ 2

浅议农村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胡吉丽

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第二中学654100

摘要: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学校教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学生的心理也产生了极大的转变,特别是农村初中生的心理变化令人担忧。如何才能使农村初中生走出心理的困惑,打造健康的心理品质,关键在于悉心洞察学生心理,并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好心理辅导。

关键词:心理变化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

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足进步。农村初级中学也在软、硬件方面有了较大改善,教育质量普遍提高,但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教育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敌对、反抗的交际心理,困惑、茫然的性心理等。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教师要善于在工作中悉心引导、科学处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下面笔者将结合实际,从两个方面探讨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和谐人际关系的心理教育

1.亲子关系上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位学生家长的共同愿望。经常听到学生家长对孩子说:“你一定要好好读书,不要再象咱们一样吃苦。”并给孩子施加压力,不让孩子玩,不让多看电视,不让和同学交往等。在这重重的限制下,造成对父母的苦衷不能理解,反而产生了反感和敌对情绪。表现出明显的逆反心理,很少和父母坐下来谈谈话,回家时间越来越少。极少数学生还和父母发生了争吵,甚至打斗。心理问题相当严重时,发生离家出走或打骂、要挟父母等过激行为。

对于农村初中生在亲子关系上存在的心理问题,应采取以下教育措施:(1)教育学生要学会尊重父母、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要认识到,父母是为子女着想,是为子女今后的日子过得更好而严格要求子女的。(2)正确理解父母和自己之间的代沟。听从父母正确的忠告,遵守适合自己成长的家规。对不合理的家规和不恰当的家教方法要向父母耐心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代际沟通。(3)教育学生对待父母要有礼貌,心平气和。要体谅家中的困难,不向父母提出过分的要求。善于灵活变通地与父母谈心。

2.师生关系上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教育措施。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自主性、独立性的增强,以及对老师了解的加深,使教师在初中生心目中的地位逐渐下降。就是在农村初级中学里,有一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老师也不再像小学时那样尊重和信任,更多的是用挑剔的目光来审视或提出过于苛刻的要求,心中容不下老师有任何缺点,逐渐对教师产生了不信任感、看不起的心理。这样一来,他们不听教师的指导、不按教师的要求去做,师生关系僵化了。

对于农村初中生在师生关系上存在的心理问题,应采取以下教育措施:(1)教育学生尊重老师、尊重老师的人格、尊严,特别是要尊重老师的劳动。(2)教育学生理解老师,理解老师的处境和心情,并善于和老师交心。(3)教育学生相信老师,确认教师所讲的知识、所提出的意见、希望是合理的,并自觉、主动地去学习。就是教师偶尔说得不妥,要求不够合理,也应该虚心向老师提出合理化建议。

二、健康性心理的教育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生长发育的加快、青春萌动,性早熟逐渐增多。特别是社会上各种传媒的增多,与性有关的信息随处可见,冲击着中小学生幼稚的心灵。再加上初中生好奇心的驱使,出现了如下几方面的性心理困惑。

1.由于青春的冲动,初中生开始爱慕异性、接近异性,自控能力极差,有的就在同学间展开了恋爱。

2.有的同学虽然没有正式谈恋爱,但普遍存在渴望与异性接触的冲动,经常是心中暗恋某一个同学,想入非非,无心学习,深受青春冲动的煎熬。极个别同学甚至产生了性过敏的病态。如我校一女生日夜思念一男生,达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最后,由于相爱不能、欲罢不止,几个月的煎熬,使她精神上出现了严重的异常,影响了正常的学习与生活。

性教育这个人们羞于启齿、不愿提到的问题,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新时代的教师要更新观念,用科学的态度去正视它,用巧妙的方法为学生揭开遮盖在性问题上的神秘面纱,从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生理发育,正确对待青春冲动,寻求恰当的排解途径,学会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努力学习,不断进步,防止陷入青春冲动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农村初中生健康性心理的教育措施如下:(1)认真上好三生课,特别是“生殖和发育”一章,决不能再让同学自己自学,或者只字不提,一跳而过。而教师要在课堂上讲清楚、道明白。(2)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参观性健康教育展览(图片展、写真照片展、成就展等观看性健康教育的影视片)。直观形象、生动详实地对学生进行性教育。(3)正确引导初中男、女生正常交往,合理排解青春的冲动,尽量减少同学间早恋的发生。规劝已步入早恋的同学处理好相互关系。

社会在进步,教育在发展,学生的心理也在变化,农村的初中生也不例外。作为农村中学教师要善于洞察所教学生的心理状态,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悉心做好劝说、引导工作,解开他们心中的困惑;在日常中多付出一份爱心,把思想工作做到学生的心坎上,带着学生走出心理困惑的误区,提高健康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吴增强主编《初中生心理辅导指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2]贾晓波主编《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素质》.中国和平出版社,201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