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问题的反思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5-15
/ 2

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问题的反思

高艳孙海学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白塔镇海眼小学255000

摘要:教师应抓住教材中所蕴涵的创造性因素,激起学生的学习情感,创设富有变化且能激发新异感的学习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这个问题,提出几点浅见。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教学中的情景教学策略,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引领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他们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师的共识。

一、联系生活实际,以趣激情。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了实际。”因此,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中创设教学情境,让数学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接触数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要将知识传授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放飞学生的思维,要让学生把自己平时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参与到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充分理解掌握知识,成为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探索者、发现者、创造者。例如:在教学《小数大小比较》一课时,我为学生展示了今年“六一”比赛情境,出示了4号选手的比赛成绩:9.56、9.45、8.96、8.73、9.41。先让学生根据比赛成绩,充分谈自己的想法。这时,我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出最高分和最低分,追问学生:“你们凭什么判断出9.56是最高分,8.73是最低分呢?”这时,孩子们投入了热烈的讨论当中,课堂教学也自然充满了欢快、自由的气氛。

二、构建适合儿童的问题情境。小学生认知的起点往往是学生生活中的一些实际经验或具体事例,而教材中的数学“知识”却大多是间接呈现的,不像“生活数学”那样来得直接。因此,引导学生沟通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联系,把小学数学间接的知识和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是数学教师的重要职责。例如:在“购物”情境中认识人民币并进行人民币的简单计算。又如:低年级数学情境中“我和小树一起长”、“今天我值班”情境中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在“体检”情境中认识长度单位“米”等教学实例。充分利用来源于生活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对生活中有关数学现象、问题、经验进行探讨、总结和升华,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从而了解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还可以错中设疑,创设问题情境。

三、设计游戏情景,在玩中求知。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思维能力的发展,创新意识的培养,主要受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和思维情境的影响。当学生对所接受的新知识,不感兴趣时,最初反应是不愿接受它,最后逐步走到拒绝它,这样就会使学习产生厌学的情绪。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课堂上,对每一个新的知识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善于创设质疑的教学情境,提出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以拨动学生的思维。积极鼓励学生敢于尝试和表达,使他们能积极自主地进行学习,让课堂成为激活学生思维的舞台,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愿望,为学习新的知识作铺垫。小学生都喜欢做游戏,创设一个与学生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又是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情境,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自主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策略去体验和理解知识,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探索,使学习活动生动有效、事半功倍。创设以游戏情境为主线,让学生在玩中体验和理解“某一事情发生的可能性”。认识“预测某一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应用价值,初步掌握“预测某一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方法。于学生而言,他们没有等待知识的传递,而是主动建构了知识,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于老师而言,没有去“填鸭子”,只是为学生主动学习创设多种学习条件,营造了人性化的课堂氛围,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促进者。

四、创设情境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是创设的情境必须目的明确,提出的问题就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尽可能做到小而具体、新而有趣,既有适当的难度,又富有启发性。这样学生才能理解问题的含义,才有可能去探索、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在创设的情境中及时提炼出数学问题,切忌在情境中“流连忘返”、“东拉西扯”,游离于目标之外;另一方面要充分挖掘情境的作用,不能“浅尝辄止”,把情境的创设作为一种“摆设”。二是正确认识情境在教学中的作用,防止认识上的片面性。如新课程标准中强调的“要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这个现实背景既可以来源于生活,也可以来源于数学本身,情境的表现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如生活情境、问题情境、活动情境、故事情境、竞争情境等。三是创设情境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

总之,创设教学情境的形式不是千篇一律,而是多种多样的。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注意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基于学生实际、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实现生活经验数学化的情境才是有效的情境。

参考文献

[1]卢仲衡三十三年自学辅导教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教育研究,1998,10。

[2]傅欣对小学数学新教师培训的几点思考[A].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C].2000年。